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五油价有所反弹,其中WTI 12月合约收盘至60.09美元/桶,周度涨幅0.18%。布伦特1月合约收盘至64.39美元/桶,周度涨幅0.93%。SC2512周五夜盘以461.7元/桶收盘,油价周内先跌后反弹。
原油:油价反复震荡运行
1、周五油价有所反弹,其中WTI 12月合约收盘至60.09美元/桶,周度涨幅0.18%。布伦特1月合约收盘至64.39美元/桶,周度涨幅0.93%。SC2512周五夜盘以461.7元/桶收盘,油价周内先跌后反弹。
2、油价仍受地缘因素的扰动,周五早间,乌克兰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无人机袭击破坏了黑海重要港口新罗西斯克的一个油库和一艘船只。数据显示,9月和10月新罗西斯克港口的出口量为70万桶/日,而附近的一个码头每天处理超过150万桶哈萨克斯坦石油。随后晚些时候,里海管道联盟CPC已恢复石油装载作业。该管道负责运输哈萨克斯坦原油,经由俄罗斯黑海码头出口,周五稍早因乌克兰袭击新罗西斯克港而暂停装载,而邻近的Sheskharis码头的俄罗斯原油供应仍处于中断状态。短期仍需关注地缘因素带来的原油供应端的不确定性。
3、三大机构出台11月最新月报,对未来供需平衡预期仍偏谨慎。其中EIA继续小幅上调对2025年和2026年美国原油产量预测。预计2025年美国原油产量为1359万桶/日,较2024年上升36万桶/日;2026年美国原油产量为1358万桶/日,较2025年下降1万桶/日。EIA下调对2025年和2026年全球原油及相关液体需求增速的预测。2025年全球原油及相关液体需求增速为105万桶/日,较10月份预测值下调3万桶/日。2026年需求增速为106万桶/日。OPEC预测,2025年全球原油及相关液体需求增速为130万桶/日,2026年需求增速为138万桶/日。IEA小幅上调对2025年和2026年全球原油及相关液体需求增速的预测。2025年,全球原油及相关液体需求增速为78.8万桶/日,较10月份预测值上调7.8万桶/日。2026年,全球原油及相关液体需求增速为77万桶/日,较10月份预测值上调7.1万桶/日。IEA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日供应量将比需求多出约400万桶,较上月预测略有增加。IEA指出,全球石油“供需平衡日益失衡”,该机构自6月以来每月都上调过剩量预期。因而当前压制油价反弹的因素就在于平衡表宽松的现实和预期。
4、EIA库存方面,上周美国原油净进口量增加近600万桶,炼油厂开工率上升,美国原油库存继续大幅度增长,汽油和馏分油库存下降。EIA数据显示,截止11月7日当周,包括战略储备在内的美国原油库存总量8.37974亿桶,比前一周增长721万桶;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27581亿桶,比前一周增长641.3万桶;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05064亿桶,比前一周下降94.5万桶;馏分油库存量为1.10909亿桶,比前一周下降63.7万桶。原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0.50%;比过去五年同期低4%;汽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0.87%;比过去五年同期低4%;馏分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3.06%,比过去五年同期低8%。整体来看,成品油仍保持较好的去库节奏。SC库存方面,周度再度下降100万桶至247万桶水平,SC仓单近期延续去库节奏,进而对内外盘价格强弱形成影响。
