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她周六回娘家,买了30斤洋姜,让她家司机扛着,我还纳闷:30斤?不至于吧?也太多了吧?
昨天下午朋友L十一问我在不在家,要给我送点洋姜。
看她周六回娘家,买了30斤洋姜,让她家司机扛着,我还纳闷:30斤?不至于吧?也太多了吧?
惦记着这家、想着那家。给我也送来了估计六七斤之多。
小曦同学后来看到袋子,问:你怎么买这么多姜?
我说:阿姨送来的,不是姜。是鬼子姜。你是不是没见过?开黄花。青岛院子里就有几棵。
她说:完全没印象。
我说:你就没到院子里几次,上哪知道去?
我也是这两年在青岛才认识的鬼子姜,又叫洋姜、菊芋、姜不辣,外形像姜,却和向日葵同科。“土里结块茎,生嚼脆甜,煮熟粉糯。”
大概是短视频传播的效果,这两年鬼子姜突然蹿红,“低糖蔬菜”、“肠道清道夫”的标签让它翻了身、上了位,不再是“边角料”。
昨晚收拾鬼子姜到十二点多。清洗、浸泡、去皮、洗刷、切片、切块……煮腌料、腌制。做这些事,常觉得麻烦。
可能也是一种修行吧。
我常常怕麻烦。白水煮蛋,剥蛋壳我觉得麻烦,特别是遇到不好剥壳的,就想不如炒鸡蛋或蒸蛋羹,免剥蛋壳之烦恼;芹菜我爱吃,但择芹菜叶、清洗芹菜都让我觉得麻烦……
公公下周过生日,老公没跟我商量,就安排公婆来我家过。我就很生气。一是怕麻烦,二是能来我家为啥不能去饭店?
难免也会想: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吧?
修的是耐心。
小曦同学站在厨房水池边上看我戴手套收拾鬼子姜,道:哎呀,你洗这个用了这么多工具啊。
可不是吗——
削皮器、调羹、小刀、毛刷,还有一把钢丝刷(这个不实用)。
我妈以前经常用手指甲盖刮姜皮,我爱惜自己的双手,做家务一定会戴手套,绝不肯用指甲当工具。
朋友买的洋姜个头比较大,好清洗。之前她还送来一份自己腌制好的洋姜,用一个大酸奶盒子装着,我分了一半给我妈送去。这次她让我自己腌。
最近吃的腌咸菜,都是跟她学的。
做法戳➡️
这是之前在青岛家里腌的
熟悉的朋友说看桌布就知道我人在哪
外卖糁+油条+包子,佐以腌咸菜(L十一牌腌洋姜和我腌的杂蔬)
腌咸菜和
炒焖菜的辣疙瘩是从青岛带回来的。赶集买了俩,带回一个,没想着这次回临沂待这么久,另一个辣疙瘩没放进冰箱,大概会烂了或蔫了。
自从学会了腌咸菜,剩个萝卜头也想腌一下。
清洗收拾洋姜的过程没拍照。
开始切片,后来切滚刀块。腌之前还在开水里焯了约30秒。
我焯水是觉得加热一下更干净吧。
洋姜加热太久或炒熟就淀粉化了。腌咸菜要保留脆感,所以只是过了一遍开水,赶紧捞出用纯净水过凉。
盖上保鲜膜冰箱冷藏一夜
早上就可以吃了
以前冬吃萝卜凉拌萝卜我总是切丝,自从在她公号文章里看到“麻汁拌萝卜丁”,我就学会了。
麻汁、生抽、苹果醋,萝卜切丁,现拌现吃
小曦同学喜欢萝卜切丝切丁拌焙煎芝麻沙拉酱
上次写文章加了个链接,有读者留言,为了带货。
我去。
把那货拉黑了。
带货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
就我这阅读量,暂时真带不了多少货。
就是分享吧——
就是那种:这个好好吃,你也尝尝的心情。
朋友送我鬼子姜,也是这样的情谊。
我还跟朱姐,学着晒了萝卜干,待腌制成功,再交作业。
看看她们⬇️都写了啥
来源:爆牙吃货美食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