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集中供暖,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但真正全面推广是2000年以后的事。
从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集中供暖,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但真正全面推广是2000年以后的事。
近些年,随着建筑质量和标准越来越高,尤其是保温层普及之后,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出现了,那就是蹭暖。
所谓“蹭暖”是指未缴纳供暖费、未开通自家供暖的住户,通过墙体、地板等与已供暖邻居传导热量,间接获得温暖的情况,本质是利用集中供暖的热量传导特性“免费取暖”。
蹭暖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是指当地气候不能太过恶劣,比如俺们中国青岛,冬天最多也就零下十度。
而地利则是指房子在整个楼中的位置,最好是上下左右都有邻居。
人和就不用说了,交费的邻居多多益善。
一座不太冷的城市、一套位于楼体中央的房子,再加一群大冤种邻居,便可让你一毛不拔的度过寒冬。
可你蹭爽了,别人就不爽了。
首先不爽的是热力公司,蹭暖这种行为直接影响的是企业效益。
于是热力公司想出了很多对策,比如前几天上了热搜的西安“热损费”事件。
还有些公司为了确保用户是真不使用暖气,要求申请停暖的业主提供停水停电证明,甚至还要求提供邻居签字的证明,可以说是奇葩到家了。
而被蹭暖的邻居就更不爽了,我交费你白嫖,凭什么!?
因此每到取暖季,各种因为蹭暖而导致的邻里纠纷之类的新闻层出不穷。
想要解决蹭暖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会让蹭暖者蹭到暖。
如今的热力公司为了保证供暖质量减少投诉,通常都是过量供暖。尤其是天格外冷、家里又是地暖的,经常热到开窗。
讽刺的是,这时候蹭暖者家里反而温度不冷不热正合适!
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自己家温度正合适,不要给蹭暖者做贡献。
这便是小编想出的妙计:给暖气加个计量表,像自来水一样按流量计费!
这是一个热力公司和业主双赢的办法。
对于热力公司来说,按建筑面积收费的模式一直被人诟病,如按流量计费会大幅减少投诉量。
对于正常采暖用户,通过调节流量阀门,可以将供暖控制在自己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甚至白天上班时,可以将家里阀门关闭,让蹭暖者直接傻眼。
如用此法,理论上来讲仍然会用热量传导至蹭暖者家中,但比起按面积计费的供暖模式,蹭暖效果将大打折扣。
到那时候,要么人遭罪、要么钱遭罪,还不乖乖的把供暖费交上?
来源:秉烛夜游O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