5、从需求端来看,国内成品油市场方面,受需求端抑制整体行情呈现“柴强汽弱”走势。国内常减压装置开工率波动空间有限,主营炼厂整体开工率小幅下滑,但山东地炼部分炼厂恢复生产,拉动开工率上涨,汽柴油资源供应面较为平稳。需求方面,随着北方气温逐步下降,户外基建工程进入赶工期阶段,而汽油市场缺乏节日的利好支撑,民众出行半径受限,加之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冲击,需求面难有明显提量。此外化产方面,加工利润也有所承压,化工产品仍处在寻底过程中,终端需求难以有效支撑,且“反内卷”因能化产业庞大的“过剩产能”压制而多有反复,供应的恢复弹性令市场价格难以持续反弹。
6、当前看四季度后半段,需求侧仍存在不小的压力,国内消费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出口需求短期亦缺乏亮点。在此背景下,海外风险事件频发令市场避险情绪进一步升温。美联储是否会启动12月的降息成为不确定性事件。美国政府重启、相关就业与通胀数据出台将进一步指引美联储降息节奏。于此同时,地缘因素扰动频发,令市场的风险情绪反复切换。因而油价来看,向上驱动在于地缘带来供应端缩减的可能,而需求侧仍有承压,油价将反复震荡运行。
燃料油:关注俄罗斯石油码头遇袭对后续其油品出口的影响
1、供应方面:乌克兰向俄罗斯发动新一轮袭击,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口附近的谢斯哈里斯石油出口码头遭袭击爆炸起火,谢斯哈里斯是位于新罗西斯克港附近的一个大型石油出口码头,也是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运营的输油管道的终点站。俄罗斯10月高硫燃料油发货量约为195万吨,11月目前发货量约为45万吨。关注后续俄罗斯高硫燃料油和柴油的发货情况。此外,科威特Al-Zour炼厂装置重启推迟,科威特10月低硫发货量约为54万吨,11月目前发货量为0。
2、需求方面:我国11月炼厂高硫进口量再度出现回升,截至目前约为100万吨,9月和10月分别为80和70万吨。据金联创开工率计算公式显示,截至11月12日,中国地炼常减压开工率为69.88%,较上周涨1.99个百分点。
3、成本方面:本周EIA和API美国商业原油连续累库,汽油和馏分油仍然去库,净进口量增加近600万桶,炼厂开工率上升。当前美国原油库存同比0.5%,比近五年同期低4%;汽油库存比近五年同期低4%;馏分油库存比近五年同期低8%。本周油价波动较大,OPEC公布月报,对2025和2026年的全球原油需求预测分别为130和138万桶/日,但是首次预测明年全球石油供应将与需求相匹配,这标志着其早前对2026年供应短缺的预测进一步转变。IEA也预计随着OPEC+产油国及其他国家提高产量,需求增长放缓,明年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多达409万桶/日的过剩。此外,近期全球原油海上在途运输量和浮仓库存仍在增加,并且逐步转化为陆上库存。不过,周五有消息显示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导致俄罗斯黑海港口的石油出口码头受损。短期关注事态发展,油价暂维持高波动率。
4、策略观点:本周,国际油价整体先扬后抑,新加坡燃料油价格窄幅波动。由于南美发货量增加,新加坡预计11月接收来自西方的低硫燃料油套利货约290-300万吨。尽管来自中东的稳定船货到港量导致市场供应充裕,但相对健康的下游船燃需求仍对高硫燃料油市场提供支撑。预计近期LU-FU价差维持偏高位,需要关注俄罗斯石油码头遇袭对后续其油品出口的影响。
沥青:现货价格压力较大
1、供应方面:近期沥青加工利润有所回落,百川盈孚统计,本周国内沥青厂装置开工率为33.50%,环比下降0.36%;本周国内炼厂沥青总库存水平为28.45%,环比上升0.6%;本周社会库存率为28.50%,环比下降0.80%,预计短期由消耗库存逐渐进入移库阶段。据百川盈孚统计,2025年1-10月中国沥青产量2361万吨,同比增加267万吨,同比上涨13%。其中,10月国内炼厂沥青总产量265万吨,环比减少14万吨,同比增加41万吨。
