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7日,由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主办,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与枣庄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承办的“非煤矿山应急救援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枣庄市顺利举办。此次高级研修班吸引了来自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重点矿山企业、高等院校、地质勘查单位的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共计10
11月17日,由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主办,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与枣庄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承办的“非煤矿山应急救援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枣庄市顺利举办。此次高级研修班吸引了来自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重点矿山企业、高等院校、地质勘查单位的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共计100余人参与。其目的在于通过高层次、多维度且注重实战的研修交流,为全省非煤矿山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以及应急救援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名师汇聚 聚焦前沿实战
本次研修班的课程设计紧密贴合非煤矿山应急救援的实际需求与难点问题,着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培训班邀请了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岳建华、山东钢铁集团公司部门总经理张省军以及李祥柏、东龙宾、蒋鹏飞、张宪堂、张景龙等一批在矿山安全、应急救援、地质工程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授课。
专家们围绕核心议题展开讲解,内容涵盖非煤矿山应急救援地质能力的构建与提升策略、露天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的系统防范与化解、非煤矿山安全开采前沿技术与实践、爆破安全理论及技术应用新进展、金属和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及相关典型事故案例深度剖析等。授课过程综合运用理论讲解、案例教学、互动研讨等多种方式,将科技前沿知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成果应用经验、应急救援实战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为学员们呈上了一场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知识盛宴,有效推动了学员对非煤矿山安全风险认知的深化以及应急救援专业素养的提升。
专业奠基 锻造救援精锐
作为本次研修班的承办方之一,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是全省非煤矿山应急救援体系中的核心专业力量。该队拥有七十余年的地质勘查与应急救援技术积累,于2023年1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复,正式挂牌成立“非煤矿山钻探应急救援中心”,成为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队伍下设地面快速钻探队、井下快速钻探队等多支精锐分队,配备了包括XSC1300车载钻机、ZJ50/3150L钻机在内的先进救援装备300余台(套),具备同时启动多台钻机进行高强度、高效率作业的显著能力,为全省非煤矿山应急救援提供了坚实的装备与技术支撑。
近年来,第一勘探队积极推动应急救援服务的转型升级,强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自2023年起,已与枣庄市20余个金属、非金属矿山签订了应急救援服务协议,积极参与各类应急演练超过50次,为矿山企业提供了专业的知识培训与应急预案优化指导,显著增强了区域矿山的安全生产保障基础。在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该队全面落实省级专项整治要求,秉持“控大风险、除大隐患、治大灾害、防大事故”的目标,深入开展边坡工程勘察与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通过常态化的隐患排查与治理,协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力求将隐蔽致灾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显著提升了矿山灾害的早期预警与主动防控能力。
成果丰硕 谋划发展新格局
本次为期3天的高级研修班,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培训平台,更是行业智慧交融与救援力量整合的契机。它成功搭建了政府、企业、高校及专业救援队伍间的协作桥梁,推广了非煤矿山应急救援的先进理念、技术和方法,有力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
立足新时代,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积极响应地质工作转型升级要求,持续推进服务领域实现三大跨越:由矿产勘查扩展至“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勘查,从陆域主导转向陆海统筹,自单一资源勘查延伸至资源、环境、空间、灾害多要素协同勘查。海洋地质、生态修复、清洁能源勘查、测绘地理信息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逐步构建起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立体化服务体系。
闪电新闻记者 孙明姝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