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扶老人被索要7万,2年后同路口再遇老人摔倒她的选择让人动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06:22 1

摘要:家境贫寒的陈晓冉本是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却卷入一场“撞人” 风波。

“亏你还是个大学生,怎么能撒谎呢?不是你撞的你扶我干嘛?!”

家境贫寒的陈晓冉本是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却卷入一场“撞人” 风波。

父亲微薄的工资、爷爷的药费、七万元的赔偿款,像一座座大山压垮了她的生活。

当两年后,刘振国再次倒在同一个路口,握着救命药瓶挣扎,她看着那张曾给她带来无尽痛苦的脸—— 救,还是不救?

01

2022年9月15日下午,浙江温州理工学院图书馆坐着不少专注学习的学生。

陈晓冉合上厚厚的《经济学原理》,抬手揉了揉眼角。

她今年22岁,是经济系大三学生,平时学习比多数同学都更紧张。

家境贫寒,她明白,只有通过考研、就业,才能彻底改变家庭的生活状态。

她背起塞满课本的帆布包,快步离开图书馆。

她脚步加快,向校门外的公交站小跑,脑子里默默计算着时间。

“现在6点20,再晚点就赶不上6点半的末班公交了。”

她心里有数。

若错过,只能打车回去,那就得花上20元——对她来说,相当于三天的伙食。

陈晓冉来自温州下属的一个小村。

父亲陈建军在县城的家具厂上班,月薪3000元;母亲林慧则要照顾患病的爷爷,家中开支几乎全压在父亲一人身上。

交完房租、药费之后,能留给她的生活费只有800元。

尽管捉襟见肘,她从不抱怨。能考上大学,已是幸运。

高考成绩揭晓那年,村里不少人说她是家里的希望,将来肯定能出人头地。

快到校门口时,一辆公交车正从路口驶来。

她松了口气,举手准备示意司机停车,忽然,一声闷响从身后传来。

她猛地回头,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跌坐在人行道边,膝盖磨破,正渗着血。

他穿着洗得发旧的灰色夹克,神情因疼痛而扭曲。

来往行人不少,但都只是瞥了一眼就继续赶路,甚至有人干脆绕开。

陈晓冉顿住了脚步。脑海里浮现出新闻报道里“扶人反被讹”的案例,内心一阵犹豫。

但看着老人挣扎着想站却又坐下的模样,她还是走了过去。

她蹲下,声音低缓:“大爷,您哪里疼?还能站得起来吗?”

老人叫刘振国,看着眼前这个面容清秀、戴着学生证的女孩,表情缓和下来,摆了摆手说:“腿有点使不上劲,应该是扭了。”

陈晓冉掏出纸巾,帮他擦去膝盖的血迹。

“附近有社区医院,我扶您过去检查一下吧,别耽误了。”

刘振国本想说自己没事,但看到女孩神情认真,也就点了点头。

她半蹲着小心扶他站起,缓慢地朝街角的诊所走去。

“您慢点走,不急。”

她一边说,一边注意着他的步伐。

到了医院后,值班医生检查确认只是轻微皮外伤,消毒包扎后就没大碍。

陈晓冉没多说什么,直接从口袋里取出50元垫付了医药费。

刘振国望着她,眼神复杂:“孩子,你叫什么名字?我得记下来,改天给你寄点东西,不能让你白帮我。”

“您不用挂心这些,”她笑着说,“我是温州理工的学生,陈晓冉,这是应该的。”

但刘振国执意要留下她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分别时,他握住她的手,语气真诚:“你这样的孩子,现在不多了,真是个好人。”

陈晓冉轻声应道:“大爷,路上注意安全。”

看着她的背影渐远,刘振国低声念了一句:“不能让她吃亏。”

当晚,陈晓冉回到宿舍,已经过了饭点。

室友小张问:“你去哪儿了?都说好一起去食堂的。”

她简单讲了扶老人的过程,小张皱起眉头:“你胆子也太大了,这年头还敢扶人?万一人家赖上你怎么办?”

