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国际商贸城:打造新型“城市会客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07:08 1

摘要:“十四五”期间,作为即墨区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名片,即墨国际商贸城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精准识变、主动求变,通过引进优质商业综合体、增设潮玩市集、鼓励业态创新等举措,打破传统商贸业态的发展瓶颈,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驱动区域商业能级持续跃升。

以业态、场景、设施升级为抓手,构建起生机盎然的现代商贸业态——

即墨国际商贸城:打造新型“城市会客厅”

“十四五”期间,作为即墨区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名片,即墨国际商贸城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精准识变、主动求变,通过引进优质商业综合体、增设潮玩市集、鼓励业态创新等举措,打破传统商贸业态的发展瓶颈,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驱动区域商业能级持续跃升。

引入蚁家人科技集团打造品智公元商业综合体、开辟蚂蚁市集潮玩夜市、升级改造重要点位基础设施……承载着激活区域消费、引领产业升级重要使命的即墨国际商贸城,正以业态、场景、设施升级为抓手,构建起生机盎然的现代商贸业态。

品智公元产业创新综合体。

业态升级

即墨国际商贸城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辖区有服装市场、小商品城、农副产品市场、品智公元、中纺服装城等重点专业市场以及利群商厦、佳乐家等商超,市场及商场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改造升级后的即墨服装市场人气更足。

“十四五”以来,面对线上购物浪潮的冲击、传统市场业态陈旧、消费场景单一等行业共性难题,即墨国际商贸城打破传统批发模式的桎梏,不断推动业态迭代升级,推动传统商贸从“商品买卖”向“产业赋能”深度转型。

在即墨区政府的推动下,蚁家人科技集团投资10亿元打造的品智公元产业创新综合体项目让即墨国际商贸城沉寂的岘山时尚广场迎来“新生”。作为一家深耕产业互联网的企业,蚁家人科技集团已带动全国300多家民营企业聚链产销,吸纳10万余名创业者就业,其“深度融合制造业、赋能产业链上下游提质增效降本”的发展模式,与即墨国际商贸城的转型需求高度契合。

2024年,品智公元举行首场品牌直播活动,淘宝TOP5主播“呼呼huhoo”带货入驻品牌“亲作”新款女装,7个多小时的直播吸引389.7万人次观看,当日GMV突破1000万元,展现了直播业态的强大赋能作用。活动背后,正是品智公元以“直播经济”为牵引,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省市区全域联动,打造的辐射广泛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基地。

品智公元项目检品区。

立足即墨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和中小商户聚集的特色,品智公元首创产供销一体化产业互联网创新模式,将原本单一的批发商城,重塑为涵盖消费互联网社区、产业共享检品仓、产业互联网社区、供应链聚合平台、年青力街区、直播基地6大功能板块的新业态综合体。

“品智公元是一个资源的聚合地,创业者来到这里,可以找到供货商、直播公司、网红达人、实体店铺等各种资源。”品智公元项目负责人张黎明表示,依托“产销供一站式”产业基础设施和全链条专业运营体系,项目有效实现了各类创新要素的深度集聚,吸引了大批企业和创业者入驻,成为即墨国际商贸城业态升级的核心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品智公元落地的全国首个以“产业共享检品仓”为经营模式的第三方检品仓储一体化平台,依托“直播间”“实验室”“全量检品区”“智能云仓区”4大业务单元,形成一套在出口检品标准基础上,适应国内市场提质升级需求的专业检品体系,为有品控及发货效率要求的工厂、供应链、主播、平台、MCN机构以及地方产业提供第三方专业检品和智能发货服务。其中,产业共享检品仓可以为入驻厂家、供应链、品牌商家、直播间提供统一的检品、包装、发货、客服、售后服务,智能云仓具备日发货50万单的能力。

作为即墨国际商贸城业态升级的典范,品智公元推动传统商贸从“商品买卖”向“产业赋能”转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场景升级

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业态无疑是提振市场活力、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即墨国际商贸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智公元创新综合体等为依托,秉持“分期迭代、业态融合、产业联动”的发展思路,精准布局场景升级实践,以夜经济为抓手激活城市青年消费活力,成功打造蚂蚁市集等特色消费场景,构建起“音乐+美食+购物+娱乐+社交”的多元消费生态。

今年开业的蚂蚁市集,是即墨国际商贸城场景升级的核心载体之一。这片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沉浸式市集街区,摒弃传统夜市同质化、体验感弱的弊端,不断丰富业态内容、提升消费体验。

