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家吸完三张床,尘盒确实脏,可心里开始打鼓:这黑渣到底是螨虫还是棉絮?
去年我扔掉的四件电器,总价一万三,现在全在角落吃灰。
别急着笑,下一件可能就是你。
先说除螨仪。
直播间里小姐姐把灰白粉末撒上床,机器一吸,滤网黑得吓人。
我当场下单,花掉699。
回家吸完三张床,尘盒确实脏,可心里开始打鼓:这黑渣到底是螨虫还是棉絮?
我拆开滤网,拿放大镜看,全是纤维和皮屑,活虫一个没找着。
后来问做皮肤科医生的同学,他说日常晒被子拍一拍,就能把八成螨虫烤干震死。
紫外线灯管那点功率,要贴着床单照半小时才起效,谁有工夫举着机器慢慢挪?
我换回旧吸尘器,带个小刷头,每周吸一次,再挂出去晒,鼻子照样不痒,省下的钱给娃买了两双鞋。
第二件是自动炒菜机。
广告说会颠勺,我幻想下班进门闻见青椒肉丝香。
现实是:先按它要求把肉切成长度3厘米、厚度2毫米,多一毫米就生,少一毫米就老。
投料盒里五格调料,程序写死,咸淡没得改。
炒个宫保鸡丁,花生先放后放都糊,最后出来一锅黑疙瘩。
刷锅更崩溃,桨叶缝里卡满酱汁,得拿棉签一点点抠。
我用回30块钱的铁锅,火开大,油冒烟,三分钟出锅,锅热水一冲,亮得能照镜子。
第三件是蒸汽拖把。
主播喊高温杀菌,我想到娃在地上爬,咬牙买了。
第一次用就后悔:机器3公斤,灌满水4公斤,拖着走像遛狗,电线5米,换插座不停弯腰。
蒸汽确实冒,可一块地板要拖慢动作15秒,120平的房子拖完腰快断。
更尴尬的是,木地板遇蒸汽翘边,厂家说不能长时间停留,那还谈什么杀菌?
我改回平板拖把,夹一次性地拖布,喷点稀释的地板清洁剂,走一圈十分钟搞定,用完布一扔,手不沾水。
第四件最贵,擦玻璃机器人。
住高层,请保洁一次300,我想着机器2000,用十次就回本。
真到春节,把它贴在窗上,嗡嗡爬得挺快,可四个角永远擦不到,得自己补。
中途没电,死死吸在玻璃上,我探出身子去抱,腿抖成筛子。
年后问物业,团购擦窗每户180,人家带工具绑安全绳,半小时全搞定。
我把机器挂闲鱼,半年过去,浏览量12,0人下单。
四台机器占掉半面墙,我算了笔账:
一万三,够我请五年保洁,外加十年外卖炒菜。
冤枉钱背后,是商家把焦虑做成商品。
螨虫等于哮喘,炒菜等于油烟致癌,拖把等于孩子吃细菌,玻璃脏等于邻居笑话。
恐惧一放大,钱包就松开。
其实日子没那么脆弱,晒被子、铁锅、普通拖把、保洁团购,老办法一样活得干净。
今晚回家,打开购物软件,把收藏夹里的早餐机、果蔬消毒机、面条机全删。
删完那一刻,厨房瞬间宽敞,心也跟着松。
别让机器替你生活,那点烟火气,自己动动手,反而更踏实。
再乱跟风,下一个吃灰的就是你。
来源:飓风U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