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悯农》总共是两首诗,《悯农•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不易两首诗,非常贴近生活的画面。可是现在的人不知道是他们的水平超越了极限,还是装X教材一改再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我们小学一年级都能够被出来的唐诗。最近网络掀起来了一波风浪。
我记得1986年的小学教材里,这首诗的名字叫《悯农》,悯农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是公元799年创作,此诗主要就是反应农民的艰辛。
其实《悯农》总共是两首诗,《悯农•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不易两首诗,非常贴近生活的画面。可是现在的人不知道是他们的水平超越了极限,还是装X教材一改再改,感觉已经找不到归属地了。那么现在的人这么修改教材是否认历史的存在还是忘祖的表现呢?这样的做法能够给后人留下什么呢?谁人想过。
其实所有的东西是要改良,但不是为了虚伪的表面把曾经美好的东西改得面目全非。而是应该通过简易的方式让人能够记得华夏文化的精美。
社会要发展,人民跟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是没有毛病的。但有些传统精美的东西我们应该全面保留。切除一些不良传统。这样才是为后代铺路。而不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把经典篡改成250。你要当250没事 不要误人子弟。最后通过查询资料得出结论如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一》。如果你也喜欢可以点赞和关注哦
来源:小哥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