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欢瑞包场,没有一场是给《凤凰台上》的,所以别催粉丝,懂?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20:00 1

摘要:3000场包场名单里只有任嘉伦自己掏钱,欢瑞的官博连一张海报都没转,这就是《凤凰台上》上线第七天的全部真相。

3000场包场名单里只有任嘉伦自己掏钱,欢瑞的官博连一张海报都没转,这就是《凤凰台上》上线第七天的全部真相。

猫眼后台数字不会说谎:开播当天平台热度值停在4800,离登顶线还差整整2200点,而同天《庆余年2》旧片段剪辑都能飙到6200。

欢瑞手里握着出品方身份,却连最基本的“首页推荐位”都没买,相当于把自家孩子直接扔在村口,连块指路牌都不插。

有人翻出去年《莲花楼》的战报:欢瑞三天砸出1.2万张赠票,包下北京、长沙、成都核心商圈的十家影城,LED大屏滚动播放成毅挥剑镜头,票根背面印着公司二维码。

同一套打法放到《南风知我意》又复制一次,票根换成男女主拥抱剧照,扫码后直达欢瑞天猫店。

轮到《凤凰台上》,票根没了,二维码消失,连影城经理都说“没收到公司补贴通知”。

粉丝不是傻子,他们看得懂账目。

任嘉伦解约前最后一批片酬还压在欢瑞账上,金额刚好够买一次全国点映,公司选择把这笔钱锁进保险柜,也不愿给“前员工”的新剧添一把火。

粉丝群里有人贴出截图:欢瑞2024年宣传预算表上,《千秋令》独占42%,《莲花楼2》占35%,《凤凰台上》标注为“0”,后面跟着一行小字——“艺人已离司,风险自理”。

任嘉伦自己掏的3000场花掉将近180万,这笔钱在欢瑞内部够拍两集中等成本古装。

他为什么还愿意扔?

因为合同里写着“主演需配合宣传”,他若不出手,片方可以反告他违约,后续播出平台会扣他尾款。

180万买自由身,买后续口碑,买“我对作品负责”五个字,算得清。

平台数据组透露,上线第三天起,《凤凰台上》出现奇怪曲线:白天播放量平稳,夜里十一点后突然每小时上涨300万,连续暴涨四小时后回落。

这种走势不靠公司营销,靠熬夜的自来水观众一口一口啃出来的。

豆瓣7.2分里,四星以上占58%,短评高频词是“节奏慢但耐看”“任嘉伦眼神有戏”。

观众用点击对抗冷处理,相当于在欢瑞门口摆了一场静默游行。

欢瑞不是没钱,是把筹码押在下一局。

成毅主演的《莲花楼2》八月进组,公司需要把“古装第一厂牌”标签牢牢贴在自己身上,任何资源分流都被视为内耗。

让《凤凰台上》安静躺平,既能节省预算,又能削弱“离司艺人”的战绩,一举两得。

业内把这套操作叫“雪藏式排他”:不违法,不违约,只是不给你阳光。

观众看不见的地方,排片经理收到的内部邮件写着“非主推项目,建议压缩黄金场次”;广告公司的brief表上,品牌方名字被划掉,理由是“艺人合约风险”。

一刀一刀不见血,却能让一部剧从热搜边缘滑到屏幕最底部。

粉丝拒绝包场,正是看穿了这场零和游戏。

他们把钱留给任嘉伦下一部《无忧渡》,那部剧平台给的是S+预算,宣传口敞开,预告片上线24小时就破千万播放。

粉丝说得很直白:“我们要投就投有回音的票,不给冷板凳添坐垫。”

片方现在只剩一条路:靠剧情翻盘。

第七集开始,编剧把原著里最狠的“弑君”情节提前,镜头直接对准男主脖子上的刀口,血流了十秒没切画面,当晚弹幕量翻三倍。

如果后续保持这种狠劲,观众会替它写剧本,剪视频,造梗,把场子热起来。

欢瑞可以不买票,却堵不住观众张嘴。

猫眼预测模型算过,只要周末日均播放能稳住8000万,平台就会追加资源,首页Banner、弹窗、热搜套餐会自动解锁,那是算法对内容的最后一次公平。

欢瑞的冷脸届时会被流量甩在脸上,想再回头贴金,得加钱,还得加笑脸。

观众已经坐在裁判席,手里握着遥控器,一页一页给剧打分。

公司算盘打得再响,也盖不过深夜十二点那声“更新已送达”的提示音。

下一次当片方说“粉丝不尽力”的时候,先问问自己到底掏过多少诚意。

观众可以自来水,但没人愿意被当水龙头,用完就关。

欢瑞真打算一路冷到底吗?还是等着看观众帮它把脸打肿再递上冰袋?

来源:随性自由的饭团yYCSZ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