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会她刚毕业来到深圳,又没找到正式工作,靠着偶尔接兼职模特的活儿赚点零花钱,一个月收入时高时低,平均下来也就 5000 上下。
有些漂亮女生的消费观真的吓人,刷新了我对 “量力而行” 的认知。
我曾经合租的室友小花,是一个长相神似景甜的美女,她算是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 “花钱不眨眼”。
那会她刚毕业来到深圳,又没找到正式工作,靠着偶尔接兼职模特的活儿赚点零花钱,一个月收入时高时低,平均下来也就 5000 上下。
但她的生活品质,却朝着 “精致网红” 看齐。
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订酒店的外卖早餐,配一杯网红咖啡,光是早餐的开销,一个月就快 2000。
合租的厨房她从来不用,一日三餐不是高端外卖就是网红餐厅打卡,有时候晚上嘴馋,还会点一百多块的甜品外卖,说是 “犒劳自己”。
我跟她说过可以自己做点饭,既省钱又健康,她却摇摇头说 “生活已经够累了,吃的不能委屈自己”,可她所谓的 “不委屈”,全是建立在入不敷出的基础上。
除了吃,她在穿搭和护肤上的开销更夸张。
当她兼职赚了 5000 元的时候,转头就花 4000 多买了一个网红同款的轻奢包包,剩下的钱又囤了两支热门色号的口红和一瓶贵妇面霜。
我问她怎么不留点钱应急,她满不在乎地说“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可事实是,她之后半个月没接到兼职,连房租都是跟我借的。
更让我意外的是,她还办了两张信用卡,经常透支消费。
有一次我无意间看到她的账单,光是护肤品和化妆品的欠款就快上万,而她当时手里连 2000 块的存款都没有。
巴菲特曾说:“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她花大价钱买的包包和化妆品,看似提升了 “精致感”,实则只换来短暂的虚荣和沉重的债务。
她的朋友圈永远光鲜亮丽,要么是刚入手的新包包,要么是在网红店的打卡照,可私下里却总在跟朋友借钱周转,拆东墙补西墙。
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她宁愿借钱消费,也不愿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我曾经给她介绍了一个运营岗的工作,薪资7500,朝九晚五,福利也不错,结果她去面试完就拒绝了。
理由是“上班太束缚,影响我接兼职和逛街”,可她所谓的 “接兼职”,更多时候是在家刷购物软件、看直播下单。
有一次我们聊到消费观,她说 “女生就要对自己好点,现在不享受,以后老了就没机会了”。
可她所谓的“对自己好”,根本不是基于自身能力的合理享受,而是盲目追求虚荣和攀比。
前几天我听说她因为信用卡欠款还不上,被催收电话骚扰,最后只能收拾东西回老家了。
其实消费本身没有对错,比尔・帕金斯在《最优解人生》里提到 “极端的延迟满足等于没有满足”,但这绝不意味着鼓励乱花钱。
脱离自身收入水平的无节制消费,只会让人陷入无尽的焦虑和困境。
有些女生总想着 “精致生活”,却忘了精致的前提是踏实和理性,靠透支和借钱堆砌的光鲜,终究只是一戳就破的泡沫。
来源:远见卓识艺术家V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