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且说这一年的除夕之夜,临安城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守岁的欢乐之中。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大人们围坐在桌前,热热闹闹地吃着年夜饭。可就在这一片祥和的背后,大理寺的监狱里却弥漫着一股阴森恐怖的气息。
除夕寒夜血光凝,
忠烈蒙冤恨难平。
制度阴霾遮日月,
南宋偏安业已倾。
列位看官,今日咱就走进1142年那个令人痛心疾首的除夕夜,看看一代名将岳飞是如何含冤而死的。
且说这一年的除夕之夜,临安城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守岁的欢乐之中。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大人们围坐在桌前,热热闹闹地吃着年夜饭。可就在这一片祥和的背后,大理寺的监狱里却弥漫着一股阴森恐怖的气息。
岳飞被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他双手被铁链锁着,身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他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毅和不屈。此时,他的心中还想着抗金大业,想着如何收复失地,迎回二圣。“我岳飞一生精忠报国,何罪之有?”他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道,声音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
过了一会儿,几个凶神恶煞的刽子手走进了牢房。他们手里拿着两根粗大的铁棒,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岳飞,你今日死期已至!”一个刽子手恶狠狠地说道,那声音就像从地狱里传来的一样。岳飞缓缓地站起身来,他的眼神中没有一丝恐惧,反而透露出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概。“我岳飞问心无愧,要杀便杀!”他大声吼道,声音在牢房里回荡。
刽子手们一拥而上,将岳飞按倒在地。他们把两根铁棒架在岳飞的胸膛上,用力地夹了下去。岳飞紧闭双眼,咬紧牙关,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的身体不停地颤抖着,但他始终没有发出一声惨叫。“咔嚓”一声,岳飞的胸膛被夹碎了,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刽子手们见岳飞已经断气,便像扔垃圾一样把他的尸体扔到了墙角。其中一个刽子手看了看天色,着急地说:“赶紧回家过年吧,这尸体初一早上再扔到野外去。”说完,他们便匆匆离开了牢房。
这岳飞啊,本是南宋的中流砥柱,他率领岳家军多次抗击金兵,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忠勇的将领,却遭到了奸臣的陷害。绍兴十一年十月,岳飞被召回临安,一到临安,他就被罢了枢密副使的官职,关进了大理寺。那御史中丞万俟卨,为了讨好秦桧,绞尽脑汁地罗织罪名。他一会儿说岳飞“驰援淮西时逗留不进”,一会儿又说他“指斥乘舆”“拥兵自重”。这些罪名,简直就是无中生有,颠倒黑白。
同为抗金名将的韩世忠得知此事后,气得暴跳如雷。他怒气冲冲地找到秦桧,指着秦桧的鼻子质问道:“你说岳飞有罪,可有证据?‘莫须有’三个字,怎么能让天下人信服?”秦桧被问得面红耳赤,他支支吾吾地说:“这……这是皇上的意思。”韩世忠听了,更加气愤了:“皇上被你蒙蔽了双眼,你这奸臣,陷害忠良,不得好死!”说完,韩世忠拂袖而去。
其实啊,这冤狱的背后,是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的一场阴谋。高宗一心想着与金国议和,他觉得武将们手握重兵,对自己的皇位是个威胁,所以他想彻底解除武将的兵权。秦桧呢,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也想铲除政敌。而岳飞,正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岳飞坚决主张抗金,他一心想要收复失地,迎回二圣。这可触犯了高宗的大忌。
岳飞多次提及“迎回二圣”,这让高宗心里很不是滋味。高宗心想:“要是把那两个皇帝迎回来,我这个皇帝还怎么当?”他越想越生气,对岳飞的不满也越来越深。还有一次,岳飞建议立储,这在高宗看来,武将干涉皇权继承,简直就是大逆不道。高宗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他冷冷地说:“这是朕的家事,你一个武将,不要多管闲事。”岳飞听了,心中一阵悲凉,但他还是忠诚地说道:“臣一心只为国家着想,并无他意。”
与此同时,南宋和金国的和谈正在紧张地进行着。金国的完颜宗弼给秦桧写了一封信,信中明确要求“必杀飞,始可和”。秦桧接到信后,如获至宝。他赶紧把信呈给高宗,高宗看了信后,咬了咬牙说:“为了议和,只能牺牲岳飞了。”于是,一场陷害岳飞的阴谋便开始了。
这处决岳飞的过程也是极其反常。按制度,大理寺的判决要经过刑部复核,然后报皇帝批准。可这岳飞案,从定罪到处决只用了三天,完全打破了常规程序。岳飞的儿子岳云还有张宪,也在同一天被处斩。当行刑官宣布这个消息时,岳云愤怒地喊道:“我父子三人一心报国,何罪之有?你们这些奸臣,不得好死!”张宪也大声说道:“我们死不足惜,但国家的前途堪忧啊!”
在这黑暗的时刻,有一个人却做出了令人敬佩的举动。狱卒隗顺,他一直很敬重岳飞的为人。当他看到岳飞含冤而死时,心中十分不忍。他趁着夜深人静,偷偷地潜入牢房,背起岳飞的尸体就往外跑。他的心跳得厉害,生怕被人发现。“岳飞将军,你死得太冤了,我一定要让你有个安息之地。”隗顺一边跑一边在心里说道。
隗顺把岳飞的尸体背到了北山之麓,他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挖了一个坑,把岳飞的尸体埋了进去。他把岳飞随身佩戴的玉环系在了岳飞的腰际,又在墓穴旁边种了两棵橘树作为标记。他望着那两座新坟,默默地说:“岳飞将军,你放心吧,总有一天,你的冤屈会得到昭雪的。”
岳飞的死,标志着南宋军事改革的终结。此后,高宗彻底收回了兵权,建立了以文制武的军事体系。中兴四将里的张俊,为了讨好秦桧,早早地就投靠了他。他点头哈腰地对秦桧说:“秦相爷,以后我就听您的吩咐了。”秦桧满意地点了点头。韩世忠则心灰意冷,他向高宗请求解职,退隐到西湖边上。他望着西湖的美景,长叹一声:“国家失去了岳飞这样的忠良,以后的日子难啊!”
南宋的北伐意志随着岳飞的逝去而消散了,偏安东南的格局就此定型。从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赵宋皇室就一直奉行抑武崇文的治国理念。岳飞之死,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国家的悲剧。这是制度的毒瘤在作祟,当国家的安全体系和皇权安全发生冲突时,牺牲军事效能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直到绍兴三十二年,孝宗即位后,才为岳飞平反,以礼改葬于栖霞岭。当人们看到岳飞的坟墓时,不禁潸然泪下。“岳飞将军,你终于可以安息了。”一位老人感慨地说道。然而,这迟来的昭雪,已经无法改变南宋的命运。此后的一百五十年间,南宋虽然也有人喊着要北伐,但却再也没有一位将领能够突破制度的桎梏。岳飞的幽灵,就像一个沉重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南宋的上空,提醒着人们这段惨痛的历史。列位看官,这历史的教训,不可不铭记啊!
来源:商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