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奔向国际化高质量“赛事之城”!深圳城市体育性格公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08:29 1

摘要:11月17日上午,十五运会广东省执委会在广州主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城市体育性格新闻发布会。深圳、汕尾、东莞、揭阳、云浮等市政府负责人围绕城市体育特质、赛事运行保障、体育产业发展等内容介绍最新进展,并回应媒体关注。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筠详细介绍深圳办赛成

▲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深圳·宝安总决赛暨世界湾区帆船赛比赛现场。

11月17日上午,十五运会广东省执委会在广州主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城市体育性格新闻发布会。深圳、汕尾、东莞、揭阳、云浮等市政府负责人围绕城市体育特质、赛事运行保障、体育产业发展等内容介绍最新进展,并回应媒体关注。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筠详细介绍深圳办赛成效,并首次系统阐述十五运会后深圳推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的总体规划。

深圳交出十五运会“亮眼成绩单”

会上,吴筠公布一组新数据,截至11月16日,深圳运动员在十五运会竞体项目已为广东代表团贡献15金12银9铜,在群众比赛中获得20金6银3铜,充分展现“深圳力量”。她表示,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机遇之城、未来之城”,正在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加快打造国际化、高质量的“赛事之城”,并以办赛推动城市产业、文旅消费和城市更新全面升级。

近年来,深圳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保持高位增长:2024年体育产业总产出达2115.66亿元,同比增长10.8%;2025年底体育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全市体育场地数量超过4.6万个,较2020年增长66.9%,形成覆盖更广、结构更合理、设施更完备的城市体育空间体系,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顺利举办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国际化高质量“赛事之城”

吴筠介绍,此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以“科技办赛”为核心理念,在赛事组织、场馆运维、跨境协同中全面引入数字孪生、5G-A、AI等前沿技术,并创新推出“人脸识别+手环定位+计时计分”三重核验,为深港跨境马拉松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无感通关。火炬传递环节使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进行自主点火交接,成为本届全运会科技亮点之一。

深圳在国际赛事体系构建方面持续发力,形成覆盖国际高端赛事、全国高水平赛事、原创IP赛事、青少年赛事和群众赛事的全链条体系。本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深圳承接25个项目,包括12项竞技项目、7项群众项目以及残奥聋奥赛事,在新场馆、新技术、新传播方式的加持下,不断丰富城市品牌形象。

同时,深圳把十五运会视为推动城市更新、文旅消费与产业联动的重要契机。前海冰雪世界、湾区之眼书城、欢乐剧场、深圳湾文化广场等一批新场馆成为城市新地标。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4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04.2亿元,港澳客源保持强劲增长,文旅与体育“双向奔赴”的城市活力持续释放。

发布会焦点

深圳公布后十五运会时代体育消费与赛事经济规划

在回应记者关于“十五运会后深圳如何推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的提问时,吴筠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深圳早在2020年便成为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今年4月又入选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名单,大鹏半岛亦被纳入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试点。

吴筠表示,深圳将以此为契机,围绕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扩大优质赛事供给。

深圳将保持高能级赛事常态化,每年举办100项以上国际化、高影响力赛事。十五运会之后,今年底还将办好深圳马拉松、中国杯帆船赛、深圳100越野赛等重点赛事。明年,中国羽毛球大师赛、中国游泳公开赛、国际冰联男冰世锦赛、亚太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赛事将陆续落地。

二是拓展体育消费空间与体验场景。

深圳将释放十五运会带来的“长尾效应”,持续推广“跟着全运会游湾区”“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线路。同步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吸引游客来深体验徒步、骑行、帆船、潜水等项目,让体育成为来消费的新理由。

三是打造赛事流量转化引擎。

深圳将推动赛事与城市文旅消费深度融合,策划一系列文化节庆、商圈主题活动,提升赛事的乘数效应和融合效应。重点打造“票根经济”,鼓励观众延长停留、扩大消费,实现从“看一次比赛”到“多日城市体”的模式转变。

四是全面推进科技赋能体育。

基于十五运会的实践经验,深圳将推动体育场景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构建数字赛事平台、智能场馆体系,同时为科技企业开放更多应用场景,以赛事带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加速形成“科技+体育”的深圳样本。

吴筠表示,深圳将精益求精推进闭幕式筹备工作,闭幕式以“星辰大海”为主题,将展现中华体育精神与粤港澳大湾区活力。更重要的是,以十五运会为契机,深圳将持续把赛事优势转化为城市动能,推动体育消费升级、赛事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力,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体育城市。