陈晓冉躺在床上,语气轻淡:“他不是那样的人。我看得出来,他是真心感激。”

“希望你别后悔就好。”小张翻了个身,不再说话。

陈晓冉闭上眼,很快睡去。

梦里,她穿着职业套装,在整洁明亮的办公室里分析着数据,神情自信。

可现实之外,有些事,正在悄然酝酿。

02

一周后的周二上午,陈晓冉正在教学楼上《宏观经济学》。

课中,她接到了辅导员周老师打来的电话,语气格外严肃:“陈晓冉,马上来我办公室,有要紧事。”

她心里一惊,连忙向任课老师请假,快步赶往行政楼。

推开辅导员办公室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一周前她曾扶起的刘振国。

不同的是,他如今坐在椅子上,腿上打着石膏,手中拄着拐杖,神情冷漠。

周老师示意她坐下,神情复杂:“晓冉,这位刘大爷反映,你上周在校园外将他撞倒,导致右腿骨折,现在需要接受住院治疗。”

陈晓冉愣住了,难以置信地望向刘振国,语气发紧:“大爷,您怎么能这么说?那天明明是我看到您摔倒了过去扶您,根本没骑车,哪里来的撞人?”

刘振国避开她的视线,声音平稳却带着压迫感:“你那天走得很急,是你骑车冲过来撞了我,我记得很清楚。你也确实陪我去了医院,这你不否认吧?”

“我当然不否认去医院的事,但那是因为我好心陪您!”

陈晓冉情绪激动,声音有些颤,“我全程是走路的,根本没骑车!”

刘振国从随身的文件袋里拿出一张医院的检查单,递给周老师:“您可以看看,这是医院的诊断结果——胫骨骨折。医生说这种程度的伤,摔一下不可能这么严重,肯定有明显的撞击。”

周老师接过纸张,仔细浏览,眉头微皱:“右腿胫骨骨折,建议手术治疗,预估费用十万元左右……”

他轻声念出关键部分,语气里已有几分沉重。

陈晓冉听到这句话,整个人仿佛被压住,呼吸都变得吃力。

她家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刘大爷,”

周老师尽量维持中立口吻,“您说事发地在校外路口,有监控吗?或者当时有目击者可以作证?”

“监控?没有”

刘振国摇头,“是在一个摄像头拍不到的转角处。”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沉了几分:“我一个快七十的老人,不可能平白无故冤枉一个学生吧?伤就摆在这儿,诊断书也清楚写着,医生还说是受了重力撞击。”

陈晓冉急得眼圈泛红,低声解释:“我真的没有骑车……那天我去赶公交,是走过去的。看到您倒在地上没人管,我才过去帮忙,还帮您擦了血、垫付医药费……”

刘振国听到她提“垫付”二字,脸色更显不悦:“你确实给了五十块钱,那我也没否认。但你想表达什么?是你撞了我后心虚了,良心发现想补偿?”

陈晓冉被他这番话堵得说不出话,只能看着辅导员,试图寻求信任。

“周老师,我没有撒谎……”她声音低下去。

陈晓冉脸色苍白,完全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03

她实在无法理解,那个一周前还面带笑容、感谢她出手相助的老人,怎么如今却坚持说自己是被她撞倒的。

辅导员周老师看着她神情失落,内心同样难受。

她一直清楚陈晓冉的家庭情况,知道她一贯自律,成绩优秀,家境又极其拮据。

但面对老人手中确凿的诊断书和持续的指控,她也无从判断。

周老师试探着开口:“刘大爷,咱们也不能光凭一面之词,学校这边会进一步调查。如果确定确有责任,我们一定配合处理。”

刘振国缓缓站起,拄着拐杖,语气颤抖而悲伤:“老师,我已经67岁了,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儿子在外地跑业务,常年不回。我现在这样,连起床都得靠人搀扶,日常生活全乱了套。”

他眼圈渐红,情绪也跟着波动:“我不是讹人。腿是真的断了,诊断书医生写得明明白白。医生说我这岁数再伤筋动骨,可能就站不起来了。”

话音刚落,眼泪就从他脸上滑落下来,“如果不是她撞我,我怎么会断骨?我连路都走不动了。”

场面一度沉默。

周老师望着眼前的老人,神色开始有些动摇。

而陈晓冉的情绪也陷入崩溃的边缘,她开始怀疑,难道自己真的在不知情中做了错事?

她回忆当天的情景,却越想越混乱。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

是母亲林慧打来的。

她接起电话,还未开口,母亲那头的声音就急促传来:“冉冉,家里刚才接到一个电话,说你撞了人,对方开口就要我们赔十万,说叫刘大爷……你到底怎么回事?”

听到母亲带着颤音的追问,陈晓冉的泪水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她哽咽着回答:“妈,我真的没有撞他……我只是扶了他一下。”

林慧听着女儿在电话那头哭泣,心里顿时一紧:“妈信你,冉冉,妈当然信你。但十万块,我们家怎么拿得出来?”

