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会员解读《沉默的荣耀》背后的闽台文化密码 “文化传承者守护着民族的根和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19:59 1

摘要:近日,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观众热烈讨论。剧中几场看似闲笔的木偶戏,却成了解锁关键人物内心世界的密码,也让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袋木偶戏,走到了聚光灯下。担任剧组民俗顾问的,是民进厦门市委会副主委、厦门布袋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庄晏红。

庄晏红在剧中多次出现的弘晏庄木偶艺术镇馆之宝彩楼前。受访者供图

“剧中多次出现吴次长看木偶戏,最后还有木偶戏的手势,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吗?”

近日,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观众热烈讨论。剧中几场看似闲笔的木偶戏,却成了解锁关键人物内心世界的密码,也让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袋木偶戏,走到了聚光灯下。担任剧组民俗顾问的,是民进厦门市委会副主委、厦门布袋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庄晏红。

为真实复现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风貌,《沉默的荣耀》剧组在福建多地取景,融入丰富的闽台文化元素,更在场景还原与民俗细节呈现上力求严谨。

剧中关键场景的彩楼,正是庄晏红所在的弘晏庄木偶艺术馆的镇馆之宝,依据台湾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原型1比1手工打造,再现原汁原味的闽台生活图景。

在一场踩街的戏中,剧组起初想用近几年较火的民俗表现模式。但庄晏红提议用闽南的阵头和闽南狮阵,“阵头、闽南狮阵等民俗艺术都是从闽南传至台湾的,在台湾传承至今。这样设置不仅更贴近真实历史,也更能烘托剧情和人物情感。”

在《沉默的荣耀》中,布袋木偶戏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是角色情感的重要载体。庄晏红为观众解读了3场关键木偶戏的深意:第一场是白天戏,吴石观看《白蛇传》中白蛇青蛇搭救许仙的片段;第二场是夜戏,吴石在雨中观看《华容道》,对应着曹操走投无路的心境;第三场则是热闹的街头戏,展现出那个年代台湾的真实生活场景。

拍摄时,庄晏红多次与编剧、舞美、演员交流,并邀请专业人士展示相关民俗艺术。饰演吴石的演员于和伟在观看表演后,自发设计了狱中用手指表演木偶动作的片段。庄晏红非常赞赏,“这个片段十分细腻地表达了吴石将军当时的心境”。

庄晏红的父亲、年逾八旬的布袋木偶戏老艺术家庄陈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在剧中亲自登台。

“现在年轻人可能不熟悉吴石将军,但在我和父亲两代人中,吴石将军的名字在福建是家喻户晓。”庄晏红说。因此,于庄家父女而言,同时参与《沉默的荣耀》,有特别的意义。

“闽台文化一脉相承,通过影视作品展现这种联系,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两岸共同的文化基因。”在庄晏红看来,这种文化传承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荣耀”——“就像剧中那些隐蔽战线的先烈们一样,文化传承者也在默默无闻地守护着民族的根与魂。”

随着剧集热播,刚迁至厦门中山路的弘晏庄木偶艺术馆正在积极布展,准备迎接更多观众。庄晏红表示:“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声。”

来源:民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