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位年轻的村干部,为帮助村民销售滞销柿子,他听从网友建议,展示健美身材进行宣传,销量随之激增。在他爆火后,各地村干部纷纷效仿,“赛道”也愈发多元:有通过抖音特效变身西瓜、熊二、电风扇的;有带儿子出镜,开启“父子双人”赛道的……村干部们的视频越来越有“网感
潮新闻客户端 潮评赛选手 李笑颜
近日,一位年轻的村干部,为帮助村民销售滞销柿子,他听从网友建议,展示健美身材进行宣传,销量随之激增。在他爆火后,各地村干部纷纷效仿,“赛道”也愈发多元:有通过抖音特效变身西瓜、熊二、电风扇的;有带儿子出镜,开启“父子双人”赛道的……村干部们的视频越来越有“网感”,数据越来越好,产品销量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争议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不少人认为,尽管这类宣传模式对拓宽销路、改善农民生活有一定帮助,但一些村干部拍摄短视频“用力过猛”,存在“作秀”的嫌疑,为了博取个人流量“不务正业”。
应当看到,质疑的声音反映出这一宣传方式存在的局限:流量过度依赖村干部的个人形象,而非与当地特色直接关联,导致宣传缺乏可持续性,甚至引发公众对其动机的误解。同时,现有的短视频宣传在手法上仍显稚嫩,甚至略有迎合之嫌;也可能滑向浅薄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的歧路。而这,对于政府形象塑造乃至干群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都将造成损害。
有趣并不等于“低俗”,创意与内容,点击率与内涵之间,本就存在广阔的融合空间。要实现这种融合,不能仅靠基层干部的个体创新,更需系统性的支持与引导。在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探索宣传模式的同时,也应通过清晰的规范准则,明确行为边界、守住内容底线。唯有如此,这条宣传转型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真正实现社会效益与传播效果的统一。
村干部们尝试花式宣传,不仅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生机,也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官方农产品宣传一贯的严肃面貌,以更贴近时代、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走进群众之中。这并非“不务正业”,而是新时代一次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活实践——它以改善人民生活的真切愿望为驱动,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在互动中搭建起基层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
时代在变,传播的方式也在变。当更轻松有趣的宣传模式成为服务人民的新路径,基层干部们没有理由停滞不前。我们应当做的,不是因噎废食地否定这种转变,而是引导它在创新与规范、流量与责任之间,走向更稳健、更可持续的未来。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学生)
2649 人正在交流
#潮评别光吃瓜,输出高见;青评出击,不平就鸣。潮评大奖等你来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