11月17日,在城市体育性格发布会现场,宝安企业火狗智能作为深圳科技代表之一亮相,其“赤犬三号”的现场展示吸引了中外记者的关注。

机器狗现场展示。

在展示区,“赤犬三号”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完成转弯、变速等动态演示。深圳市火狗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应用事业部总经理马嘉良介绍:“机器狗实现自如行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可以由后台人工控制,另一种提前设置好程序,让其自主移动。”

据悉,“赤火三号”在本届全运会主要运用于巡防、运送物资等场景,最快速度可达3-4米/秒。

其团队介绍:“为适应赛事复杂环境,我们针对机器狗的关节防水性能进行了专项优化,得益于深圳‘家门口’的供应链优势,下游供应商在半天内就完成了特殊密封件的打样交付。”这种“图纸到零件”的高效协同确保了设备及时到位。

与此同时,该团队通过借鉴头部企业经验优化的软硬件协同算法,使“赤犬三号”在湿滑地面的运动精度提升40%,完美避开了场馆内的电缆沟和临时管线。

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90后”研发团队,在赛事筹备期间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了让“赤犬三号”更好地适应大型赛事场景,工程师们骑着电动车往返加工厂成为常态,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产品从设计图纸到零件打样最快实现“半日达”。

火狗智能创始人曹伟景表示:“在深圳,我们能快速整合最优质的资源,从控制器到减速器,机器人所需的‘大脑’和‘关节’都能在‘邻里’间找到顶尖供应商,这为‘赤犬三号’的快速迭代提供了底气。”

——探寻体育强区前行密码

“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落子如飞,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年度总决赛点缀碧海蓝天,U20亚洲杯足球赛决出金杯归属,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大师赛点燃假日激情……在深圳打造国际化、高水平“赛事之城”的进程中,宝安正以一场场精彩赛事为笔,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之一,并不断释放出体育产业的无限魅力。

林丹现身“林丹杯”比赛现场。

11月17日上午,十五运会广东省执委会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深圳正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加快打造国际化、高质量的“赛事之城”,并以办赛推动城市产业、文旅消费和城市更新全面升级。作为深圳承办重大赛事的核心阵地之一,宝安汇聚了多元化的国际高端赛事、全民健身赛事与创新赛事,深谙“以赛营城”之道。在这里,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构建起客流虹吸、产业聚合、文旅消费的发展闭环,为深圳打造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名片筑牢根基。

体育惠民:

“赏玩兼具”筑根基,“软硬兼施”强保障

如今的宝安,体育赛事已形成全链条体系——国际高端赛事星光熠熠,全国高水平赛事竞争激烈,原创IP赛事独具特色,青少年赛事与群众赛事蓬勃开展,覆盖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

国际篮联“团结杯”。

近年来,数十项顶级赛事相继落户宝安:国际篮联A级赛事斯坦科维奇杯、国际乒联铂金赛事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世界明星VS欧洲明星足球赛、D1汽车飘移大赛、国际团结杯篮球赛等轮番登场。林书豪、樊振东、陈梦等体坛名将在此挥洒汗水,托蒂、马尔蒂尼、舍甫琴科等足球传奇也曾亮相献艺,“看台爆满、一票难求”屡见不鲜。

作为深圳赛事举办的主力场馆之一,宝安体育中心场馆集群凭借交通便捷、服务优质、设施完备的优势,被国内外体育界誉为“殿堂级场馆”。曾有一周内连续承办三项大型赛事、三度登上央视体育新闻的亮眼表现;十五运会期间,这里承办的拳击赛事更获世界拳击联合会代理秘书长迈克尔·麦克蒂盛赞:“足以与世界上最好的场馆相媲美。”这座“23岁”的场馆焕新重生,正是宝安高标准办赛硬件的生动缩影。

高端赛事的集聚,离不开本土市民对运动的热爱,更依托于持续升级的体育设施与惠民服务。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宝安的努力:全区现有1400处、8744件全民健身简易器材,34套室外智能健身设施;每年开展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超7000场;区级公共体育场馆坚持“免费开放、免费培训、免费体质测试、免费业训”的“四免”惠民服务,收费标准为全市同级最低;“钻石联赛级”跑道全天免费开放,体育馆运动项目可“一键预约”免费使用;近1.2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遍布全区,数十项体育技能免费公益培训年覆盖超万人;每年开展国民体质测试超万人次,开具“运动处方”万份以上……

