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段时间刷朋友圈,一半人在晒发烧,一半人在陪娃输液,就连公司工位都空了好几个——今年的甲流是真的“来势汹汹”。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当前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甲型H3N2毒株占比超90%,成为绝对主流。这种被医生称为“升级版”的毒株,传染性强、全身症状重,不少人误把
这段时间刷朋友圈,一半人在晒发烧,一半人在陪娃输液,就连公司工位都空了好几个——今年的甲流是真的“来势汹汹”。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当前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甲型H3N2毒株占比超90%,成为绝对主流。这种被医生称为“升级版”的毒株,传染性强、全身症状重,不少人误把它当普通感冒硬扛,结果越拖越严重。
作为家里有娃、身边朋友接连中招的“过来人”,我整理了这份超实用的甲流防治指南,包含国家推荐的6种特效药用法、不同人群精准选择技巧,还有真实案例和避坑提醒,看完不用再慌慌张张乱用药。
先分清:普通感冒和甲流,别再傻傻分不清
上周我闺蜜丽丽就踩了这个坑。一开始她只是低烧、喉咙痛,觉得是普通感冒,吃了两天感冒药没好转,反而烧到39.5℃,浑身肌肉酸痛到下床都费劲,去医院确诊甲流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用药时间。
其实甲流和普通感冒很好区分,核心看这3点:
- 发烧速度:甲流是“突然高烧”,几小时内体温就能飙到39℃以上,还伴有明显寒战;普通感冒多是低烧或中度发烧,升温慢。
- 全身症状:甲流的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特别明显,有人形容“像被人打了一顿”,甚至影响走路;普通感冒主要是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更突出。
- 传染性:甲流传染性极强,一家一人中招,大概率全家“团灭”;普通感冒传染性较弱,很少出现聚集性感染。
还有个简单办法: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自行购买甲流抗原检测,操作和新冠抗原一样,15分钟就能出结果 。我家孩子幼儿园班里10个小朋友中招,都是用抗原快速确诊的,避免了交叉感染。
国家推荐6种甲流特效药,按人群选不踩坑
确诊甲流后,最重要的是及时用抗病毒药——最佳用药时间是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哪怕超过48小时,重症高风险人群也能使用 。国家推荐的6种特效药,用法、适用人群差异很大,乱用药不仅没效果,还可能有副作用,下面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讲明白:
1. 奥司他韦(口服):适用人群最广的“老牌特效药”
这是大家最熟悉的甲流药,也是儿科医生推荐最多的。它能阻止病毒扩散,口服方便,分为胶囊和混悬液两种剂型。
- 适用人群: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婴幼儿需要按体重算剂量(比如15公斤以下宝宝,每次30毫克,每天2次)。
- 用法:每天2次,连吃5天,哪怕中途退烧了也得吃完疗程,避免病毒反弹。
- 真实案例:我邻居家3岁宝宝确诊甲流后,医生开了奥司他韦混悬液,吃了2天体温就降下来了,5天疗程结束后完全康复,没出现并发症。
- 注意:部分人吃了会有点恶心、腹泻,建议饭后服用;如果吃了奥司他韦后又反复高烧,别再继续吃,改成对症吃退烧药就行 。
2. 玛巴洛沙韦(口服):“一次服药”的懒人福音
这款药是近几年的“新宠”,作用是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最大优势是服用方便。
- 适用人群:5岁以上、体重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体重不够的小宝宝不能用)。
- 用法:只需要吃1次,单次剂量根据体重调整(20-30公斤儿童吃40毫克,成人吃80毫克)。
- 真实案例:我同事感染甲流后,因为工作忙没时间按时吃药,医生推荐了玛巴洛沙韦,吃了一次就退烧了,后续只需要多喝水、休息,5天就痊愈了。
- 注意:价格比奥司他韦贵一些,大概150-200元一盒;对孕妇、哺乳期女性安全性数据不足,不建议使用。
3. 扎那米韦(吸入剂):适合怕吃药、有吞咽困难的人群
