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剧顶流”这四个字,去年还像刚出锅的糖炒栗子,烫手又香;今年再提,有人已经换赛道,有人还在原地蹦跶。
“短剧顶流”这四个字,去年还像刚出锅的糖炒栗子,烫手又香;今年再提,有人已经换赛道,有人还在原地蹦跶。
最绝的是,你以为他们凉了,其实背地里悄悄把银行卡位数翻了两倍——比如那位靠“深情眼”出圈的何健麒,抖音单月5亿播放只是他工作室的开门红包,完美日记的代言费够在上海买套老洋房,人家现在名片上写的是“麒星文化CEO”,演员身份成了副业。
别急着羡慕,另一边的故事更像过山车。
鹿单东,当年因为一张病假条消失三个月,粉丝以为他退圈养病,结果人家带着《白月光归来》杀回来,单集点赞300万,直接把“过气”两个字按在地上摩擦。
最戏剧的是,陈凯歌在综艺里一句“这孩子眼里有故事”,第二天他经纪公司“星河文化”的门槛被剧本踩平——原来“白月光”不是形容长相,是形容商业价值。
有人翻红,就有人换牌桌。
王楠,初代霸总专业户,去年还在横店租五百块一天的破别墅拍吻戏,今年摇身一变成了“楠朋友文化”老板,旗下三十多个达人,每天靠剪辑他当年霸总甩卡的片段做矩阵号,广告接到手软。
被问到为啥不自己演,他摊手:“捧新人比捧自己赚钱快。
”一句话,把短剧圈的残酷聊透了。
更狠的是李菲。
当年《受她以柄》里她演被虐千金,观众骂角色骂到演员微博。
姑娘闷声考进北电导演系进修班,转头接了《暗夜行者》,爱奇艺热度飙到8500,颁奖礼上她拎着“年度新锐演员”奖杯,下台第一句话是“以后谁再说短剧演员没演技,拿这个砸他”。
听说《大江大河3》里她要演雷东宝的继室,正午阳光的选角导演放话:“就看中她眼里那股不服的劲儿。
”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眷恋镜头。
孙樾,曾经的“短剧一哥”,直播间里卖美容仪,单场GMV两千万,弹幕刷“爷青回”,他一边上链接一边笑:“演戏是梦想,带货是生活。
”被问到会不会回去拍剧,他搓搓手:“得看剧本给不给力,毕竟现在一场直播够拍三部短剧。
”
最意外的是申浩男。
当年靠“漂亮废物”人设出圈,如今单曲《漂亮人生》在QQ音乐新歌榜爬了四周,评论区高赞是“没想到短剧霸总唱歌不跑调”。
他倒实诚:“演戏养不活乐队,乐队养不活梦想,那就自己养自己。
”
一圈看下来,初代顶流没一个真糊的。
有人向上游走,当老板、做制片;有人横向跳,唱歌、带货、上综艺;还有人死磕演技,硬是把短剧履历洗成长剧通行证。
三百亿的盘子,有人分蛋糕,有人做蛋糕,有人干脆把蛋糕店买了。
唯一相同的是,他们早就不靠“短剧男主”四个字吃饭——那只是个起点,不是终点。
所以下次再刷到他们,别急着刷走。
点开主页看看认证,说不定当年给你发“女人,你成功引起我注意”的霸总,现在已经是你同城的MCN老板。
短剧圈的故事永远比剧里狗血,但狗血归狗血,谁不想看逆袭呢?
来源:朴实帆船f69bN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