在青少年体育培养方面,宝安同样成果显著。全区100所特色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高水平项目学校布局39个体育项目,参训人数达4万人,累计注册优秀后备人才14563名,在四年一度的市运会上包揽团体总分第一与基础八项总分第一。占据深圳四分之一左右人口的宝安,正以全民运动的浓厚氛围,为“赛事之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客流虹吸:

赛事为媒聚流量,多维联动扩影响

体育赛事的独特吸引力,让宝安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流量入口”。这种虹吸效应不仅体现在赛场内的人声鼎沸,更转化为带动城市活力的庞大客流。

十五运会拳击赛事现场。

今年2月的U20亚洲杯期间,宝安体育场承办多场关键赛事,除了吸引众多观众现场助威,赛事直播覆盖超千万人次。十五运会筹备与办赛阶段,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大师赛、四国女排精英赛、中美男篮挑战赛、“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亚洲业余围棋锦标赛等赛事,在暑期与国庆中秋长假之间密集亮相。这些赛事不仅为十五运会预热造势,更形成强大磁场,吸引众多港澳及周边城市球迷专程前来观赛。

宝安并未将赛事孤立看待,而是以“赛事+”思维持续拓展消费场景。今年以来,每逢重点赛事,宝安便推出“票根享优惠”“跟着赛事游宝安”等配套实举,打造主题文旅线路——将前海冰雪世界、“湾区之眼”书城、欢乐港湾等景点串联,观众看完赛事可去体验滑雪,晚间还能到滨海艺术中心欣赏各类高档演出,形成“观赛+游玩+文化”的多场景消费链条,也为宝安持续探索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新路径不断提供实例支撑。

十五运会办赛期间,宝安同步启动“湾区聚宝季”系列活动,“巨好看”“巨能玩”“巨划算”的城市狂欢一直持续至年底,进一步扩大了赛事的辐射效应。在服务保障上,宝安同样精准发力:宝安区赛委会联合深圳机场等部门打造“五星级抵离服务”,开通绿色通道与无障碍设施,高效服务2.1万人次涉赛人员;针对普通观众,升级场馆设施,以科技化、智慧化服务破解大型场馆“迷宫感”,让观赛体验更贴心。

体产融合:

本土制造强赋能,产业生态促升级

如果说客流是赛事经济的外在表现,那么产业聚合便是宝安“以赛营城”的主旨内核。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制造强区,宝安将赛事需求与本土产业优势深度绑定,日渐形成“赛事牵引、企业赋能、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为“赛事之城”建设提供独特的科技支撑。

奥地利国家滑雪示范队“打卡”前海冰雪世界。

在各类大赛背后,“宝安制造”的身影随处可见。智慧场馆建设中,本土企业洲明科技的超高清大屏带来极致观赛体验,领先康体研发的“变形金刚式”可移动看台实现空间灵活切换,朝华玩具生产的赛事吉祥物及周边产品赛期常常供不应求。十五运会开幕式上,洲明科技作为核心供应商,打造的近500平方米超高清LED大屏稳定呈现细腻画面,成为现场视觉系统的关键支撑。目前,这家宝安企业已为粤港澳三地20余座大型体育场馆提供全场景光显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宝安的体育服务业也加速崛起。按照规划部署,宝安在冰雪运动、水上运动、电竞产业等领域持续发力:前海冰雪世界扛起宝安冰雪运动发展大旗;依托茅洲河、福海河、双界河等水域资源,每年举办龙舟、桨板、皮划艇等水上赛事活动;电竞K甲联赛自今年年初落户宝安以来,每逢比赛,办赛地宝安1990、宝立方等地便成为粉丝狂欢的乐园。

此外,落户宝安的深圳林丹羽毛球俱乐部,是羽坛巨星林丹退役后开设的首家实体俱乐部。过去几年,“林丹杯”IP与宝安深度绑定,影响力逐步辐射全球。十五运会U18男足赛事期间,位于宝安的KIOKOP运动恢复馆(深圳首店),以先进体育康复技术助力广东队斩获季军,展现出宝安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实力。

今年6月,宝安出台文体旅产业新政“二十条”,以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激发市场活力,如今已有一批体育科技、体育营销、赛事机构陆续慕名而来。

从硬件制造到软件服务,从专业竞技到全民健身,从人才培养到产业集聚,宝安正以系统性优势与创新性实践,构筑起支撑深圳“赛事之城”建设的“宝安柱石”,未来也将在深圳打造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征程中,扮演更关键角色,贡献更加突出的“宝安力量”。

来源:宝安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