这款药是吸入式的,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副作用小,适合不喜欢吃药的孩子和老人。
- 适用人群:7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 用法:每天2次,每次吸入1剂,连吸5天,使用时需要配合吸入装置。
- 注意: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慎用,可能会诱发气道痉挛;吸入后要及时漱口,避免刺激喉咙。
4. 帕拉米韦(注射剂):重症或无法口服药物的“救命药”
这是静脉注射的药物,主要用于病情较重、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比如严重肺炎、高烧不退的人。
- 适用人群:3个月以上婴幼儿及成人,重症患者优先使用。
- 用法:由医生根据体重静脉输注,通常单次给药即可,严重者可重复给药。
- 真实案例:我老家亲戚的孩子,感染甲流后高烧4天不退,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住院后医生用了帕拉米韦注射剂,第二天体温就控制住了,一周后顺利出院。
- 注意:必须在医院使用,不能自行注射;对肝肾功能不全的人需要调整剂量。
5. 阿比多尔(口服):兼顾治疗和预防的“全能药”
这款药既能治疗甲流,也能用于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性价比很高。
- 适用人群:18岁以上成人及青少年(18岁以下儿童安全性数据不足)。
- 用法:治疗时每天3次,连吃5天;预防时每天1次,连吃7天。
- 注意:有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人慎用;可能会引起轻微的头晕、恶心,停药后会缓解。
6. 法维拉韦(口服):成人重症患者的补充选择
这款药主要用于成人甲流的治疗,尤其适合重症高风险人群,比如有基础疾病的老人。
- 适用人群:18岁以上成人。
- 用法:第一天每次1600毫克,每天2次;第二天起每次600毫克,每天2次,连吃5天。
- 注意:孕妇、哺乳期女性禁用;服药期间要避免饮酒,肝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张简单的选择表,一目了然:
- 1岁以下婴儿:只能用帕拉米韦注射剂(医生指导下)
- 1-5岁幼儿:优先奥司他韦混悬液
- 5岁以上儿童: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怕吃药选后者)
- 成人:任选一种,懒人选玛巴洛沙韦,性价比选奥司他韦/阿比多尔
- 老人/有基础病:优先奥司他韦或帕拉米韦(重症风险高)
- 无法口服药物者:扎那米韦(吸入)或帕拉米韦(注射)
这些用药误区,90%的人都踩过
误区1:孩子咳嗽就用镇咳药
我姐家孩子确诊甲流后,咳嗽得厉害,她赶紧买了强力镇咳药,结果吃了两天咳嗽没好,反而精神变差了。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气道里有痰液,镇咳药把痰“憋”在里面,差点发展成肺炎。
专家明确说,儿童感染甲流要慎用镇咳药,尤其是含可待因、福尔可定的药物 。咳嗽是身体排痰的自然反应,强行镇咳会导致痰液积聚,增加肺炎风险。如果孩子咳嗽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非依赖性的止咳药,比如右美沙芬,或者有儿童剂量的中成药。
误区2:高烧不退就叠加退烧药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烧到39℃以上,就慌了,把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着吃,甚至加量服用。其实这样做非常危险,容易导致肝肾损伤。
正确做法是:体温超过38.5℃才用退烧药,选择一种即可,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如果吃了退烧药效果不好,可配合物理降温(温水擦身、贴退热贴),但不要用酒精擦身,尤其是婴幼儿。
误区3:症状好转就停药
我同事感染甲流后,吃了3天奥司他韦,不发烧了就停药了,结果第二天又烧起来,还引发了支气管炎。这是因为抗病毒药需要完成疗程,才能彻底清除病毒,中途停药容易导致病情反复。
不管是奥司他韦(5天疗程)还是玛巴洛沙韦(1次服药),都要严格按照剂量和疗程使用,哪怕症状消失了也不能擅自停药。
误区4:接种了流感疫苗就不会得甲流
我妈今年接种了流感疫苗,还是感染了甲流,她特别疑惑:“疫苗是不是没用?”其实流感疫苗的保护率不是100%,但能显著降低重症风险。我妈感染后只是低烧、轻微咳嗽,吃了两天药就好了,而她没接种疫苗的朋友,高烧了5天还引发了心肌炎。
