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动中,无人机下方挂载了180公斤的海洋牧场饵料投喂箱,演示了从起飞、悬停、饲料播撒、巡检到返航的全流程作业,实现分批次自动投喂功能。
11月17日
湛江市首架海洋牧场配套无人机首飞
暨首个海洋牧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布活动
在湛江文化中心圆满举办
湛江首款针对海洋牧场研发的
运输型无人直升机NWPU-ZJBL-01号
在现场揭晓并首飞演示
本次活动由赤坎区人民政府、湛江湾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展示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成果。
湛江首款,海洋牧场运输型无人直升机亮相
活动中,无人机下方挂载了180公斤的海洋牧场饵料投喂箱,演示了从起飞、悬停、饲料播撒、巡检到返航的全流程作业,实现分批次自动投喂功能。
据悉,该直升机由西北工业大学、湛江湾实验室联合湛江首善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相关企业合作研制。该机型起飞重量500kg,载重200kg,续航3小时,是一款针对长航时、大载重特种作业开发的无人机,主要用于海洋牧场投喂、海上平台应急救援与物资投送、海事巡逻与搜救等场景应用。
除投放饵料外,该机型还能实现高效的渔获运输。执行鱼获运输任务时,直升机将配备短时冷藏设施,确保渔获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目前,该机型载重的200公斤中有效鱼获为100kg,其余为载冰。通过增加海上浮台转运等创新方式,实现从海洋牧场到岸基或加工中心的直线快速运输,有效解决高值鱼品无法及时转运等行业难题,提升高端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突破天气限制,7级风中实现全天候智能作业
传统海洋牧场饵料投喂多采用船只运输投喂的方式,在遇到大雾、海浪等恶劣天气或夜间能见度低时,船只出海受限,影响鱼群生长周期。
针对该问题,团队在研制中重点关注高精度定位与智能吊挂系统,结合GPS/北斗差分定位与视觉标识识别技术,在养殖工船和平台布设专用信标,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结合鱼类行为识别AI模型,分析鱼群的摄食状态,精准控制投饵量,减少投喂损耗;开发多模态悬停控制算法,通过主动波浪预测与补偿机制,抵消海上平台晃动及风浪对无人机的影响,确保饲料投喂的精准性。该机型能够在7级风环境下稳定作业,实现海洋牧场投喂作业的全天候、智能化转型。
可规模化应用,构建海洋牧场“低空运输”新体系
联合研发团队后续将以湛江湾一号、恒燚一号及两个海洋牧场部署周边沉箱式海洋牧场为应用对象,结合海洋牧场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的饲料投喂、渔获运输和安全巡检三大核心需求,围绕恶劣天气环境下的低空飞行验证、航线航路勘测、各种海洋牧场投喂、海洋牧场吊挂运输、海洋牧场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进行验证,飞行架次超过30次以上,取得实际工程应用数据,构建完整的海洋牧场无人机系统技术规范和应用标准,具备规模化应用推广条件。
“恒燚1号”。
目前,联合实验室在研的多款无人机型号已通过大部分地形的测试,根据海洋牧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研发改装后即可实现落地试飞,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助力开拓海洋牧场低空经济新方向。
采写:周梦雅 何美幸
来源:湛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