蚂蚁市集激活夜消费。

市集一期以“蚂蚁呀嘿”音乐季为主题,围绕“音乐+美食”核心,打造震撼的Live音乐现场。引入火龙店臭豆腐、烤炉鸡蛋灌饼、三喜炒酸奶等本地知名小吃品牌,以及全国各地风味小吃、精品咖啡与特调饮品等特色品类,同时融合国风文创、手作饰品等文化类特色摊位。二期引进鸡柳大人、老妈蹄花等知名连锁品牌,汇聚多种全国热门品类小吃,进一步丰富餐饮业态。同时,持续吸引网红品类及本地特色餐饮的首店品牌,首店比例达到50%。

“三期服装夜市依托即墨服装产业带优势,意在打造即墨服装市场的夜间版本。通过延长营业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更灵活的购物选择,同时帮助服装商户拓展销售渠道,致力打造即墨夜间服装消费新地标。”张黎明介绍道。

作为即墨国际商贸城场景升级与业态升级的联动之作,服装夜市主打“原创、品质”定位,目前已成功招募竹林石屋、汉南洞的花等100多个即墨本地服装企业店铺及原创设计师品牌,涵盖卫衣、童装、时尚女装等多个品类。

市民逛服装市场。

服装夜市的开设,不仅延长了服装市场的营业时间,为消费者提供了更灵活的购物选择,更帮助本地服装商户拓展了销售渠道,实现了“白天批发、夜间零售”的经营模式创新,助力“即墨服装”品牌进一步打响知名度。

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3万人次,主要以90后、00后年轻群体为主;顾客平均停留时间约2小时,远超传统夜市的40分钟;累计入驻商家约300家,开业率达95%……

蚂蚁市集以夜经济为纽带,实现了消费场景与本地产业的深度联动,既激活了青年消费潜力,又拓宽了商户经营路径,为区域消费升级注入持续动能,成为以场景创新驱动消费增长的鲜活案例。

设施升级

只有十几个平方米的格子间里,密密麻麻堆满了衣服……在这样的空间里,消费者毫无体验感,更谈不上“逛”。以往,提起服装批发市场,人们脑海中常常浮现这样的场景。如今,这一切正悄然发生变化。

走进即墨服装市场,这个承载着一代即墨人回忆的地标早已变了模样——宽敞明亮的走廊取代原来狭窄的通道,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涂鸦“爬”上一楼的廊壁;格子间“扩张”为一二百平方米的新潮店铺,这里按功能划分为不同区域,不仅有服装展示区、试穿区,还有客人休息区。

“以前的顾客,大多是前来批发服装的商贩,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挑选衣服。”一位在此经营多年的批发商户道出了市场功能的变化,这里不再是单一的服装批发,也成为市民休闲购物的新选择。

服装市场原先的“格子间”变身新潮店铺。

这种变化得益于市场经营理念的转变和硬件的升级。“通过‘划行归市’,我们打造了UUS鞋城、UUS童装城、‘仪发’服饰城等特色经营区,同时引入快时尚女装,打造UUS精品女装城、ddp韩国女装城,不同的购物体验也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即墨服装市场负责人江勇表示。

悄然发生变化的,不仅是购物人群,还有服装品牌和经营商户。过去,传统的商户群体中,50后、60后曾占据重要地位。如今,服装市场正迎来一股新兴力量,大批90后、00后“主理人”如潮水般涌入。据统计,90后商户占比达到80%以上。年轻商户所带来的不仅是花样繁多的新潮服装,更是一种与时代接轨的经营理念。

服装市场的升级改造只是一个缩影。如今,热火朝天的改造场景正在即墨国际商贸城各个重要点位上演——

在小商品市场鞋市,正在改造的区域位于市场东北角四区中心位置,这里原有184间网改房,每间面积只有10平方米。由于该区域位置偏僻、商铺面积过小,近年来,大部分商铺闲置。改造后,原来的格子间将被使用面积较大的门市房所取代。

在农副产品市场,新改造的电动车充电区已经投入使用。这里以前是一片闲置区域,改造后新增150个充电桩,可满足上千辆电动三轮车充电需求,不仅消除了私拉电线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极大方便了市场商户。

……

随着一处处的升级改造从蓝图变为实景,即墨国际商贸城这片传统商业热土,正被赋予全新的生命力。它不再只是商品流通的枢纽,更在努力成为一个融合购物、体验与时尚生活的现代化城市会客厅。

旧的记忆被妥善安放,新的故事正翻开篇章。这场由内而外的“焕新”,不仅重塑了市场的空间形态,更迭代了其商业内核,为未来城市商业的发展,勾勒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样本。(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窦衍凤/文 通讯员 田磊阳/图)

来源:青新房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