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消失的女孩们:尼日利亚的夜、枪声与被遗忘的哭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06:40 1

摘要:凌晨四点,尼日利亚凯比州的空气仍带着沙漠的凉意。就在玛加女子中学的宿舍里,女孩们在昏暗的电灯下熟睡——直到一阵突如其来的枪声,撕裂了黎明前的宁静。

凌晨四点,尼日利亚凯比州的空气仍带着沙漠的凉意。就在玛加女子中学的宿舍里,女孩们在昏暗的电灯下熟睡——直到一阵突如其来的枪声,撕裂了黎明前的宁静。

持枪的男子闯入校园,副校长哈桑·雅库布·马库库当场中弹身亡,保安受伤。25名女学生被押走,消失在夜色中,沿着荒芜的森林公路,被带往邻近的赞法拉州。
没有人知道她们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这次劫掠是否会像11年前的“奇博克事件”一样,再次让世界短暂震惊、然后遗忘。

2014年4月14日,博科圣地(Boko Haram)武装闯入奇博克镇的一所女子中学,绑架了276名少女。

那一年,女孩们的哭声传遍世界——“Bring Back Our Girls”的红色标语出现在联合国总部,也出现在米歇尔·奥巴马的手中。

但11年过去了,依然有80多名女孩下落不明。她们被迫改信教,被强迫结婚,有的被卖入沙漠部族,有的生下孩子,成了“圣战者之妻”。
而尼日利亚的噩梦,从未真正结束。

如今的玛加中学,正重演那场集体悲剧的模板。袭击发生时,学校距离最近的军事检查站不到一公里,却无人阻止。当地居民告诉《Premium Times》:“这些武装分子穿越森林而来,周围有装甲车,有哨所,可没人敢拦。”

那是一种熟悉的冷漠:当恐怖成为常态,警察也学会了沉默。

尼日利亚的西北部,如今被称为“绑架地带”。从2020年至今,已有超过5000名学生在校期间遭劫持。绑架已不只是恐怖主义的手段,更是一种产业:贫困、腐败与宗派冲突让“赎金经济”成为生意链的一环。

而被带走的多是女孩。因为在这个国家的部分地区,女孩既是商品,也是信息:她们的身体意味着“恐吓”,意味着“交易”,也意味着政府的尴尬。

玛加中学的女孩们来自平民家庭,宿舍简陋,窗户用木板封住。
一位幸存教师对路透社说:“她们在考试前回来复课,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她们想成为护士、教师或记者。现在,她们或许已经被迫换上婚服。”

从地图上看,凯比州与赞法拉州交界处有大片无人区,森林密布,军警难以深入。
这片地带正是博科圣地和“西非伊斯兰国”(ISWAP)活动的过渡区。
近年来,这些组织与地方武装、盗匪融合成一种模糊的“武装生态”。他们劫掠、征税、绑架——以此维系一场贫困社会的“灰色秩序”。

奇博克之后,尼日利亚政府曾承诺要“再也不让这种悲剧发生”。
然而十一年过去,军费高涨、腐败滋生,安全区与恐怖区的界线依旧模糊。

尼日利亚警方在声明中写道:“我们已派出战术小组、军方和民兵搜救队,誓言解救被绑学生。”
然而在社交平台上,当地人更相信另一句话:“军队永远在事件之后出现。”

2014年,奇博克事件成为全球焦点。那是社交媒体还带着理想主义的年代。好莱坞明星、欧洲政客、教皇都为“被绑女孩”发声。但十年后的今天,当玛加的女孩们再度被掳走,西方世界只给出了简短的报道与冷漠的算法排序。

CNN、BBC的国际版都只用了不到两百字的篇幅。没有标签运动,没有明星呼吁。连愤怒都不再流行。

这是更残酷的现实:当一个国家的悲剧变成“周期性事件”,全球的同情也会进入疲劳。而被遗忘的孩子们,终将成为统计数字的一部分。

玛加镇的广场上,如今摆放着一排排空椅子。每张椅子代表一位失踪的女孩。她们的母亲坐在旁边,裹着深色头巾,沉默不语。

副校长马库库的遗体刚被埋葬。
他的妻子拒绝接受采访,只在葬礼上低声说了一句:“他是最后一个试图阻止他们的人。”

这些母亲们并不相信政府。
她们在奇博克的例子里,早已学会,等待与绝望是一件事。

十年前,奇博克女孩的命运曾让全世界集体落泪;
如今,玛加女孩的哭声却像落入深井,没有回音。

尼日利亚政府称,这是一场“孤立事件”;军方表示,“搜救正在进行”。但历史告诉我们,在这个国家,搜救意味着拖延,承诺意味着遗忘。

女孩们或许还在森林深处,听见枪声、祈祷、等待。
她们也许相信,世界会再次记起她们的名字。
可世界早已学会滑动屏幕,跳过悲伤。

这正是最让人绝望的部分——不是恐怖的重复,而是记忆的消失。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世界侧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