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龄女婴心脏手术离世引发关注,卫健委回应:属重大医疗纠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7:38 1

摘要:一场原本计划3小时的心脏手术,持续了7个多小时,5个月大的早产女婴再也没能醒来。母亲邓女士至今无法忘记,孩子离去时眼角挂着泪痕的画面。

一场原本计划3小时的心脏手术,持续了7个多小时,5个月大的早产女婴再也没能醒来。母亲邓女士至今无法忘记,孩子离去时眼角挂着泪痕的画面。

近日,一则关于5月龄女婴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心脏手术时离世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这名女婴因心脏“房间隔缺损”接受手术,术前被告知手术时长约2.5-3小时,实际手术时间却长达7小时10分钟。

11月17日,宁波市卫健委回应称此事为“比较重大的医疗纠纷”,医院正按相关条例处理。据了解,院方已对参与手术的医生进行调查。

邓女士在网络平台讲述了这段经历。她介绍,宝宝是提前一个月出生的早产儿,被诊断出心脏“房间隔缺损”,经医院检查后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医院病例显示,11月14日,患儿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病情评估为“病危”。手术时间远超预期,从进入手术室到结束总计达9个小时。

医患沟通出现明显差异。邓女士表示,术前沟通的手术时间与实际相差甚远,这让她对手术过程产生疑问。

邓女士描述的女儿离世时的细节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她提到,宝宝离去时“眼角还挂着泪,嘴巴闭不牢”。

这个画面通过她的讲述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广泛讨论。许多网友表达了对这个家庭的同情。

“不知道孩子经历了怎样的折磨”,邓女士的这句话道出了失去孩子母亲的悲痛。

面对公众关注,宁波市卫健委作出回应,确认这起事件“属于一个比较重大的医疗纠纷”。

卫健委方面表示对此事高度重视,医院正在按照医疗纠纷处理程序进行处置。

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则表示,将“积极配合患者家属合理合法处理”,但对具体情况未予详细说明。

据相关报道,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已对参与手术的医疗团队进行调查。

院方表示,将配合患者家属依法维权。如果调查确认存在医疗过错,将根据鉴定结果依法处理。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处理医疗纠纷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依法依规处理。

法规明确,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设置统一的投诉管理部门,在显著位置公布医疗纠纷解决途径。

患者家属可以通过封存病历、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等合法途径维权。

笔者观点:

这起医疗纠纷令人痛心,也再次凸显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在期待公正调查结果的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的理解与信任。医疗过程存在不确定性,但充分的沟通和透明的程序能够有效避免误解,希望此类悲剧能促进医疗服务的改进。

互动话题:

您认为在医疗过程中,如何加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如果您有类似的就医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和建议。

资料来源

宁波市卫健委官方回应、患者家属网络发帖内容、相关媒体报道、《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来源:Enjoylife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