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11月16日),全运会乒乓球赛场上,樊振东以4比1战胜林诗栋,成功卫冕全运会男单冠军,成为继马龙后全运会史上第二位男单卫冕的球员。女单方面,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同样成功卫冕女单冠军。激烈的比赛令观众大呼过瘾,大家普遍认为,但就乒乓球竞技水平而言,全运会已经
昨天(11月16日),全运会乒乓球赛场上,樊振东以4比1战胜林诗栋,成功卫冕全运会男单冠军,成为继马龙后全运会史上第二位男单卫冕的球员。女单方面,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同样成功卫冕女单冠军。激烈的比赛令观众大呼过瘾,大家普遍认为,但就乒乓球竞技水平而言,全运会已经超过了一众世界大赛。那么,“地表最强”的乒乓球赛事是如何炼成的?
“地表最强”源于激烈竞争。正如现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钦采访时所说,“全运会不存在冷门,谁赢谁都很正常”。我们看到,在本届全运会当中,哪怕是世界冠军级别的选手,也休想在比赛中轻松过关,要想晋级,非得“掉一层皮”不可。
本届全运会前,中国乒协发布通知:获得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成年组男子、女子单打前8名的非国家队运动员可直接入选国家乒乓球队。这使得非国家队选手的参赛意愿更加强烈。邓亚萍曾经说过:“唯有在国内杀出重围,才能真正站稳国际舞台。”如此看来,全运会的重要程度不言自明,也决定了其“兵家必争之地”的地位。
“地表最强”在于不断进化。纵观乒乓球发展的历史,国际乒联曾多次修改规则“针对”中国队,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世界大赛变成中国队的“独角戏”。从改变球拍的胶皮厚度,到“小球”改“大球”,再到后面修改乒乓球材质以降低旋转,目的都是为了能够限制国乒。但国乒总能进化出更先进的打法,从最早的强调“快”和“转”,到打发日趋多元化,国乒总能引领世界乒坛。
“地表最强”根本在于基础广泛。如果你经常关注乒乓球不难发现,某个国家可能在某一段时期出现一两位“天才选手”,但当这位选手远离赛场后,这个国家的乒乓球水平会出现严重的下滑,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并没有足够的乒乓球后备人才。
在人才储备的方面,可以说没有人可以挑战中国乒乓球。根据中国乒协官网提供的数据,仅2023年,就有18208名运动员参与国青、国少第一阶段的选拔。这样的选材面,也是国乒能长时间保持超强竞争力的根本。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在国乒可谓是强敌环伺。除了来自日韩及欧洲的对手,今年来自巴西的雨果·卡尔德拉诺夺得世界杯单打冠军,成为历史首位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的南美洲球员、首位夺得三大赛冠军的非亚欧选手。这说明,世界乒乓球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乒唯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让“最强”变成“恒强”。
来源:中国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