挂断电话后,陈晓冉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整个人仿佛失去了支撑。

她很清楚,这笔费用对家里意味着什么。父亲陈建军在家具厂每月拿三千块,即便不吃不喝,也得三年才能攒够这笔钱。

而母亲多年没收入,还要照顾患病的爷爷,那些原本留作治疗的积蓄,现在也只能动用了。

几天后,在多方协调下,双方签订了一份调解协议:陈家赔偿刘振国七万元,包括医疗费和营养费,事件到此为止。

签协议那天,陈建军手中的笔一直在抖。

七万元,是他和林慧借遍了亲戚朋友才凑齐的。

林慧站在一旁没说话,眼角却始终湿润。

这些钱本该用于给父亲看病,如今却成了意外支出。

陈晓冉站在父母身边,眼神空洞。

她低头看着协议上的字,心里一片发麻。

协议签完,刘振国把钱收好,没有多说一句,也没再看他们一眼,拄着拐杖慢慢离开。

陈晓冉望着那道背影,心里最后的信任感也随之崩塌。

她默默在心里告诉自己:从今往后,不管发生什么,再不会轻易伸手去帮一个陌生人。

04

不久后,事件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一张陈晓冉一家三口在校门口下跪的照片被人拍下,并被冠以标题:“女大学生撞伤老人拒绝认账,全家下跪求饶”,大量转载。

相关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质疑刘振国有讹人嫌疑,也有人认定陈晓冉是在逃避责任。

由于没有现场监控或目击证人,真相难以厘清,舆论分裂为两派,争论不休。

陈晓冉在学校里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她走到哪儿都会被人议论,眼神和耳语接踵而至。

有同学私下里同情她,认为她遭遇不公;也有同学质疑她的人品,怀疑她明明撞人却拒不承认。

最令她难以承受的,是这场风波带来的经济重压。

为了不拖累家里,她只能选择暂时休学,到县城电子厂打工偿还赔偿款。

在流水线车间,陈晓冉每天工作12小时,反复组装电子零件,操作机械按钮,重复的动作让她常常头晕眼花。

每月到手工资2500元,除去基本生活支出和房租,几乎无法存下什么。

坐在狭窄的出租屋角落,她时常望着床头贴着的考研计划表发呆。

那个曾经激励她努力奋斗的目标,如今显得遥不可及。

这一年,陈晓冉的性格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爱笑、话多的她,变得沉默寡言。即便偶尔看到室友们在群里分享校园活动、图书馆打卡照,她也只是静静地看着,不再回复。

最深的变化,是她对人性的看法。

曾经坚信“帮助别人是理所应当”的信念被打碎了。

一次,她在县城路边看到一位老人摔倒。

四周行人驻足,却无人靠近。

她顿了几秒,然后低头快步绕过那片人群,走远了。

那一瞬间,她有些恼怒自己的冷漠,但又无法说服自己停下脚步。

刘振国的那场指控,如同阴影般留在她心里,一直挥之不去。

一年后,陈晓冉重返校园。她比同班同学年长了一岁,课堂上已换了不少新面孔。

她变得格外安静,也不再主动和同学交流。

重新坐在经济学教室里,面对黑板上的金融模型与市场运作逻辑,她感到陌生而疲惫。

那些关于诚信、信用体系构建的课程内容,让她倍感讽刺。

“诚实守信”的理想,是否真的存在于现实中?她开始怀疑自己曾追求的方向是否仍值得坚持。

成绩也因此大幅下滑。曾经年级前列的她,如今频频挂科。

一次次试卷被退回,辅导员周老师找她谈话。

“陈晓冉,你最近状态不太对,是不是还在受以前那件事影响?”周老师语气关切。

陈晓冉看着窗外,声音平淡:“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适应这个专业。”

“我连最基本的是非判断都被人否定了,金融行业强调诚信,但我已经失去了信任别人、相信制度的能力。”

周老师沉默片刻,语气缓了些:“我知道你经历了很多,但你要记住,这个社会依然有正直和温情的存在。不能因为一段挫折就彻底否定所有人。”

她苦笑:“您说的我明白,可道理再对,也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我们家为了那七万块钱四处借钱,我妈拿爷爷的救命钱去还债……我很难再相信所谓的‘好人有好报’。”

生活还得继续。为了支付返校后的学费与生活费,陈晓冉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找了份实习工作。

每周末,她负责整理会计凭证、录入数据,内容枯燥乏味。

一次,她在加班中无意间看到客户在账面上动手脚,却没有选择揭发,只是默默做完手头的任务。

看着满屏冰冷的数字,她的内心没有一丝波动,只剩疲惫和麻木。

05

一天,会计事务所里,一个叫小林的实习生在整理凭证时忽然问她:“晓冉姐,我妈总说现在社会复杂,别随便帮陌生人。但我们课本上说,应该助人为乐,我到底该听谁的?”

