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透露,蒋介石曾悄悄读毛泽东的书,看完立刻把亲信大骂一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0:37 1

摘要:“蒋委员长摔杯子啦!”——1938年夏天的黄山官邸,传出的这条小道消息比前线战报跑得还快。侍从室的人私下嘀咕:老头子在书房里把一本灰皮小册子摔在地上,连戴季陶送的那方端砚都差点跟着陪葬。那小册子,就是延安土纸印的《论持久战》。

“蒋委员长摔杯子啦!”——1938年夏天的黄山官邸,传出的这条小道消息比前线战报跑得还快。侍从室的人私下嘀咕:老头子在书房里把一本灰皮小册子摔在地上,连戴季陶送的那方端砚都差点跟着陪葬。那小册子,就是延安土纸印的《论持久战》。

白崇禧后来跟叶剑英喝酒,把这段八卦当笑谈:“他一边骂娘,一边把毛润之那句‘积小胜为大胜’用红笔划了三道杠,活像批学生作文。”听起来滑稽,可翻开台湾“国史馆”刚解密的日记,蒋介石真就老老实实写了句“其论战略部分确有见地”。能让他口嫌体正直,毛泽东这支笔,比迫击炮还准。

延安那边更夸张。纪念馆里还留着当年窑洞的油灯,灯罩被火苗舔得焦黄,灯芯结成一朵黑花。管理员说,主席写《论持久战》那9天,警卫员每顿往里送小米饭,出来一看,动都没动,只半碗凉水少了半截——全用来研墨了。毛笔秃到开叉,就在鞋底蹭两下继续写。这种“不要命”的写法,重庆那帮喝茶看报的老先生连想都不敢想,他们一天不睡午觉都要骂勤务兵。

蒋介石心里门儿清。1943年,他悄悄把“国民党第一支笔”陈布雷叫来,指着一桌书说:“也给咱写一本能放在人家枕头底下的。”陈布雷回去憋了仨月,最后交稿那天,据说脸色比纸还白,只低声回了句:“写不出来。”——不是文笔不行,是那边写“农民”写“兵”,这边写“礼义廉耻”,老百姓一听就打哈欠。蒋介石没再催,转头让戴笠去查“谁在南京路买《论持久战》”,名单拉出来,一长串:银行职员、女校学生、连黄浦江扛包的苦力都有。那一刻,他大概真信了“一支笔可抵十万毛瑟枪”。

更有趣的是1945年重庆谈判。毛泽东人还没到,蒋介石先把人家发表过的文章、诗词、讲话稿,连带延安《解放日报》的社论,统统调进德安里官邸,用牛皮纸包了,堆满半个书房。美国记者爱泼斯坦撞见这场景,回去在电讯里写:“蒋总统在读对手的每一行字,像考生临考前夜背题库。”读到最后,老蒋在日记里憋出一句:“彼之文字,颇能抓住人心。”一句“颇能”,酸味隔着纸背都能闻到。

说到底,这场“文斗”没枪声,却更打脸。国民党印《中国之命运》铜版纸精装,定价大洋两块,堆在书店落灰;延安土纸翻印的《论持久战》黑市里卖一块,抢手到要托人情。一边是“我命令你们读”,一边是“我偷偷也要读”,胜负早写在人心。蒋介石败退前夜,打包行李,副官回忆,他亲手把几本毛选塞进贴身箱笼,那动作不像缴械,倒像揣着一本还没考好的错题本——至死都想弄明白,自己到底输在哪一行字上。

来源:直爽枫叶GWCqO7u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