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朝代重庆府,辖境远超今天主城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18:43 1

摘要:2025年11月6日,重庆迎来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重大改革,宣布进行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对原两江新区、江北区、渝北区和北碚区进行了调整。

三千年江州城 八百年重庆府

2025年11月6日,重庆迎来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重大改革,宣布进行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对原两江新区、江北区、渝北区和北碚区进行了调整。

撤销江北区、渝北区,设立两江新区。新的两江新区成为一个“巨无霸”,辖31个街道、11个镇,面积约1360平方公里,人口约352万。新调整后的北碚区辖6个街道、11个镇,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

从此,重庆以新的两江新区开启2.0版本,并对西部地区产生虹吸效应;北碚作为中心城区“生态花园”的文旅强区则呼之欲出。

图源:八二四研究所

内部在调整、优化。但重庆,依旧是那个你们喜欢的重庆:市民热情包容不排外,城市“空、陆、水” 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8D魔幻。

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核心工作是负责重庆地方志与年鉴的编纂、地情资料整理等工作。在这个特殊节点,我们对重庆市的相关历史进行一个粗略梳理,并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重庆地名的由来和传承

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一个在距今2300多年前就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长江上游重镇。

下面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重庆”的历史脉络——

史书对于重庆的较早记载,比较明确的记录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

在《史记·张仪列传》中,记载了战国后期(约公元前316年后)秦国名将张仪修筑江州城的事件:

“(张)仪城江州。”

“江州”就是今天重庆主城区的核心位置,是重庆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名称。

“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于秦。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因取巴,执巴王以归……(秦)置巴郡,郡治江州。”

这场战事发生在秦惠文王时期,大约在公元前316年之后,秦国灭掉巴国、设置巴郡。这是重庆建城史的明确开端

秦国的张仪在征服巴地后,为巩固统治,在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险要之地修筑城池,即江州城。这被视为重庆建城之始,这也是一次官方、有明确目的的筑城行为。

图源:方志江苏

《史记》的记载是重庆最早的确切“建城”记载,后世志书、东晋史学家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巴志》却提到了更早的渊源:

“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今合川)、平都(今丰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

说明战国以前,巴人建立巴国时,江州曾作为都城之一,是巴国政治军事中心。

这里对“垫江”作个说明。此垫江非今垫江县,而是今合川区。据考,“垫江”原为“褺江”(音diē)。合川古称“褺江”,这一名称源于嘉陵江、涪江、渠江在合川交汇的水文特征,因三江交汇处水道迂回如重叠的衣带,故以“褺”(重衣)命名。东汉《汉书·地理志》记载时写为“垫江”,后沿用至今。

目前能找到的历史文献记载均证明:在秦灭巴之前,古江州曾是古代巴国的国都之一。由于巴国自身没有系统的文字历史流传,其确切情况多源于传说和后世追记。后世的考古发现,也证明重庆地区的文明史远比文字记载悠久。

重庆之名始于南宋时期,距今836年。据重庆晚报报道,2011

年重庆市渝中区老鼓楼南宋衙署遗址被发掘,这也是重庆当时已发现的等级最高、价值最大的宋代建筑遗存,是抗蒙山城体系指挥中枢。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袁东山说,从已经发掘的大量文物可以初步推断,南宋衙署遗址是宋光宗赵惇在重庆做恭州王时的办公和居住地。

图源:自贡方志

南宋建炎年间 (1127~1130年),史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第三子赵惇被封恭州王,1171年立为皇太子,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禅让其子赵惇,是为宋光宗,因恭州为其潜藩之地,依潜藩升府的惯例,升恭州为重庆府。此为“重庆”这一地名的由来。重庆城市大发展的开端,也源于此。

“重庆府”这一建制始于明朝洪武年间(指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即1368 年至1398 年),权威的史料来源是清代官修的《明史·地理志》。

《明史》雍正十三年(1735)年成书。其中,《明史·地理志》,由康熙进士、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1672—1755)亲撰,共七卷。

《明史·地理志》记载:“重庆府,元重庆路,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洪武中,为府。”意思是,明朝的重庆府是由元朝的“重庆路”改制而来。洪武年间将其从“路”提升为“府”,标志着其行政地位的巩固。

根据《大明一统志》《明史·地理志》《大清一统志》《清史稿·地理志》《四川总志》等史料,我们发现,几百年前的重庆府辖境,范围可比今天的重庆主城区大多了。

明代的重庆府(1371年至1644年),辖三州十五县。三州为合州(今合川区)、忠州(今忠县)、涪州(今涪陵区);

十五县包括:巴县(府治所在,即今重庆主城核心区)、江津、永川、璧山、大足、长寿、铜梁、定远(今武胜)、綦江、南川、荣昌、奉节、巫山、云阳、万县(今万州区)等。

清代的重庆府(1659年至1912年),辖二州一厅十一县。领州二:合州、涪州,一厅为江北厅,十一县为巴县、江津、永川、大足、璧山、定远、长寿、荣昌、綦江、南川、铜梁等。

位于两江交汇处的渝中半岛鸟瞰,张坤琨/摄,图源:重庆老街

重庆的远古历史可追溯至200万年前的巫山古人类活动。但形成“重庆特色”则要追溯至2300多年前,历经巴国、渝州、恭州等阶段,1189年正式得名“重庆”,1940年成为抗战陪都,1997年设立为直辖市,遂成今日之大格局。

作者:刁竹,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资深媒体人,重庆市地方志专家库业务专家

图片来源:八二四研究所、方志江苏、方志自贡、重庆老街

【本平台刊发的信息仅为阅读、传递重庆地域文化之用,转载文稿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刊发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或整改。】

征稿启事

征稿文章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市情地情、展示地域风貌、讲述重庆故事为主。

【特别说明】

本次征稿活动旨在公益性的文化传播,目前不提供稿酬。然而,一旦您的作品被选中,将会:

✦ 对于优秀作品,我们还将推荐至重庆地方志相关出版物或官方平台进行转载。

投稿即表示您授权本公众号对稿件进行非商业性的编辑和传播,原版权仍归作者所有。

我们期待您以文字为笔,共同勾勒重庆的千年文脉。每一份来稿,都是传承巴渝文化的重要拼图!

来源:重庆地方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