2、需求方面:随着南北方地区的冷空气来临,道路施工项目陆续结束,仅有个别项目仍在赶工和备货需求支撑,下游需求不温不火,刚需降幅明显。隆众资讯统计,本周国内沥青54家企业厂家样本出货量共36.2万吨,环比减少18.7%;国内69家样本改性沥青企业产能利用率为12.6%,环比节前减少4.7%,同比减少2.5%。
4、策略观点:本周,国际油价整体先扬后抑,沥青盘面与现货价格低位震荡。炼厂仍在释放大量低价远期合同,现货价格压力较大。供应端短期在利润回落之下开工率或稍有下行,未来一段时间南北方部分地区受降温和雨雪天气影响,下游终端需求释放相对有限,进入冬储观望状态。在供需双降,并且供应降幅小于需求之下,沥青价格暂以偏空观点对待。
橡胶:国内产区面临停割,原料价格支撑
1、供给端,本周海南产区天气晴好,原料产出增加。由于前期降雨较多,胶水干含有所下降,部分工厂适当增加原料储备,加价收购原料,支撑胶水价格重心。本周西双版纳产区仍受降雨影响,影响新胶产出。伴随气温降低,胶水干含下滑,关注产区停割时间是否会较月底提前。本周泰国产区降雨减少,原料维持季节性上量,上游橡胶加工厂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生产仍处于亏损状态。截至本周四,烟胶片均价59.79泰铢/公斤,较上期涨0.95%;胶水均价56.3泰铢/公斤,较上期涨0.21%;杯胶收购参考51-53泰铢/公斤。
2、需求端,本周国内轮胎企业半钢胎开工负荷为73.68%,较上周走高0.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走低5.44个百分点。本周山东轮胎企业全钢胎开工负荷为64.5%,较上周走低0.9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走高5.48个百分点。截至11月14日当周,国内轮胎企业全钢胎成品库存40天,周环比增加1天;半钢胎成品库存45天,周环比持平。
3、库存:截止11-14,天胶仓单10.847万吨,周环比下降10500吨。交易所总库存15.8138万吨,周环比下降4022吨。截止11-14,20号胶仓单4.9695万吨,周环比增加1109吨。交易所总库存5.3525万吨,周环比增加1612吨。
4、整体来看,橡胶产量季节性放量,进口量累计同比继续增加,供应压力增加;下游内稳外弱,海外轮胎需求小幅下降,欧盟继反倾销调查后启动反补贴调查,企业轮胎出口担忧增加,供强需弱下,预计胶价震荡运行。
PX&PTA&MEG:印度BIS认证取消,聚酯出口预期改善
PX:截至11月14日,中国PX开工负荷为86.8%,较上期下降3%。亚洲PX开工负荷为78.5%,较上期下降1.7%。装置变化:上海石化一条70万吨装置本周初停车,预计本周末下周初重启;中化泉州80万吨装置13日意外停车,原计划12月初开始检修预计提前执行;越南NSRP 70万吨装置炼厂端检修,预计本周末附近PX降负两周左右。PX自身供应高位,下游TA检修落地,印度取消BIS认证,利好PTA出口,预计PX跟随原油价格震荡。PTA:截至11月14日,PTA开工负荷为75.7%,周环比下降0.7%。装置变动:能投100万吨按计划停车,中泰120万吨提负至9成。截至11.14,国内大陆地区聚酯负荷在90.5%附近,周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印度取消BIS认证,利好PTA以及下游长丝POY和FDY的出口,TA装置检修继续落实,下游需求维持韧性,基本面改善下,预计TA价格偏强震荡。MEG:截至11月13日,中国大陆地区乙二醇整体开工负荷在72.59%(环比上期上升0.15%),其中草酸催化加氢法(合成气)制乙二醇开工负荷在69.34%(环比上期下降2.6%)。11月10日,华东主港地区MEG港口库存约66.1万吨附近,环比上期增加9.9万吨。