疾控中心专家说,流感疫苗接种后1-2周才会产生抗体,保护期6-8个月 。因为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不同,所以需要每年按时接种。即使接种后感染,症状也会更轻、恢复更快。
甲流高发季,这样预防更有效
1. 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
目前全国各个接种点都有流感疫苗,重点人群一定要尽快接种:婴幼儿(6个月-5岁)、老人(60岁以上)、孕妇、有基础疾病的人(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以及医务人员、教师、公交司机等重点职业人群 。
我家孩子每年10月份都会按时接种,今年班里很多没接种的孩子都中招了,他虽然也被传染了,但症状很轻,居家休息3天就好了。
2. 日常防护别松懈
- 戴口罩:去医院、商场、地铁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一定要戴好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传播。
- 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手,至少搓洗20秒。
- 少聚集:甲流高发期,尽量减少聚餐、聚会,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避免交叉感染。
- 常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均衡饮食、适当锻炼,让身体有足够的能力抵抗病毒。
3. 密切接触者可预防性用药
如果家里有人确诊甲流,其他家庭成员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奥司他韦,每天1次,连吃7天,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我闺蜜确诊甲流后,她老公按医生建议吃了奥司他韦预防,果然没被传染。
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立即就医
甲流虽然大多能自愈,但如果出现以下“危险信号”,尤其是老人、孩子、孕妇和有基础病的人,一定要及时去医院,避免发展成重症:
- 持续高烧超过3天,吃退烧药效果不好;
- 呼吸急促、胸闷、呼吸困难,或嘴唇发紫;
- 精神状态差,比如孩子萎靡不振、烦躁不安,老人意识模糊;
- 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
- 持续呕吐、腹泻,出现脱水症状(口干、尿量减少);
- 原有基础疾病加重(比如高血压患者血压失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
5岁以下的婴幼儿还要特别注意高热惊厥的风险,如果孩子发烧时出现抽搐,家长要保持冷静:把孩子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分泌物,避免窒息;不要按压人中或束缚手脚,防止二次伤害;如果抽搐超过5分钟,立即送医院 。
最后说几句心里话
今年的甲流确实来势凶猛,医院儿科门诊量是平日的3倍多,医生和护士都在超负荷工作 。但大家也不用过度恐慌,甲流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早发现、早用药、科学护理,绝大多数人都能在5-7天内康复 。
记住:甲流不是普通感冒,别硬扛;特效药要按人群选,别乱用药;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疫苗和防护都不能少。
希望这篇指南能帮到大家,也祝大家和家人都能平安度过甲流高发季。如果身边有人中招,不妨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让更多人科学应对甲流,少走弯路、少踩坑!
爆款标题推荐:
1. 甲流占比超90%!6种国家推荐特效药,按年龄对号入座,误区一个别踩
2. 今年甲流“猛如虎”?医生私藏的用药指南:6种特效药+3类人群精准选
3. 身边人接连中招甲流?这6种特效药不是随便吃,附真实案例避坑清单
4. 甲流H3N2毒株肆虐!国家推荐6种特效药,从婴儿到老人的选择全攻略
5. 别把甲流当感冒硬扛!6种特效药用法+预防技巧,看完全家少遭罪
6. 甲流占比90%+!医生提醒:这6种特效药选对才有效,3个误区要避开
7. 中招甲流不用慌!6种国家认证特效药,按人群选不花冤枉钱,附康复经验
8. 甲流高发季“中招”怎么办?6种特效药用法详解,老人小孩都能看懂
来源:倾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