陈晓冉怔了一下,望着小林清澈的眼神,半天没有回应。

最终她轻声说道:“你还年轻,很多事情以后慢慢就会明白。”

小林点点头,似懂非懂地转身继续工作。而陈晓冉的心,却沉重得发紧。

她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因为她自己也不再确定什么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刘振国的生活也并没有因为那七万元变得轻松。

手术安排在拿到赔偿款后不久,但医生在检查中发现异常。

他的骨折并不符合撞击造成的典型特征。

主治医生皱眉提醒他:“您这个骨裂位置和程度,比较像骨质疏松导致的自然断裂。您有没有缺钙史?”

刘振国显得有些不自在,回避话题:“医生,我年纪大了,也不太懂这些。您照正常程序治就行。”

医生没有继续追问,但医院内部已有护士私下议论——这个伤情看起来不像交通碰撞造成的,有讹人的嫌疑。

正巧,他的儿子刘伟从杭州赶回来看望父亲。

无意间听到医护人员的议论后,他私下查阅了父亲的病历,眉头越皱越紧。

当天晚上,刘伟拿着病历本走到病床前,声音压低却坚定:“爸,您是不是骗了人家学生?”

刘振国脸色瞬间变了:“你哪来的这种想法?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讹人?”

刘伟不动声色:“医生说这不像外力撞击。我看诊断记录也不对劲。”

见瞒不过去,刘振国语气强硬了几分:“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我一个人住,手术住院哪一样不要钱?你在外面打拼,我不想拖累你。”

刘伟声音提高:“那你就该去工作换钱,而不是靠欺骗拿别人的救命钱!你知不知道她家条件多差?她可能这辈子都缓不过来!”

这番话让刘振国沉默。他的眼神游移,脸上难掩窘迫。

刘伟叹了口气:“爸,钱我可以挣,我愿意给你。但你用这种方式去拿,就彻底输了。她是个大学生,你毁的是她整个人生。”

争吵之后,刘伟不再与父亲联系。

电话打不通,信息也无人回应。

而社区里关于刘振国的传言开始增多。邻居们逐渐远离,有的当面不语,有的背后议论。

昔日一同下棋的老朋友也不再来找他。

他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

夜里,他常会想起陈晓冉蹲在地上给他擦伤口时的神情,还有她在校门口无助地跪着时的模样。

这些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令他难以入睡。

更让他焦虑的是,赔偿款很快见底。

手术费用只占一部分,剩下的钱在生活支出中也很快消耗殆尽。

失去了儿子的资助,刘振国的生活压力倍增。

06

2024年9月15日,整整过去了两年。

陈晓冉来学校找辅导员问还助学贷款的事。

又一次走出校园大门,她的脸上不再有当年的青涩,神情显得沉静而疏离。

这两年,她的性格发生了明显变化,曾经热情的她变得沉默寡言,几乎不与人主动接触。

室友常说她判若两人,从爱笑的女孩变成了冷淡的“冰面孔”。

“经历过一次教训就够了。”她常这么对自己说。

她相信,只要不与人深交、不介入任何他人的事,就能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傍晚六点,她像往常一样走向公交站。

途经那个熟悉的十字路口,她的脚步突然停下。

那个改变她命运的地点,此刻又出现了一个倒在地上的人。

是刘振国。

他看起来苍老了许多,头发花白,脸色惨白,嘴唇发紫,身体蜷缩着,一只手捂着胸口,另一只手紧握一个白色塑料药瓶。

他手在抖,瓶盖始终没能拧开。

陈晓冉原地僵住。

她从未想过会再次遇到这个人。

她曾在梦中无数次回到这个路口,无数次重演那段痛苦的记忆。

父亲签字时颤抖的手、母亲跪地哭求的模样、自己在电子厂中日夜劳作的身影……

全都浮现在脑海中。

而眼前这个人,是那一切痛苦的源头。

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指节泛白。

她的视线落在那颤抖的身躯和打不开的药瓶上,内心矛盾强烈。

他当年不是演得很真吗?现在怎么不演了?是不是又在设局?

