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后台好多朋友问我,“我没上班,自己交社保靠谱不?”“灵活就业社保交了十几年,会不会白交啊?”说实话,现在做自媒体、开小店、跑外卖的人越来越多,选择灵活就业交社保的人也跟着涨,但很多人都是“跟风交”,根本没搞懂这里面的门道。
最近后台好多朋友问我,“我没上班,自己交社保靠谱不?”“灵活就业社保交了十几年,会不会白交啊?”说实话,现在做自媒体、开小店、跑外卖的人越来越多,选择灵活就业交社保的人也跟着涨,但很多人都是“跟风交”,根本没搞懂这里面的门道。
我之前认识个大姐,开服装店的,听说交社保能领退休金,就随便选了个缴费档次开始交,交了5年才发现,自己选的档次太高,每月压力特别大,想改又不知道咋操作;还有个小伙子,自由职业者,交社保时没留意户籍地政策,等快退休了才知道,自己不符合当地领取条件,差点领不到退休金。
这些不是个例,灵活就业交社保,看似就“选档次、按时交”两件事,实则藏着不少坑。今天我就把这几年帮大家咨询社保部门、整理的实操经验拿出来,把灵活就业交社保的4个“雷区”扒得明明白白,不管你刚打算交,还是已经交了好几年,都一定要看完,别等退休时傻眼!
一、缴费档次瞎选?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划算
很多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第一个犯难的就是“选哪个缴费档次”。社保部门一般会给出从60%到300%不等的档次,对应不同的缴费金额,比如有的地方60%档次每月交600多,300%档次每月要交3000多。
这时候有人就想,“档次越高,退休工资肯定越多,咬咬牙选最高的,以后享福!”也有人觉得,“能领就行,选最低的,每月少花钱,压力小!”其实这两种想法都不对,瞎选档次,要么亏了钱,要么亏了退休金,怎么选都不划算。
先说说选太高档次的问题。灵活就业交社保,所有费用都得自己承担,不像上班时,公司帮交大部分,自己只出小部分。比如职工养老保险,上班时个人交8%,公司交16%,但灵活就业人员要交20%,这20%里,只有8%进入个人账户,剩下的12%进入统筹账户,等退休时,统筹账户的钱是按当地平均工资、缴费年限等核算的,不是交得多就一定拿得多。
我邻居张哥,之前跑货运,收入不稳定,一开始听人说选高档次好,就选了200%的档次,每月交2000多社保费。结果后来货运行情不好,收入骤降,每月交社保都得借钱,撑了2年实在撑不住了,想停交又怕之前的钱白交,想降档次又不知道流程,最后跑了3趟社保大厅才改成100%档次,中间还差点断交,别提多麻烦了。
再说说选太低档次的情况。有人觉得“交够15年就行,选最低档,能领多少是多少”,但忽略了一个关键:退休金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档次太低,个人账户里的钱少,统筹账户核算的金额也低,最后领的退休金可能连基本生活都不够。
就像我老家的亲戚,在县城开小吃摊,选了60%的最低档次交社保,交够15年就停了,今年退休,每月才领1200多块。现在县城里菜价、肉价都涨了,1200多块除了吃饭,根本剩不下钱,要是有点小病,更是捉襟见肘。他现在后悔得不行,说当初要是稍微选高一点档次,多交几年,现在也能多领点,不用这么拮据。
那到底该怎么选缴费档次?给大家两个实操建议:
1. 按收入比例选:如果收入稳定,比如做自媒体每月能赚1万左右,建议选100%-150%的档次,每月缴费金额大概在1000-1500元,既能保证以后退休金不算低,又不会给生活带来太大压力;如果收入不稳定,比如跑外卖、做零工,建议选60%-100%的档次,等收入高的时候,再提高档次,这样灵活调整,避免断交。
2. 结合退休地平均工资选:如果打算在大城市退休(比如北京、上海),当地平均工资高,就算选100%的档次,最后领的退休金也会比小城市300%档次的多,这种情况下,不用盲目追求高档次,选中等档次,多交几年,性价比更高。
二、社保交够15年就停?别傻了,停得越早,亏得越多
“社保交够15年就能领退休金,所以交够15年就不用交了!”这句话估计很多灵活就业人员都听过,甚至不少人真的这么做了,但其实这是最大的误区之一。
社保交够15年,只是满足了领取退休金的“最低条件”,不是说交够15年就一定能领很多,更不是交够15年停交最划算。退休金的核算公式里,有两个关键因素: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余额,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余额越多,退休金就越高。
