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华盛顿州一名养殖户确诊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这是全球首次在人类身上发现该亚型毒株,但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显示当前传播风险仍处于较低水平。
美国华盛顿州一名养殖户确诊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这是全球首次在人类身上发现该亚型毒株,但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显示当前传播风险仍处于较低水平。
近日,美国华盛顿州格雷斯港一位居民经检测确诊感染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
根据该州卫生部门通报,这位患者本月初因出现流感症状入院治疗,随后实验室检测确认其感染了此前仅在动物间传播的H5N5病毒株。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患者饲养的家禽曾与野生鸟类有过接触史。医疗记录显示,这位年长患者本身存在基础疾病,目前仍在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德国弗里德里希·洛夫勒研究所的专家表示,虽然这是首次在人类身上检测到H5N5病毒,但该亚型在动物界已传播数月之久,特别是在北美和北欧地区。
该机构发言人指出,若经确认属于2.3.4.4b分支的H5N5毒株,则病毒特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在德国境内,科研人员早前已在野生鸟类群体中发现该病毒亚型的踪迹。
相较于引发广泛关注的H5N1病毒,H5N5亚型在德国的传播范围相对有限。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与相关卫生机构一致评估认为,H5N5病毒对公众的健康风险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据监测数据显示,这是美国近九个月来首次报告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历史记录显示,美国此前共报告71例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1例死亡,但具体涉及的病毒亚型尚未完全明确。
禽流感作为一种主要在鸟类间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自2022年起在全球多地呈现蔓延态势,构成了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禽流感疫情。
当前流行毒株主要为高致病性的H5N1病毒,这种病毒不仅影响禽类,也在部分哺乳动物中被检测到。
虽然理论上H5N1病毒在接触剂量较高时可能传播给人类,但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监测数据显示,该国尚未发现人类感染H5N1病毒的病例。
专家提醒,养殖人员在与家禽和野生鸟类接触时应注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普通民众则应避免直接接触患病或死亡的禽类。
各国卫生部门正在持续监测病毒变异情况,以确保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来源:刊刊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