乙二醇近月供应缩量呈现好转,但港口库存回升,场内货源流动性增加,中期乙二醇累库压力依旧存在,下游需求韧性,预计乙二醇价格重心宽幅调整为主。2025年1-10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2439.36亿美元,同比下降1.58%,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额为1177.35亿美元,同比增长0.92%;服装累计出口额为1262.01亿美元,同比下降3.80%。1—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2791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3984亿元,增长6.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2%;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5.1%、3.6%、5.1%。聚烯烃:基本面边际走弱,低估值背景下,聚烯烃趋于底部震荡
1、供应:PE方面多套装置重启,导致产能利用率小幅增加,下周中英石化等装置计划检修,预计产量较本周小幅下降。PP方面本周洛阳石化二线14万吨/年、海南乙烯STPP线30万吨/年、东华能源(张家港)、广西石化二线等装置重启,导致聚丙烯平均产能利用率上升,下周东莞巨正源120万吨/年、云天化、广东石化二线等存检修计划,预计聚丙烯产能利用小幅下降。
2、需求:PE方面本周下游制品平均开工率较前期-0.4%。其中农膜整体开工率较前期一致;PE管材开工率较前期稳定;PE包装膜开工率较前期-0.4%;PE中空开工率较前期-0.4%;PE注塑开工率较前期-0.6%;PE拉丝开工率较前期-1.1%。PP方面传统制品领域订单表现乏力,塑编行业缺乏大规模集中采购,订单仅小幅波动,行业开工小幅下降。
3、库存:PE方面,本周开车装置较多,供应上涨,市场消化低价资源为主,因此总库存增加。PP方面,供应端压力增加,下游需求变动有限,企业主动去库。
4、原料: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环比下降2.82%至62.97美元/桶,石脑油价格环比下降0.12%至578.10美元/吨,乙烷价格环比下降11.61%至3042.50元/吨,动力煤价格环比上升3.79%至826.00元/吨,甲醇价格环比下降1.20%至2062.20元/吨。
5、总结:供应方面,产量将维持高位,需求方面,随着电商活动的结束,下游订单和开工将边际走弱。综合来看,聚烯烃后续逐步向供强需弱过度,库存向下游转移压力偏高,但随着估值下移,当前月差已经在近5年最低水平,并且现货升水,期货继续下跌也会促使下游点价或者盘面建库的行为出现,因此预计聚烯烃将趋于底部震荡。
PVC:低估值、弱驱动
1、供应:聚氯乙烯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2.77%至78.51%,其中电石法开工率环比下降0.52%至80.79%,乙烯法开工率环比下降8.08%至73.25%;装置检修损失量环比上升11.65%至13.10万吨;总产量环比下降2.78%至47.85万吨,其中电石法产量环比下降0.52%至34.36万吨,乙烯法产量环比下降8.08%至13.49万吨。
2、需求:下游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0.12%至49.54%,其中管材开工率环比上升3.05%至40.60%,型材开工率环比下降1.73%至36.96%;产销率环比下降3.13%至146.07%。
3、库存:总库存环比下降2.91%至85.47万吨,企业库存环比下降3.66%至32.24万吨,社会库存环比下降2.46%至53.23万吨。
4、原料:动力煤价格环比上升3.79%至826.00元/吨,电石价格环比下降0.83%至2400.00元/吨,石脑油价格环比上升3.03%至6936.80元/吨,甲醇价格环比下降1.20%至2062.20元/吨。
