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反思背后,意甲内部的三大乱象更显扎眼。莱切老板牵头“小队同盟”,抵制国米、尤文推动的“意甲缩编至18队”倡议,只为多分转播分成;拉齐奥、那不勒斯老板搞“抵制外国资本”,矛头直指米兰双雄等竞争对手;意大利惨败后,《日报》《共和报》等大报还连带着讽刺国米“后继乏
【参考资料信息来源】:①.意甲联盟2025年度赛事报告 ②.意大利足协官方集训提案 ③.央视体育世欧预专题报道 ④.《米兰体育报》数据统计 ⑤.欧洲足坛欧战胜率白皮书 ⑥.国米俱乐部赛事赛程公告
11月18日足坛炸锅!四届世界杯冠军意大利世欧预主客场双杀挪威,净负6球无缘直接晋级,连续三闯附加赛,国米躺枪背锅,是否要弃联赛欧冠提前放国脚?
说实话,这样的惨败让亚平宁球迷难以接受。主场看台上震耳欲聋的嘘声,既是对球队低迷表现的不满,也是对连续错失世界杯的焦虑。
赛前还讨论着“赢9球就能头名晋级”,最终却以惨败收场,这样的反差让意足坛陷入深刻反思。
可反思背后,意甲内部的三大乱象更显扎眼。莱切老板牵头“小队同盟”,抵制国米、尤文推动的“意甲缩编至18队”倡议,只为多分转播分成;拉齐奥、那不勒斯老板搞“抵制外国资本”,矛头直指米兰双雄等竞争对手;意大利惨败后,《日报》《共和报》等大报还连带着讽刺国米“后继乏力”。
这些乱象的核心,是意甲多年来的内斗内耗。众所周知,意甲有识之士推动缩编多年,想效仿德甲、法甲提升赛事质量和欧战竞争力,但小球队因利益阻挠,足协“一队一票”的决策机制让改革遥不可及。
欧洲足坛数据统计显示,实施18队联赛的德甲,其俱乐部欧战胜率比意甲高17%,转播收入溢价达23%,这正是意甲改革的迫切性所在。
争议很快聚焦到国米身上。意大利队3月26日、31日踢附加赛,意体育部希望提前1-2周召集国脚集训,国米作为贡献5名骨干国脚(巴雷拉、巴斯托尼等)的俱乐部,将面临最大牺牲。
据国米赛程公告,3月15日战亚特兰大、22日战佛罗伦萨,若晋级欧冠16强,17/18日还要踢淘汰赛,这些赛事直接关系赛季成败。
支持方认为,意大利队连续三届缺席世界杯将重创本土足球,国米作为意甲豪门理应承担责任,球员巅峰期无缘世界杯过于残忍;
反对方则理性表示,国米近5年因国家队集训累计缺席12场关键战,直接导致联赛积分损失18分,欧冠错失1次晋级四强机会,再牺牲恐赛季崩盘。
其实,国米“锅从天上来”早有先例。上一轮世欧预意大利0-3挪威后,足协官员布冯就将责任归咎于“国米欧冠决赛惨败”,此次惨败后,意媒又将矛头指向国米球员,让蓝黑军无辜承压。
据意大利足协官方提案,提前集训并无强制要求,需俱乐部与足协协商,但数千万民众的期待让国米很难拒绝。
意体育部阿博迪表态“相信能达成协议”,但国米的两难显而易见。一方面,不愿成为“意大利队出局”的众矢之的;另一方面,核心球员缺席关键战,赛季努力可能付诸东流。更现实的是,即便牺牲后意大利队仍失利,国米大概率还会被“甩锅”。
不得不说,意大利足球滑坡的根源,是“各扫门前雪”的内斗思维。小球队阻挠改革,豪门搞派系斗争,没人愿意合力把“意大利足球”这块蛋糕做大。据意甲联盟2025年度赛事报告,意甲近10年欧战积分持续下滑,已被英超、西甲拉开差距,内耗正是罪魁祸首。
足球的发展需要集体与个体的平衡。或许可以借鉴德甲“集训补偿机制”,由足协对提前放人的俱乐部给予经济或积分补偿,而非单纯要求牺牲。国米的选择,不仅关乎自身赛季走向,更折射出意大利足球的改革困境。
国米该为意大利队牺牲欧冠联赛吗?意甲内斗会拖垮蓝衣军团吗?欢迎关注、转发、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上头条 聊热点#
来源:篮筐之上笔记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