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独立女性”成为流量密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9 15:19 1

摘要:我前一阵子做家庭教育的直播,一个17岁的女孩和我连线,她说她崩溃了。原因是什么呢?她做了三道菜,味道很好,拍照发给她爸爸。爸爸回了一句:“哇,你现在真是一个很棒的家庭妇女!”听到“家庭妇女”这个词时,她突然情绪崩溃。我问她:“你爸这么说是有恶意吗?”她说:“不

我前一阵子做家庭教育的直播,一个17岁的女孩和我连线,她说她崩溃了。原因是什么呢?她做了三道菜,味道很好,拍照发给她爸爸。爸爸回了一句:“哇,你现在真是一个很棒的家庭妇女!”听到“家庭妇女”这个词时,她突然情绪崩溃。我问她:“你爸这么说是有恶意吗?”她说:“不是的,我知道他是善意的,但沈老师,我才17岁啊。我的理想是成为独立女性,怎么能成为一个家庭妇女呢?”

我不禁在想,什么时候“家庭妇女”这个词变得如此可怕,让很多女性觉得用它来形容自己是一种问题。现在很多年轻女孩都觉得,家庭妇女绝对不是她们的选择,甚至在高中阶段就决定将来不结婚、不生孩子。其实,人生本来已经有很多限制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给自己加上这么多人为的束缚?

今天很多人定义“独立女性”,会把“独立”简化为“事业至上加单身”。也就是说,如果你是独立女性,你就应该全身心投入事业,并且保持单身。经常有人问我:“沈老师,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你怎么能忍受婚姻?你还生了孩子。”

在互联网上,女性内部其实形成了某种倾向的竞争,我们称之为镜像竞争——独立女性和家庭妇女之间的竞争。那么我们要重新反思:独立女性真的就是“事业至上加单身”吗?

“独立女性”这一概念的兴起本身是极具进步意义的。因为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女性主要扮演的是“照顾者”的角色。妻子要照顾丈夫,母亲要照顾孩子,女儿要赡养老人,甚至姐姐要照顾弟弟。当你扮演“照顾者”的角色时,你会发现你不得不以被照顾者的生活方式、需求和利益为主,无法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生活。

在第一波中国女性主义运动中,女性首先反思的就是“照顾者”这个角色。它鼓励我们跳出传统的性别角色,注重自身的感受和利益。女性的感受是重要的,女性的利益是重要的。女性重视自我发展,尤其强调经济的独立性。这些对女性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自我的存在和经济的独立,获得其他权利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但是如果我们把“独立女性”简化为“事业至上加单身”,这种设定反而会对今天的女性造成新的伤害。我们越来越贬低生育的价值,越来越强调生育对女性的负面影响。我们把工作和家庭绝对地对立起来,变成一种二选一的选择。当我们不断强调生育一定会阻碍女性发展时,就会造成这样一个后果:即使你是一个主张不婚不育的独立女性,劳动力市场也仍然会把你视为随时可能生育的人。所以生育和工作的对立越强,即使你不结婚,在职场上的发展也会变得越艰难。

同样,如果过于强调工作对女性的价值,你就可以看到今天的全职太太把育儿当成了一种事业。社会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密集母职”——认为最长情的爱是陪伴,因此要时时刻刻盯着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生活,与孩子荣辱与共。一方面,这种模式使女性的自我被牺牲;另一方面,对孩子成长也没有好处,因为我们对孩子的容错率变得非常低。

在当下的话语体系中,无论你是婚姻内的、生育的,还是婚姻外的、不想生育的,都会受到它的影响。很有趣的一点是,“独立”似乎是一个专属于女性的概念。如果说一个男性是“独立男性”,你会不会觉得很奇怪?

著名的情感社会学家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研究了美国1970年到1990年间出版的针对女性的畅销书后发现,这些书都鼓励女性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展望,自力更生,脱离对他人情感支持的依赖。但霍克希尔德敏锐地指出,这种逻辑其实是对男性爱情规则的模仿。因为它鼓励女性在爱情和人际关系领域效仿男性的规则,比如降低爱情的重要性、将成家推迟到拥有事业之后、将爱情与性分开、爱情在女性生活中应扮演较小的角色等。而这些规则恰恰是20世纪50年代白人中产阶级男性性别文化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今天所强调的“独立女性”,其实正是过去成功男性的翻版。有些女性说:“男人都很坏,我们才不要成为男人呢。”可实际上,她们要求自己成为的是“更好的男人”——更自律、更贞洁、更有爱心。你会发现,今天的独立女性不仅在事业上对自己要求很高,还会要求自己身材好、有丰富的业余生活,精神世界也要充实。如果你有工作,同时又是妈妈,那就要做个“辣妈”,必须全能。这其实给女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当“独立女性”成为流量密码的时候,我们在打破旧枷锁的同时,是否也在无意中戴上了新的镣铐?如果“生育”是对女性贴的一种标签,那“不生育”是不是也成为我们的一种价值标尺?真正的独立,是拥有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什么是独立女性?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拒绝“独立与依赖相互对立”这种虚伪的命题。我在演讲彩排时遇到李少红导演,我对她说:“李导演你好,我是商律师的太太,商太太。”有人会说,作为女性主义者,你怎么能冠夫姓?可是,我认识李导演就是在作为我先生太太的身份下出席活动时的。我孩子的很多朋友叫我“商妈”。对我来说,这不是污名化。

独立女性并不是依赖越少就越独立,而是依赖越少就越脆弱。真正的独立女性依赖的事物是多元的。假如有一天我先生不爱我了,我也不会垮掉,因为我还有别的身份;如果有一天我的事业垮掉了,我也不会垮掉,因为我还有别的身份。生活是你手上有好多球,你要不断调整它们,上下平衡。

独立与依赖并不对立,真正的独立是多元的。甚至在男女两性之间,我们从来就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性别平等的共同体。必须有更多的男性进入女性的领域,而女性的领域也必须得到认可,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性别平等。

真正的性别平等是,美好的品质不分性别。每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不会因为性别而受到区别对待。性别平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幸福。“越高山,见自己”,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高山过去常常形容的是男性,而女性则用水来形容。可是像张桂梅、杨小华这样的女性,她们用坚毅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女性有水般的灵动,但同样可以是山的脊梁,甚至可以成为写意隽永的山水画。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宇宙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要素,组成一个独特的自己。这些要素与一个人的性别无关,与一个人的特点有关,与一个人追求的自由有关。希望每个人都拥有自由的选择。

来源:玲儿妙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