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 “看见一棵树”成为法定规划指标/“城市风险地图”成为规划必备图层(2025.11)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00:26 1

摘要:9月,丹麦规划机构Plan22+与丹麦气候智库CONCITO联合发布《气候与城市自然规划灵感手册》(图1),提出“一个能看见天空、感受树影的城市,不只是可持续的,更是宜居的”,为各城市提供落地指南。其背景是丹麦2024年修订的《规划法》首次将“气候减排”和“自

“看见一棵树”成为法定规划指标——丹麦发布《城市气候与自然规划灵感手册》

9月,丹麦规划机构Plan22+与丹麦气候智库CONCITO联合发布《气候与城市自然规划灵感手册》(图1),提出“一个能看见天空、感受树影的城市,不只是可持续的,更是宜居的”,为各城市提供落地指南。其背景是丹麦2024年修订的《规划法》首次将“气候减排”和“自然要素”纳入法定条款,地方政府可依据该法,将详细规划中的绿化率、生物多样性等原属于设计建议的指标调整为强制性规定。

图1 《气候与城市自然规划灵感手册》封面

该手册强调绿化不仅美化景观,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工具,可缓解热岛效应,减缓雨洪,为生物提供栖息地,提升公共健康程度与幸福感,并且提出七项关键建议。

(1)战略规划阶段(planstrategi)提出“绿色/蓝色城市”“气候韧性”等目标;

(2)优先城市更新,限制扩张以减少对自然的占用;

(3)详细规划中设定绿化率、生物多样性指标、植被多样性、屋顶绿化比例等绿色指标;

(4)详细规划中写入绿色、生态条款,如保留老树,明确特定空间的树木视线通廊控制要求,设置雨水滞留渗透设施等;

(5)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CO₂排放量计算、生态服务估值等数据工具支撑决策;

(6)规划、自然、气候、水利等地方政府部门协同并建立监测机制。

(7)提升公众与利益相关者参与度。

该手册还列举了丹麦若干城市的实践案例:腓特烈斯贝市(Frederiksberg)将居民区每户住宅“必须能看见至少一棵树”作为宜居度指标;腓特烈西亚市(Fredericia)在详细规划中将“绿化率”指标从“原则性引导”升级为“强制性量化管控”以保障绿地数量;奥胡斯市(Aarhus)引入“生物系数”(biofaktor)以确保绿地的生态功能。以上案例都表明,“看见一棵树”已成为可量化、可追责的规划法定强制措施。

图1和资讯来源:https://plan22.dk/sites/default/files/2025-09/Inspirationskatalog_Bynatur_20250915.pdf

“城市风险地图”成为规划必备图层,瑞典开启可气候适应地图新时代

8月,瑞典国家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部(Boverket,对应的英文为the Swedish National Board of Housing, Building and Planning)发布报告《2018—2024年总体规划中的气候适应状况》,首次系统梳理了瑞典75个城市政府制定的总体规划(översiktsplan)中关于气候风险应对内容的实践情况:2018年瑞典《规划与建筑法》(PBL: Plan-och bygglagen)中新增条款,要求各地方政府在总体规划中明确暴雨内涝、滨海洪涝、地滑、热浪、干旱等气候风险类型,但“风险地图+策略措施”的落地率仅25%。

该报告指出,落地差距集中体现为四方面问题。

(1)未绘制包含风险关键信息的地图。多数规划笼统提及风暴、洪水等风险类别,仅少数规划配套“城市风险地图+应对策略措施”的组合内容;在气候高风险城区中,本应实现风险地图化100%的覆盖率,但实际覆盖率仅维持在25%~65%,风险红区、救灾路径、调蓄区预留等关键信息未有效纳入规划地图。

(2)应对措施界定模糊。各地方政府对“风险地图应展示到何种程度”“应对措施需达到何种效果”认知差异大,可行措施界定模糊。

(3)责任体系不健全。适应策略制定后,执行流程、资金来源、责任主体等关键要素未明确。

(4)规划层级传导机制断裂。总体规划中立场、策略、措施三者界定模糊,难以支撑后续详细规划编制与建筑审批环节。

该报告为瑞典及其他北欧国家提了醒: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下一步需从“谈论气候变化”转向“地图化、策略化、行动化”。UPI

资讯来源:https://www.boverket.se/globalassets/publikationer/dokument/2025/klimatanpassningslaget-i-oversiktsplaner.pdf;

https://www.boverket.se/sv/om-boverket/oppna-data/klimatanpassningslaget-i-op/;

以上资讯由我刊北欧站 尹莹 邓雪湲 刘祥 供稿

审定 | 陈 明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