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急单爆仓!产能95.8%满载,延后手机单保交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06:08 1

摘要:国产巨头中芯国际(688981.SH)近期订单量迎来爆发式增长,大量模拟芯片、NOR/NAND Flash存储芯片及MCU相关急单纷至沓来。这一热潮背后,核心驱动力是全球存储行业持续存在的供应缺口,行业数据显示,存储供应仅需短缺或过剩5%,就可能引发价格的成倍

半导体行业传来重磅消息,国产巨头中芯国际(688981.SH)近期订单量迎来爆发式增长,大量模拟芯片、NOR/NAND Flash存储芯片及MCU相关急单纷至沓来。这一热潮背后,核心驱动力是全球存储行业持续存在的供应缺口,行业数据显示,存储供应仅需短缺或过剩5%,就可能引发价格的成倍波动。

来源网络

公司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的信息显示,三季度产能利用率已攀升至95.8%,产线处于接近满载的供不应求状态。为了保障这批高优先级急单的按时交付,公司做出战略性调整,主动将部分非紧急的手机相关订单延后处理,这一决策直接导致手机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的占比出现短期下降。联合CEO赵海军在业绩会上补充说明,出货量环比增长4.6%至249.9万片折合八英寸标准逻辑晶圆,晶圆平均销售单价也环比增长3.8%,主要得益于制程复杂产品的出货增加。

当前市场呈现出鲜明的“近期积极、远期观望”特征。终端厂商为避免因存储芯片短缺导致整机无法组装的困境,纷纷选择提前备货存储芯片以保障生产连续性。但面对明年一季度的市场需求,多数客户因供应端的不确定性保持谨慎态度,这也使得中芯国际四季度指引未出现大幅跃升。手机市场当前正面临存储器紧缺、价格飙升的现状,厂商在控制整体芯片成本的考量下,与供应商的谈判仍在持续。

来源网络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相关芯片产品的高行业壁垒。NOR Flash、NAND Flash及MCU等产品验证周期漫长,新厂商想要进入该领域,从流片到实现规模化量产至少需要16个月时间。这意味着现有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在短期内难以被撼动,而当前存储行业的供应缺口,也让高价位态势有望持续。中芯国际顺势发力特色工艺,超低功耗28纳米逻辑工艺进入量产,嵌入式存储平台向车规、工业MCU领域拓展,车规级Sensor、BCD等多个特色工艺已推向市场。

中芯国际的订单热潮,本质上是国产半导体产业实力与行业周期共振的结果。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加速替代海外份额,中芯国际长期布局的合作客户获得产业链机会,消费电子领域环比增长15%,各类电子产品供应链需求保持旺盛。这种“急单爆仓”不是偶然,而是企业多年技术积累、产能建设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的必然。

来源网络

行业竞争的核心从来不是短期的订单多少,而是长期建立的技术壁垒与供应链信任。中芯国际能够承接大量急单,关键在于其在特色存储、模拟芯片等领域的技术沉淀,以及稳定的产能保障能力。那些抱怨“缺芯”的企业,更应该看到背后“缺技术、缺积累”的本质,只有持续投入研发、构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行业周期中站稳脚跟。

对于普通消费者和投资者而言,这一现象也释放出明确信号:国产半导体正在从“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变,在存储、模拟芯片等关键领域的话语权不断提升。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更是整个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崛起的缩影。

来源网络

“技术筑壁垒,周期育机遇。” 中芯国际的订单爆发,印证了国产半导体的硬实力。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浪潮中,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深耕核心技术,才能在产业链中掌握主动权。你如何看待国产半导体的发展前景?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来源:菜青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