5、总结:供应方面本周天津LG、河南联创检修,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下周天津LG、齐鲁石化、山东信发等检修结束检修结束,产量预期增加。需求方面,国内房地产施工将逐步放缓,因此后续管材和型材开工率也将逐步回落。综合来看,供给维持高位震荡,国内需求放缓,印度取消对PVC的BIS认证,但仍需关注反倾销税的落地情况,出口量谨慎看多,整体来看基本面驱动偏空,估值方面随着期货价格不断下探,基差较之前有所修复,套保空间收窄,因此PVC价格趋于底部震荡。
甲醇:港口库存见顶,关注伊朗装置检修情况
1、供应:国内方面,本周内蒙古和百泰及山东一套装置检修,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下周恢复涉及产能大于计划检修及减产涉及产能,因此将导致产能利用率增加。港口方面,本周外轮到港38.7万吨;其中,外轮在统计周期内45.18万吨;其中,外轮在统计周期内42.20万吨;内贸船周期内补充2.98万吨。
2、需求:本周山东恒通停车,MTO装置开工率下降,下周暂无装置检修计划,预计烯烃行业开工暂时稳定。
3、库存:内地方面,久泰甲醇装置停车后启动外采、宝丰烯烃同步增加外采需求,库存小幅下降。港口方面,需求变动不大,炼厂刚需采购,但到港维持高位,导致港口库存小幅增加。
4、总结:供应端,近期国内检修装置运行稳定,供应恢复至高位,海外方面伊朗装置有可能在11月底至12月停车,供应有望回落。综合来看,伊朗装置若因限气停车,将导致1月到港大幅下滑,山东恒通停车,计划在12月初恢复,因此港口库存大概在今年12月中旬至明年1月初进入去库阶段,预计甲醇维持底部震荡。
纯碱:基本面略有好转,但趋势性动能依旧欠缺
1、期货市场:本周纯碱期货价格坚挺震荡,截至周五收盘主力01合约报1226元/吨,周度涨幅1.49%。
2、现货市场:本周纯碱现货价格稳定为主,部分地区轻碱价格上调10~40元/吨。贸易商环节报价跟随盘面情绪波动,周五沙河地区重碱送到价格1176元/吨,较上周五的1160元/吨上涨16元/吨。
3、供应:11月以来多家碱厂减量或降负荷运行,纯碱供应水平略有下降。隆众数据显示,本周纯碱行业开工率下降0.87个百分点至84.80%,纯碱产量下降1.01%至73.92万吨。中下旬行业仍有企业计划检修,同时也存在检修企业复产情况,预计纯碱供应仍将波动。北方供暖季开启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纯碱企业负荷变化值得关注,另需跟踪本月阿拉善二期项目出产品节奏。
4、库存:本周纯碱企业库存170.73万吨,周环比下降0.4%。近期纯碱库存变化趋势不明,整体维持高位波动状态,但当前库存绝对水平仍处于同比最高位,后续企业仍面临较大的去库压力。
5、需求:本周纯碱表观消费量74.61万吨,周环比提升1.57%,轻碱表消增幅2.91%,成为厂家上调轻碱价格的核心驱动,重碱表消增幅仅为0.45%。从趋势上看纯碱需求仍维持弱稳状态,一方面,下游光伏玻璃在产产能较上周提升1250吨/天,浮法玻璃产能低位稳定,纯碱刚需水平小幅回暖。另一方面,中下游在纯碱价格低于1200元/吨时虽有补库意愿,但大规模囤货积极性不足,对原料采购仅以低价成交、刚需补库为主。
6、成本:近期煤炭价格持续上行带动纯碱成本不断走高,行业利润进一步萎缩。这一方面利于纯碱成本支撑逻辑,另一方面或迫使中小碱厂经营压力提升而导致降负荷现象出现。
7、观点小结:近期纯碱基本面出现供应小幅下降、刚需略有回升、库存微幅去化、成本持续提升等边际好转迹象,但当前行业高供应、高库存、弱需求格局不变。轻质纯碱价格上涨支撑现货市场心态,碱厂订单也相对良好。期货盘面走势短期走势较为坚挺,但当前供需层面驱动仍较为有限,盘面持续上行动能也依旧欠缺。后续若要出现趋势性行情仍需更多驱动配合,关注纯碱企业开工及利润水平、原料价格走势及成本变化、下游产能变化、宏观及政策变化。
尿素:多空持续博弈,盘面坚挺震荡