她的理智提醒自己离开,但脚却停在原地。

周围依旧是行人匆匆,没有人停留。

这个世界和当年一样,冷漠而现实。

她咬着牙,心跳剧烈,脑中不停闪过一个念头:如果现在走掉,也没有人会责怪她。

但转头望向那挣扎中的人,她又犹豫了。那是一条命。

只需几步,只需打开一个瓶盖,就可能救下他。

但那也意味着,她必须撕开自己这两年来筑起的心理防线,违背当初立下的誓言。

“救,还是不救?”

这个问题在她心中来回拉扯。

她站在那里,犹豫、痛苦、愤怒,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她无法呼吸。

救他,就意味着要放下两年来的仇恨,要违背自己的誓言。

不救他,一个人就可能死在自己面前。

陈晓冉咬紧牙关,拳头握得咯吱作响....

“救他,我做不到!”陈晓冉在心里呐喊着。

她想起父亲为了那笔赔偿金,每天在家具厂加班到深夜,原本健壮的身体变得日益消瘦;母亲为了节省开支,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头发也在短短时间内变得花白。

而自己,原本光明的未来被彻底改写,曾经的理想和抱负都化为泡影。

她怎么能轻易原谅这个让她和家人遭受如此痛苦的人?

07

可是,当她看到刘振国那痛苦的模样,那因呼吸困难而不断起伏的胸膛,她的内心又开始动摇。

毕竟,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如果自己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死去,她的良心能安吗?

陈晓冉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善良,那个看到老人摔倒会毫不犹豫上前搀扶的自己。

她以为那份善良早已在两年前被彻底埋葬,但此刻,它似乎又在心底隐隐作祟。

就在陈晓冉内心极度挣扎的时候,刘振国虚弱地抬起头,看到了陈晓冉的脸。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和恐惧,似乎也没想到会在这里再次见到她。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却因为身体的疼痛而无法出声。

“你也有今天!”

陈晓冉咬着牙,低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怨恨。

她想起刘振国当初在辅导员办公室里那副颠倒黑白的模样,心中的怒火再次燃烧起来。

“你现在知道痛苦了?你当初讹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和我的家人会有多痛苦?”

刘振国眼中流出了泪水,他拼命地摇头,似乎在表达着自己的悔意。

他试图把手中的速效救心丸递给陈晓冉,希望她能帮自己打开瓶盖。

但陈晓冉只是冷冷地看着他,没有任何动作。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人拿出手机开始拍摄,有人在一旁猜测着事情的缘由。

但却没有人愿意上前帮忙,大家似乎都害怕卷入这样的麻烦之中。

“这不是两年前那个扶老人被讹的女大学生吗?”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

这句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引起了一阵骚动。

人们开始对陈晓冉指指点点,有人开始小声议论着当年的事情。

“哪有这么巧的事!又是在学校门口摔倒,不会是尝到甜头成惯犯了吧?换做是我也不会帮,这老人太坏了。”一个年轻人说道。

“可是见死不救也不好吧,毕竟是一条人命啊。”一个中年妇女皱着眉头说道。

“谁知道是不是又在演戏,说不定这两人是一伙的,故意演给我们看,想骗钱呢。”

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子怀疑地说道。

陈晓冉听到这些议论,心中更加矛盾。

就在这时,陈晓冉的手机突然响了。她拿出手机一看,是妈妈打来的电话。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起了电话。

“冉冉,你在哪里呢?下班了吗?”林慧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充满了关切。

“妈,我……我在外面,遇到了点事情。”陈晓冉的声音有些颤抖。

“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你别吓妈妈。”林慧焦急地问道。

陈晓冉深吸了一口气,把自己遇到刘振国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林慧说道:“冉冉,妈妈知道你心里难受,这两年你受了太多苦。但是人命关天,咱们不能见死不救啊。你要是不救他,以后心里肯定会有疙瘩的。”

“可是妈,他当初那样对我们,我们家因为他遭受了那么多痛苦,我怎么能轻易原谅他?”

