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潮,谁的退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13:19 1

摘要:城里工地的活儿越来越少,钢筋水泥的世界仿佛一夜之间安静了下来。成千上万的打工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口袋里的钱一天比一天薄,城市的霓虹再亮,也照不亮回家的路。这便是“防止规模性返乡”背后最真实的写照,它不是一纸冰冷的命令,而是一声无奈的叹息。

城里工地的活儿越来越少,钢筋水泥的世界仿佛一夜之间安静了下来。成千上万的打工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口袋里的钱一天比一天薄,城市的霓虹再亮,也照不亮回家的路。这便是“防止规模性返乡”背后最真实的写照,它不是一纸冰冷的命令,而是一声无奈的叹息。

曾几何时,城市是希望的代名词,是无数农村兄弟用汗水浇灌梦想的地方。它张开双臂,许诺了工作与尊严,让背井离乡的奋斗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可如今,风向变了。房地产市场的一场寒流,让近三分之一的建筑工人,也就是那2.9亿农民工大军里的庞大群体,突然间失去了营生。城市消费高如山,柴米油盐样样都要钱,没有活干,就意味着没有收入,留下的意义又在哪里?难道真要坐吃山空,等着房东来催租吗?于是,返乡成了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一种带着沉重与迷茫的退路。

然而,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问题就解决了吗?恐怕未必。乡亲们的一亩三分地,养活自家已是勉强,哪能再凭空多出这么多张嘴?就算有些零散的杂活,收入也是杯水车薪,难以支撑一个家庭的日常开销。这就好比一艘船,城里没地方停靠,老家又无港可靠,只能在风浪里打转。这种“返乡滞乡”的窘境,才是政策真正想要防范的危机。它防的不是人回家,而是防着人回家后没了活路,最终返贫,让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那出路究竟在何方?总不能一边高喊着AI无人化,一边又堵着人不让回家吧?这岂不是自相矛盾?更不能搞什么“返乡办”,在村口设卡,把人硬生生拦在外面,这种做法岂不是本末倒置?真正的良方,在于“以工代赈”这剂古老的智慧。但这绝非是发点救济款、修几条路那么简单。它必须与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紧密结合,变成一个长效的造血机制。比如,拿出真金白银搞职业技能培训,让只会砌墙的双手,也能学会操作新设备,懂得电商直播,甚至掌握一门养老护理的手艺。让兄弟们有一技傍身,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挺直腰杆挣钱。

说到底,这场风波中,农民兄弟至少还有一方土地作为最后的退路。反观那些小城市里靠打工度日的家庭,他们才是真正无路可退的人。工资再低,工时再长,也得咬牙坚持,因为只要活着,处处都是开销。所以,“防止规模性返乡”的核心,不是把人“留”在城里,而是要给所有人一个真正的选择权。让想留下的,有体面的工作;想回家的,有尊严的生活。无论去留,都能有一份稳定的保障,这才是真正的上上策。

来源:李国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