摘要:然而随着市场的收缩,这些人所具备的宏观管理能力,反而成了束缚,特别是在不再需要大规模管理时,他们的执行力和经验却显得力不从心。
房地产行业的高光时刻早已过去,伴随着行业的急剧收缩,越来越多的地产从业者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
这并不是简单的市场调整,而是企业对不适应现状的员工进行的优胜劣汰。
曾经炙手可热的职位和角色,现在却成了被排挤的对象。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再契合时代需求的从业者,正逐渐被推向边缘,甚至有的选择主动离开。
而这些正逐渐被推向边缘化的人,或许他们有时候都没有意识到。
2015年前后,房地产行业的大量扩张导致了不少高学历人才的涌入,尤其是博士生等高学历人才。
在行业迅猛发展的时期,他们被寄予厚望,作为管理层的潜力股。
然而随着市场的收缩,这些人所具备的宏观管理能力,反而成了束缚,特别是在不再需要大规模管理时,他们的执行力和经验却显得力不从心。
在缺乏实操经验和细节把控的情况下,这类高学历人才逐渐失去了吸引力。
过去房地产企业非常注重公关与品牌传播,因此品牌岗的人员往往身兼多职。
既能当中介,又能协调各方资源,迅速促成重大项目和合作。
然而在当下市场环境变化之下,房地产公司更关注的是如何与消费者建立直接的联系和信任。
品牌管理从传统的“业内影响力”转向了“消费者认知”,这导致了那些擅长外部资源整合的“攒局”式人才逐渐被淘汰,他们无法适应新的品牌传播方式和运营思维。
曾几何时,一些职业经理人和高管凭借超高年薪和频繁跳槽,成为了行业里的明星人物。
然而,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和企业面临更多的内外部压力,这些“明星高管”频繁更换职位,导致了个人品牌的逐渐消散。
高薪并不再是吸引顶级人才的唯一标准,而这些高管也常常无法在新环境中站稳脚跟。跳槽带来的短期利益已经难以支撑其长期的职业发展。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地产行业的中层核心人员,在经过几年的职业积累后,选择出去创业。
然而许多人低估了创业的难度,最终因缺乏充分的市场认知和适应能力,导致创业失败,甚至难以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
虽然他们曾在甲方岗位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当他们进入乙方时,由于缺乏实际的落地能力和持续的市场推动力,很难维持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在代理公司工作过的销售人员,虽然能在短期内创造不小的业绩,但他们的工作方式往往更倾向于“狼性”,即以短期业绩为导向,缺乏服务意识和长期客户关系的构建。
房地产市场的本质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使得这种“狼性”销售在当前市场中显得过于局限,尤其是随着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代理公司的销售人员在行业中的地位逐渐下滑。
除了上述这几类人之外,90-95年生的这一批地产人正处于职业生涯的瓶颈期。
早期,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带动了他们的职业发展,他们所做的决定大多符合当时的市场需求,但随着行业逐渐冷却,这些人的技能和思维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的变化。
原本的经验和思维被时代淘汰,许多人在转型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未能跟上行业的步伐。
房地产行业正经历着大洗牌,时代的变化让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人才逐渐成为过时的符号。
对于这些从业者来说,如何适应新的市场需求,重新定义自己的职场价值,将是他们能否成功逆袭的关键。
而行业的未来,将由那些能够在变化中生存并创新的人主导,适应变化,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才是应对当前困境的最佳方式。
来源:松庐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