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沁这次不是“翻红”,而是直接把锅烧穿——15亿播放量、420%搜索涨幅、23位一线艺人自发站台,数据像热油一样噼啪作响,业内却出奇地一致:她早该爆了,只是今天才被大家看见。
李沁这次不是“翻红”,而是直接把锅烧穿——15亿播放量、420%搜索涨幅、23位一线艺人自发站台,数据像热油一样噼啪作响,业内却出奇地一致:她早该爆了,只是今天才被大家看见。
先别急着喊“天降紫微星”。
把镜头拉回三个月前,《一笑随歌》开播首日收视1.5%,平台内部给的目标是“保1争1.2”,结果第一集没播完,责编群就炸锅:弹幕里刷得最多的不是男主,而是女二李沁的“眼技”——一场哭戏,她没掉泪,眼眶红到极限,嘴角却带着笑,观众瞬间读懂“爱而不能”四个字。
数据后台显示,这段cut被二创了2.7万次,直接带动正片点击上涨18%。
同期《花儿与少年》上线,别人带翻译,她带脑子。
土耳其民宿前台系统崩溃,四国游客堵在大厅,她先用英语稳住经理,再用西语安抚墨西哥家庭,韩语递给首尔情侣房卡,最后一句土耳其语“Teşekkürler”把老板说得当场免单。
节目组后来透露,这段不是设计,跟拍PD当时耳机里只有一句话:“快拍,她真要搞定全世界了。
”更离谱的是,她一边对答如流,一边把全队开支记到小数点后两位,第二天早饭后把AA账单发到群里,连0.5欧的邮票都没漏。
网友辣评:别人上综艺刷脸,她顺手考了个会计证。
有人把这一切归结为“默默努力”,可业内知道,李沁的“默默”里藏着一条非常清晰的商业算法:把专业做成话题,把话题做成信任,再把信任一次性变现。
肖战、景甜、白敬亭、张若昀……23位艺人集体转发《一笑随歌》物料,不是平台任务,是私人情分。
肖战那条微博百万转发里,最高赞留言只有一句——“她拍戏时提前两小时到片场帮我对走位,我欠她一次。
”人情账本一旦公开,就成了含金量最高的履历表。
品牌方比粉丝更早看懂:三个高奢代言在同一周官宣,珠宝线高管私下说,“我们赌的是她零差评的社媒环境,比流量更稀缺。
”
流量艺人最怕“空窗”,李沁的仓库里却堆满现货。
《庆余年2》保留“鸡腿姑娘”,角色线加长,编剧王倦放话“给她一场全剧最爽反击”;与王一博合作的《长风破浪》已经剪完第一版,内部看片会关键词是“旗袍+打戏,杀疯了”;女性悬疑剧《她的城》正在谈,平台开出的条件是“可以带编剧进组”,这意味着她不再只是演员,而是拥有剧本走向的“联合出品人”。
这一步跨过去,身份就从“被挑选”变成“挑项目”,片酬结构也从“打包价”升级为“分成制”——业内最顶级的游戏桌,她终于拿到筹码。
回头看,李沁的爆发路径其实写得很清楚:用角色攒信用,用信用换人脉,用人脉撬资源,最后把资源变成自主权。
她没有在爆红那一刻才临时抱佛脚,而是把每一次小热度都存进“公信力银行”,等风口一来,一次性取出本息。
就像她自己在采访里说的:“我不怕晚,我怕没准备好。
”现在,风来了,锅也烧穿了,她手里端的是一盘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硬菜。
下一次热搜词条会是什么?
没人能预判。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别的艺人还在争“谁上桌”时,李沁已经开始决定“今天吃什么”。
来源:优雅奶茶LNVEV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