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出海杀疯了!中国电商硬刚亚马逊,三大打法撕开全球市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6:48 1

摘要:以前说起双十一,大家想到的都是熬夜蹲直播间、凑满减,现在不一样了,淘宝、速卖通、SHEIN这些平台,把“1元秒杀”“0门槛包邮”搬到了全球,直接和亚马逊这样的国际巨头正面刚。

今年双十一,国内的购物车还没清空,中国电商们已经带着“战场”冲向了海外。

以前说起双十一,大家想到的都是熬夜蹲直播间、凑满减,现在不一样了,淘宝、速卖通、SHEIN这些平台,把“1元秒杀”“0门槛包邮”搬到了全球,直接和亚马逊这样的国际巨头正面刚。

中国电商出海早就不是新鲜事,但今年双十一的架势确实不一样。

淘宝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开了双十一专场,还弄了五种语言版本,连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的消费者都能蹲点抢福利。

速卖通更狠,直接在核心国家搞包邮,这操作是不是看着眼熟?当年国内电商靠“江浙沪包邮”打开局面,现在这招又被用到了海外。

Temu和SHEIN则玩起了低价持久战,Temu把黑五大促拉到51天,爆品直接打8折;SHEIN在巴西提前开卖,80万件商品最高能省9成。

TikTokShop也没闲着,砸钱搞货补、给秒杀坑位,拉着达人一起卖货。

这些平台这么拼,自然也拿到了实打实的成绩。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跨境电商总额达到了2.71万亿元,比去年涨了不少,而且比普通货物贸易的增速快得多。

加上今年中美关税谈判有了结果,暂停加征更高关税的政策延长了一年,电商出海的环境也更稳定了。

在出海的队伍里,阿里算是家底最厚的一个。

它的思路很明确,就是以速卖通为核心,从亚马逊手里抢品牌商家。

以前中国商家出海,首选基本都是亚马逊,现在阿里想把这个“主阵地”抢回来。

能有这样的底气,全靠阿里的体系能力。

它是目前唯一能给品牌商家提供支付、物流一整套服务的平台,相当于把国内成熟的电商基础设施直接搬到了海外。

2023年11月,阿里整合了国内外电商业务,蒋凡带队主攻出海,团队融合后动作明显加快。

今年9月,速卖通上线了Brand+专区,在美国、德国等核心国家实现包邮,这步棋看着小,实则是战略级的动作。

就像拼多多当年花大力气做“新疆包邮”一样,包邮的覆盖范围,其实就是市场渗透率的体现。

为了让国内商家更容易出海,淘宝还搞了“一键签约”的简化方案。

阿里这是想把当年做淘宝、天猫的成功,在海外再复制一遍。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条路走得通。

速卖通今年上半年新入驻的品牌数量涨了不少,有500多个品牌的销售额翻了倍,2000多个品牌通过平台进入了新的国家市场。

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阿里搭建好物流、支付这些基础设施,相当于给国内强大的供应链打开了一个线上“出海口”。

不过阿里的挑战也不小,海外市场的基础设施投入是个长期活,物流时效、海外仓布局都得持续砸钱。

而且面对亚马逊的本土优势,怎么通过丰富的品牌供给形成差异化,还要控制成本提升利润,都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阿里靠的是体系,那SHEIN和Temu的杀手锏就是供应链。

这两家平台的出现,直接让亚马逊都感受到了压力,甚至在2024年推出了低价商城Haul,商品价格都在20美元以下,明显是冲着它们来的。

但亚马逊想在低价上打赢这两家,怕是没那么容易。

SHEIN的成功,核心在于它改变了服装品类的成本结构。

它的“小单快返”模式太厉害了,背靠广州的供应链,平台能做到以产定销,把库存和渠道成本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传统服装品牌的库存和渠道成本能占到40%左右,而SHEIN这两项加起来还不到10%。

成本降下来了,利润自然就上去了,SHEIN的利润能达到20%,而传统模式下服装生意的利润只有5%左右。

这意味着,SHEIN解决了连LVHM这样的行业巨头都头疼的库存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SHEIN的估值一路飙升,G+轮融资时已经达到了660亿美元。

但单一品类的增长总有天花板,国内唯品会的经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SHEIN现在也在拓展品类,涉足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户外服装等领域,能不能顺利从垂类平台转型成综合电商,对它的未来很关键。

Temu和SHEIN最大的不同,就是从一开始就走全品类路线。

虽然它的第一大品类也是服装,但全品类的优势在于能通过不同毛利率的产品组合,摊低综合成本。

就像超市卖低价鸡蛋吸引顾客,再靠高毛利的饮料赚钱一样,Temu的增长上限可能会更高。

而且Temu背后是拼多多的核心团队,复制成功商业模式的能力很强,SHEIN的“小单快返”模式对它来说,并不算难以逾越的壁垒。

这两家平台的崛起,让中国电商出海的路径更多元了。

但它们也面临着和阿里类似的问题,低价策略之下,怎么平衡规模和利润,还有海外市场的合规问题,不同国家的税务、知识产权政策都得慢慢适应。

中国电商的出海,已经不是简单的把国内的商品卖到国外,而是供应链能力、数字化效率的全球化输出。

阿里的体系化布局,SHEIN的柔性供应链,Temu的全品类低价,这三条路径各有侧重,也各有挑战。

出海是中国电商必须面对的课题,国内市场的增长空间越来越有限,海外市场的增量的的确确摆在那里。

但这不是一场速决战,而是持久战。

基础设施的完善、本地化运营的适配、成本与利润的平衡,都是需要长期打磨的事情。

从“江浙沪包邮”到全球包邮,从国内双十一到海外购物狂欢,中国电商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写全球电商的格局。

未来能不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靠的不仅仅是一时的低价和促销,更是长期的价值创造。

这场中国电商与国际巨头的博弈,才刚刚进入精彩阶段。

来源:有风来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