举个例子,假设小王和小李都是灵活就业人员,在同一个城市交社保,都选100%的缴费档次,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为6000元。小王交够15年就停交了,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有8万元;小李一直交到60岁退休,交了30年,个人账户余额有16万元。
按照退休金核算公式(基础养老金=(退休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小王的基础养老金大概是(6000+6000)÷2×15×1%=9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是80000÷139≈576元,每月总共能领1476元;小李的基础养老金是(6000+6000)÷2×30×1%=18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是160000÷139≈1151元,每月总共能领2951元,差不多是小王的2倍。
而且,除了退休金,缴费年限还和医保待遇挂钩。很多地方规定,灵活就业人员要享受终身医保待遇,缴费年限得达到20-25年(不同地区要求不同,比如北京要求25年,上海要求15年),如果社保交够15年就停,医保缴费年限不够,退休后就不能享受免费医保,看病买药都得自己花钱,要是遇到大病,压力可想而知。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粉丝,他30岁开始灵活就业交社保,45岁交够15年就停了,当时觉得自己赚了,不用再花钱交社保了。结果今年他55岁,身体不太好,经常去医院,因为医保缴费年限不够,不能享受终身医保,每次看病都得全额自费,一次住院就花了2万多,他说早知道当初不随便停交,多交几年社保,现在也不用花这么多冤枉钱。
所以,提醒大家,社保交够15年之后,别着急停交,能多交一年是一年。如果实在有经济压力,比如遇到失业、生病等情况,可以暂时降一档缴费,或者先停交几个月,等经济好转了再续交(社保是累计计算年限的,中间断几个月没关系,只要退休前累计够15年就行),千万别直接停交,不然退休后亏大了。
三、忽略退休地政策?不是想在哪领,就能在哪领
灵活就业交社保,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坑:退休地的选择。很多人觉得,自己在哪交社保,退休了就能在哪领退休金,其实不是这样的,退休地有明确的政策规定,要是不符合条件,就算交了十几年社保,也不能在当地领退休金,最后可能得回户籍地领,而户籍地平均工资低,退休金也会跟着少。
关于退休地的选择,社保部门有“四个优先”原则,大家一定要记牢:
1. 优先在户籍地退休:如果你的社保缴费记录,没有在非户籍地累计交满10年的,不管你在多少个城市交过社保,最后都得回户籍地退休。
2. 非户籍地累计缴费满10年,可在当地退休:如果你的社保在某个非户籍地城市累计交满10年,而且这个城市是你最后一个累计缴费满10年的城市,那么你可以在这个城市退休。
3. 多个非户籍地累计缴费满10年,选最后一个满10年的城市:如果你的社保在多个非户籍地城市都累计交满10年,比如在广州交了12年,在深圳交了15年,最后在深圳停交社保,那么你可以在深圳退休。
4. 非户籍地缴费都不满10年,回户籍地退休:如果你的社保在所有非户籍地城市缴费都不满10年,比如在上海交了8年,在杭州交了9年,那么最后还是得回户籍地退休。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之前帮一位做设计的自由职业者咨询社保问题,他是河南人,之前在上海工作了8年,交了8年职工社保,后来辞职做自由职业者,在上海以灵活就业身份交了3年社保,之后又去杭州做项目,在杭州以灵活就业身份交了5年社保。现在他快退休了,想在杭州领退休金,结果社保部门告诉他,他在杭州的社保只交了5年,没满10年,在上海的社保总共交了11年(8年职工+3年灵活就业),满10年,而且上海是他最后一个缴费满10年的城市,所以他可以在上海退休,不能在杭州退休。
他一开始还不理解,说自己在杭州交了5年社保,怎么不能在杭州退休,后来听了社保部门的解释,才明白退休地的政策要求。还好他在上海交够了10年,能在上海退休,上海的平均工资比河南高很多,退休金也能多领不少,要是他在上海也没交够10年,就得回河南退休,每月至少少领1000多块。