陈晓冉哭着说道。

08

“孩子,妈也恨他,但是恨不能解决问题。咱们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林慧语重心长地说道。

陈晓冉听了妈妈的话,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她看着刘振国那绝望的眼神,又想起妈妈平时教导自己要善良的话语。

终于,她咬了咬牙,做出了决定。

她看了看四周围起来的人,没有选择再一次的扶人,而是拿出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喂,120吗?我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这里有一位老人心脏病发作了,请你们快来救救他。”陈晓冉对着电话说道。

周围的人看到陈晓冉的举动,都纷纷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刚才那个怀疑的男子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看来是我误会了,这姑娘还是很善良的。”

不一会儿,救护车赶到了现场。

在救护车上,医护人员对刘振国进行了紧急救治。

陈晓冉看着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着刘振国能够平安无事。

很快,救护车就到达了医院。刘振国被推进了急救室,陈晓冉在急救室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心情很复杂,既希望刘振国能够脱离危险,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

过了很久,急救室的门终于打开了。医生走了出来,陈晓冉急忙迎上去问道:“医生,他怎么样了?”

医生摘下口罩,说道:“病人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不过他的身体状况很不好,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对了,你是他的家属吗?”

陈晓冉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我只是路人。”

医生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病人醒来后可能需要有人照顾,你帮忙联系一下他的家属吧。”

陈晓冉答应了下来。她在刘振国的身上找到了他的手机,通过手机通讯录联系上了刘振国的儿子刘伟。

刘伟得知父亲生病住院的消息后,立刻从杭州赶了过来。当他在医院见到陈晓冉时,心中充满了感激。

“谢谢你救了我父亲,真的太感谢你了。”刘伟紧紧地握着陈晓冉的手说道。

陈晓冉淡淡地笑了笑,说道:“不用谢,换做是谁都会这么做的。”

刘伟看着陈晓冉,心中有些愧疚。他知道父亲曾经做过对不起陈晓冉的事情,他说道:“我知道我父亲之前做了错事,给你和你的家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我替他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谅他。”

陈晓冉听了刘伟的话,心中一阵酸楚。她说道:“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只是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在刘振国住院期间,陈晓冉经常去医院看望他。

刘振国看到陈晓冉来看自己,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愧疚。

他拉着陈晓冉的手,老泪纵横地说道:“孩子,我错了,我对不起你和你的家人。我不该贪心,不该讹你。你是个好人,你以德报怨,救了我的命。我这把老骨头不值得你这样做啊。”

09

陈晓冉看着刘振国真诚的眼神,心中的怨恨渐渐消散。

她说道:“大爷,都过去了,只要你以后好好的就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刘振国的身体逐渐康复。

出院那天,刘振国特意让刘伟带着自己去了陈晓冉的学校,他想要当面向陈晓冉和她的家人道歉。

陈晓冉带着父母来到了学校门口,当刘振国看到陈晓冉的父母时,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陈大哥,林大姐,我对不起你们,我不是人,我讹了你们的钱,毁了你们女儿的前途。我错了,我真的错了。”刘振国痛哭流涕地说道。

陈建军和林慧看到刘振国这个样子,心中的怨恨也消了一大半。

陈建军扶起刘振国,说道:“老刘,事情都过去了,只要你以后能改过自新,我们也不想再追究了。”

刘振国连连点头,说道:“我一定会改过自新的,我会把你们的钱都还给你们,我还要好好补偿你们。”

刘伟也说道:“叔叔阿姨,我会和父亲一起努力,弥补我们曾经犯下的过错。”

从那以后,刘振国和刘伟真的开始努力弥补自己的过错。

刘振国把自己的积蓄拿了出来,加上刘伟的帮助,凑齐了7万元,还给了陈晓冉的家人。

他们还经常关心陈晓冉的生活,在陈晓冉遇到困难时,都会伸出援手。

在工作中,陈晓冉始终保持着善良和正直的品质。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评。她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知道,善良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而刘振国也彻底改变了自己。

他经常在社区里讲述自己的故事,告诫大家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而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

他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他人,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过去了一年。在这一年里,陈晓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认可,还获得了晋升的机会。

她和父母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一家人终于摆脱了过去的阴霾,迎来了新的生活。

而刘振国和陈晓冉的故事也在当地传开了。

人们被陈晓冉的善良和宽容所感动,也为刘振国的改过自新而感到欣慰。这个故事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激励着更多的人去相信善良,去践行善良。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陈晓冉和刘振国一家相约在公园里聚会。

看着孩子们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大人们在一旁开心地聊天,陈晓冉的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她知道,生活中虽然会有挫折和磨难,但只要心中有善良,有希望,就一定能够迎来美好的未来。

来源:城市套路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