1、期货市场:本周尿素期货价格偏弱震荡,截至周五收盘主力01合约报1652元/吨,周度跌幅0.96%。
2、现货市场:本周尿素现货价格坚挺运行,截至周五,山东、河南地区市场价格分别为1600元/吨、1610元/吨,二者均较上周五维持稳定、上涨20元/吨。
3、供应:近期检修企业陆续复产,尿素供应水平稳步提升。隆众数据显示,截至周五尿素行业日产量20.33万吨,较上周五的19.79万吨提升2.73%。近期北方供暖季开启,月底及下月初气头企业负荷或季节性下降,但近几年行业开工季节性规律有所减弱,供应端利好兑现仍存不及预期可能。另外,年底前也仍存新增产能投放预期,关注新产能和气头企业降负荷的冲抵效应。
4、需求:上周第四批出口配额公布,带动产业心态短期走强,前半周中下游积极补货,后半周跟进情绪明显放缓。隆众数据显示,本周尿素表观消费量146.84万吨,周环比提升7.83%。由于当前秋季肥基本结束,工业下游开工处于低位,尿素内需支撑力度依旧偏弱。
5、库存:在中下游采购积极性提升的带动下,本周尿素企业库存148.36万吨,周环比下降5.99%,但当前企业库存水平仍处于同比高位,后续企业仍有较大的去库压力。
6、印标及国际市场:近期市场关于新增出口配额消息扰动依旧频繁,关注官方政策动态。11月7日印度再次发布新一轮国际尿素招标,11月20日截标,有效期至11月28日。本次印度计划采购量250万吨,东西海岸各125万吨。我国供货情况仍不明朗,但短期印标结果仍能给国内市场带来情绪扰动。
7、观点小结:国内尿素基本面仍面临供应回升、库存高位、内需不足等压制,供需压力依旧较大。当前尿素市场支撑的因素一是在于煤炭等价格持续上涨带动成本支撑逻辑走强,二是在于中旬之后气头企业负荷存季节性下降预期,三是在于中下游及承储企业逢低补库,四是在于新增出口配额及印标等外部消息扰动。市场多空博弈中,期货盘面趋势性不明,短期建议继续以坚挺震荡思路对待,后续关注企业负荷变化、成本支撑逻辑、出口政策及印标结果等因素能否带来新的题材和方向。
玻璃:现货情绪偏弱,盘面进入低估值区域
1、期货市场:本周玻璃期货价格继续走弱,截至周五收盘主力01合约报1032元/吨,周度跌幅6.1%。
2、现货市场:本周玻璃现货市场同步走弱,截至周五,国内浮法玻璃市场均价1141元/吨,较上周五的1157元/吨下调16元/吨,其余主流地区市场价格下跌幅度在10~30元/吨不等。
3、供应:月初沙河4条自制煤制气产线停产后玻璃供应暂时稳定,本周行业在产日熔量维持在15.91万吨。短期玻璃产能暂无波动,后续关注高成本产线变化及冬季环保方面是否会给供应带来波动。
4、需求:当前限制玻璃市场的核心因素仍在于需求端,一方面,终端地产复苏进度缓慢,另一方面,下游订单欠缺、回款偏慢,开工水平也处于同比低位。玻璃现货成交氛围降至近期低位,周初产销低至70%左右,其余时间产销多数维持80%-90%区间。现货成交偏弱导致玻璃采购需求走弱,本周玻璃表观消费量110.04万吨,周环比下降11%。年底前工程单赶工预期仍存,届时需关注需求释放力度及现货成交氛围能否好转。
5、库存:在需求不足的拖累下本周玻璃厂继续累库0.18%,库存水平增至6324.7万重箱。当前玻璃厂家库存仍处于五年次高位,年底前若需求兑现不及预期,则玻璃厂仍有降价去库可能。
6、成本利润:煤炭及天然气等原料价格走高给玻璃带来成本支撑,厂家经营压力进一步提升,行业利润持续萎缩。
7、观点小结:近期玻璃供应稳定、需求弱稳、库存变化幅度有限,但在终端需求萎靡的拖累下玻璃供需矛盾仍难以有效缓解。短期沙河产线冷修后供应端利好暂时兑现,玻璃市场缺乏新增驱动。另外,由于产业信心不足,现货市场表现仍显偏弱。玻璃期货价格周内持续回落,若市场仍无新增利好因素,则不排除期价寻找年内低点可能。不过,当前盘面进入低估值状态,再度大幅下跌可能性也在减弱。再加上盘面持仓不断创新高,后续玻璃期价波动幅度或将提升。关注现货成交氛围、玻璃成本趋势、年底赶工需求等能否给市场带来阶段性回暖机会,另需关注期货市场持仓及资金动态。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