所以,灵活就业人员在交社保前,一定要先了解退休地政策,尤其是经常换城市工作、生活的人,要提前规划好社保缴费地点。如果想在大城市退休,就要保证在该城市的社保累计缴费满10年,而且要确保这个城市是你最后一个缴费满10年的城市,别等到快退休了才发现不符合条件,白白浪费了之前的缴费。
四、社保断交后不管不问?断交影响大,补救要及时
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很容易出现社保断交的情况,比如有的人心血来潮开了个网店,交了几个月社保,后来网店倒闭了,就把社保的事抛到脑后;还有的人遇到疫情、生病等特殊情况,没钱交社保,就直接断交了,而且断交后也不及时补救,殊不知社保断交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退休待遇和医保待遇。
首先,社保断交影响退休金。前面说过,退休金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有关,社保断交,缴费年限就会减少,个人账户余额也会停止增长,最后领的退休金就会减少。比如你本来打算交30年社保,结果中间断交了5年,实际只交了25年,退休金肯定会比交30年的少很多。
其次,社保断交影响医保待遇。社保断交后,医保待遇会立即停止,也就是说,断交期间看病买药,不能用医保报销,只能全额自费。而且,医保断交后,之前累计的缴费年限虽然不会清零,但如果想享受终身医保待遇,断交的时间会影响缴费年限的累计。比如有的地方规定,医保断交超过3个月,之前的缴费年限就要重新计算,这就意味着你要多交几年医保,才能享受终身医保待遇。
我之前有个朋友,做直播带货的,去年因为行业行情不好,收入下降,社保断交了6个月。今年年初,他突发急性肠胃炎,住院花了8000多块,因为社保断交,医保不能报销,全额自费,他后悔得不行。后来他去社保部门续交社保,工作人员告诉他,因为医保断交超过3个月,之前累计的5年缴费年限要重新计算,他得再交20年医保,才能享受终身医保待遇。
那社保断交后该怎么补救呢?分两种情况:
1. 断交时间在3个月内:赶紧去社保大厅或者通过当地社保APP续交社保,续交后,医保待遇会立即恢复,之前断交的时间也可以累计到缴费年限里,不用重新计算。
2. 断交时间超过3个月:也可以续交社保,但医保待遇要在续交后的次月或第三个月才能恢复(不同地区规定不同),而且很多地方会要求补缴断交期间的社保费(包括本金和滞纳金),补缴后,缴费年限才能累计计算。如果不补缴,断交期间的缴费年限就会空缺,影响退休金和医保待遇。
所以,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断交后,千万别不管不问,一定要及时补救。如果经济压力大,暂时交不起社保,可以先去社保部门办理“缓缴手续”(部分地区支持灵活就业社保缓缴,缓缴期间不算断交,不影响缴费年限累计),等经济好转后再补缴,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最后想说的话
灵活就业交社保,是给自己的晚年生活买一份保障,但这份保障能不能“买得值、用得好”,关键在于能不能避开这些坑。很多人之所以在退休时遇到麻烦,不是因为社保政策不好,而是因为自己前期没搞懂规则,盲目缴费、随便停交、忽略政策,最后才追悔莫及。
今天分享的这4个“雷区”,都是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时最容易踩的,希望大家能记在心里,不管你是刚打算交社保,还是已经交了一段时间,都要对照着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社保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公司帮忙打理社保事宜,更要自己多上心、多了解政策。如果大家在交社保的过程中,遇到选档次、续交、退休地选择等问题,也可以随时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者留言问我,别自己瞎琢磨,避免因为不懂政策而吃亏。
最后提醒大家,社保是“细水长流”的事,需要长期坚持和规划,别等退休了才想起重视,现在多花点时间了解,多做一点准备,以后就能多领一份退休金,多一份保障,晚年生活才能更安心、更舒心。
来源:山顶上自在放纸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