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真要翻翻历史账本,那一摞厚厚的战报里写的,可不全是“英勇善战”。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把“纸老虎”的外皮一层层揭开,打得韩军连滚带爬。
韩剧《太阳的后裔》里,男主一身戎装、风度翩翩,说是军人,更像时尚模特。韩国人对自己的军队,自带一种“战神附体”的滤镜。
但真要翻翻历史账本,那一摞厚厚的战报里写的,可不全是“英勇善战”。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把“纸老虎”的外皮一层层揭开,打得韩军连滚带爬。
这些年,韩国学者和媒体试图把当年的溃败洗成“虽然败了,但很勇敢”。这话说得漂亮,可历史的档案里,冰冷的数字和战场上的尴尬场面,分明写着另一本“真实教材”。
1951年6月,朝鲜战争进入拉锯战阶段,美国觉得不能老靠自家孩子流血,开始琢磨让韩国军队多扛点活儿。李承晚喊得最响:“多给我们武器,多给我们兵!”
可当时的韩军,刚从稻田里扛起步枪,连打靶都还在菜鸟阶段。新兵训练只需10天,枪还没捂热乎,就被赶上了战场。
美国陆军副参谋长泰勒直接摆脸子:“再好的士兵,昨天还插秧呢,今天上了战场,怎么可能打得赢?”
美军第8集团军的范弗里特成了“韩军改造工程总监”。1951年9月,第一批150名步兵、100名炮兵军官被送到美国军校“回炉重造”,读书、练兵两不误。
这一波“洋教育”效果奇好,美国直接把韩军军官赴美留学的名额,从几百人扩大到2000多人,直接培养出了后来的韩国军事和政治中坚力量。
1952年,韩军炮兵终于升级配备了美军标准的155毫米榴弹炮。这种炮的最大射程15公里,比韩军原先的105毫米炮强得多,终于有点能打的样子。
可问题也来了,韩军对火力的依赖变成了病态。实战中,炮兵不在,步兵不敢动;命令不到,士兵不敢上。
韩军的素质之差,从沃克命丧车祸这件事就可以看得出来。也难怪,整整一年时间,美军顾问团头疼得直抱怨:“这支军队打仗,步子迈不开,脑子更迈不开!”
到1952年底,韩军已经扩充到46.3万人,号称“东亚第一大军”。 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更多体现在阅兵式上的整齐划一,真打起仗来,还得美军当“救火队”。
韩国方面总爱说他们“没有大规模投降”,但事实是,他们根本跑得比谁都快,没来得及被俘,就已经各自鸟兽散了。
1952年10月6日,志愿军第38军对白马高地发动强攻。这个离铁原西北5英里的山头,本是无名小地,可一场血战让这里成了历史的记忆。
按计划,这场仗应该是一鼓作气的突击,可战前偏偏出了个叛徒——志愿军一个文化教员投敌,把攻坚计划全盘托出。
韩军第9师得了情报,迅速调整部署,加上美制坦克、155毫米榴弹炮、自行高炮等重火力加持,硬生生把一场原本优势尽握的攻坚战,打成了胶着苦战。
38军连续发起了28次冲锋,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仍未撼动韩军第9师的阵地。白马高地一战,韩军第9师损失3500人,却守住了阵地。
因此,韩军给自己打上了“白马部队”的名号,大肆宣传“韩军的荣耀时刻”。
可战后统计数据清清楚楚地写着:整场战役中,美军空中支援出动了1800余架次,韩军单靠自己,根本无力支撑这样的防守强度。
所以这一战的真相是,美军的炮火和空中火力,替韩军挡下了大部分攻势。韩军的“英雄事迹”,更多是在美军的“保护罩”下艰难站稳的。
所谓“勇敢不投降”,实际是在美军重炮的阴影里硬挺着。换句话说,只要美军火力充足,韩军敢打;美军一撤火力线,韩军立马成了散兵游勇。
1953年7月13日,金城反击战打响。这场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的最精彩的一仗,也是战争最后的强音。
对面的韩军首都师白虎团,自诩“王牌中的王牌”,装备美械,背后还有美军顾问撑腰。但这一晚,他们迎来了刻骨铭心的教训。
志愿军609团2营600余人,夜色中穿插突袭,目标直指白虎团团部。当晚雨雾迷蒙,河水漫过山谷,志愿军战士浸泡在泥水中一天一夜,手脚肿胀,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14日凌晨,奇袭正式展开。杨育才率领的“化装袭击班”突入敌军心脏,干净利落歼灭白虎团团部,俘虏了美军顾问和多名伪军军官。
一夜之间,白虎团颜面尽失,这支所谓的“王牌军”,连团旗都被志愿军战士直接扯下来带回国。白虎团的覆灭,不仅打碎了韩军的面子,也彻底粉碎了李承晚的“北进梦想”。
这一仗,志愿军609团2营一昼夜坚守敌后阵地,打退敌军上百次反扑,歼敌1500余人,缴获各类火炮31门、汽车40余辆。
战后,这支部队被授予“一等功臣营”,4连荣立特等功,“化袭班”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
这才是真正的勇敢:枪响之前,敢于潜伏;炮火之下,敢于冲锋;没有美式大炮,没有坦克掩护,全凭一腔热血和钢铁意志,把“敌后穿插”四个字刻进了战史。
金城之战是战争尾声之时,为了给破坏谈判的李承晚一个教训而打的,所以志愿军的枪口是直接对准李承晚部的。这一次,没有了美军的鼎力支持,他们立刻就兵败如山倒。
历史的档案不会说谎,战场的硝烟也不会造假。无论后世中韩军是如何被渲染成“勇士”的,都改变不了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拉胯多、出色少的事实;韩剧拍得再好,也只能自我安慰。
而真正站在战场最前线,用血肉之躯挡住钢铁洪流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历史不会忘记,胜利的旗帜,是靠真正的勇气和牺牲撑起来的。
来源:清尧乱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