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战略降格IPTV?全行业拉响警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7 17:40 1

摘要:一方面,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互联网电视(IPTV、OTT)用户数达4.12亿户,成为电视大屏生态中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相关链接:《数说IPTV|全国IPTV分省数据透视:4.12亿用户背后的区域分化与产业变局》)

当前,IPTV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互联网电视(IPTV、OTT)用户数达4.12亿户,成为电视大屏生态中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相关链接:《数说IPTV|全国IPTV分省数据透视:4.12亿用户背后的区域分化与产业变局》)

但另一方面,隐忧也已浮现:用户增长逐渐触顶,增速放缓甚至转入负增长已成不争的现实。与此同时,整个电视大屏生态都在面临着来自多媒介、多终端的激烈争夺与用户分流。

而在近期举办的“天津论道”会议上,一些声音更值得警惕。

互动媒体推委会杨崑指出:电信运营商曾是推动IPTV普及至4亿用户的绝对主力,是行业过去的“引擎”与“核心收入来源”。但如今,形势正在发生变化——部分省份的运营商已开始将IPTV从“基础业务盘”中剥离。

作为行业参与者,四川蜀影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斌同样指出,从与各地运营商的交流来看,IPTV已明显进入产品与业务模式的发展瓶颈期。无论是业务收入还是用户活跃度,增长均显乏力。在用户见顶、存量竞争加剧的背景下,IPTV对运营商的发展助力正日渐式微,这也正导致运营商对于IPTV的态度发生着变化。

这是否意味着,在运营商眼中,IPTV或许正从一个必须全力投入的核心业务,降格为一项普通、甚至会被边缘化的产品?

当曾经的“引擎”开始减速,当运营商重新评估IPTV价值时,整个行业将何去何从?

不过,危中有机。与警示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天津论道”上传来的“破局之声”与切实的路径探索。行业专家与从业者,正为迷惘的IPTV指明破局的方向。

从战略高度指明方向

杨崑指出,IPTV拥有4亿用户的庞大市场规模和多年积累的入户率,这是其最坚实的“底盘”和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很多其他业务难以企及的。未来,大屏因其独特地位仍将迎来新机遇。

他进一步指出,IPTV转型工作不是基于某个单一的技术点,比如AI,行业不用去碰底层大模型,而是应该明确用AI来解决业务中哪些具体的问题,用AI到底如何服务于业务环节。

另外,他提出,行业要实现破局,必须认真思考三个根本性问题:创造出竞争对手难以实现的创新产品,这是未来几年决定大屏能否存活和发展的关键;重新定义和思考“大屏”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想清楚自身存在的根本价值。(相关链接:《天津论道|互动媒体推委会杨崑:数字化传播主流渠道的重塑之路》)

IPTV新媒体多元探索

天津网络广播电视台有限公司节目部总监刘瑞主要从运营的角度分享了IPTV的破局尝试。目前天津IPTV团队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以标签系统为切入点,夯实智能运营基础。基于“90%的用户第一收视行为是直播”这一关键洞察,运营团队优先对直播内容进行标签化处理,在用户流量最集中的场景中捕捉偏好;同时,合作方负责完成点播节目的基础标签标注。所有标签统一纳入内容标签库,形成体系化的数据支撑。

第二,从“情绪”维度深挖用户需求。除了常规的内容标签如类型、年代、演员之外,团队开始系统性地标注情绪标签,以更精准地响应用户的心理状态。例如,在2025年9月3日大阅兵期间,团队充分收集了近三个月甚至半年未开机的沉默用户数据,基于情绪匹配模型,为其推荐《战狼》、《红海行动》等具有情绪共鸣的主旋律内容,成功挽回了5万户准沉默用户。(相关链接:《天津论道|天津IPTV刘瑞:回到未来——所有尚未到来的,都在过去向我们打招呼》)

如果说天津IPTV的探索代表了运营层面的“点”上突破,那么另一项行业标杆式的探索——“看中国”平台,则旨在构建“面”上的协同生态。

其意义不仅在于打通省际壁垒,更在于为转型关键期的IPTV提供了“全国一盘棋”的破局思路。其探索路径与成果在此次“天津论道”特设的“看中国”论坛中也得到了集中展示。

目前已经组建了“看中国·全国IPTV审核联盟”,建立了审核共享与协同共治机制;推动着各省平台数据共享与IP联合开发运营;开展2025“看中国”弘扬主旋律机制活动;发布了“看中国·全国智慧文旅专区”合作项目,探索“媒体+文旅”融合升级;搭建起次元对话空间等等。(相关链接:“IPTV看中国”论坛

另外在“精细运营”与“生态协同”之外,行业的破局探索也延伸到了“终端”本身。在“天津论道”上,天津、河北、河南、广西、四川等五大省级新媒体就与相关电视厂商共同发起“IPTV一体化电视机”项目,实现“开机即直播”,简化用户操作路径,全面提升视听服务体验,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相关链接:《天津论道|IPTV与智能电视深度融合:一体化电视机项目在津启动》)

产品与技术的创新赋能

欢网科技“欢首映”

在“天津论道”会议上,欢网科技推出的旗舰影视新产品“欢首映”,其集全平台预热、大屏首映、数据回归、长尾运营、案例打造为一体,旨在做到“用户”、“内容”与“平台价值”的螺旋攀升。

欢网科技孟妍分享道,在前向层面,欢网通过精细化内容运营,最大化影片在IPTV端的观看效应与直接收益;平台价值提升层面,依托欢网大数据赋能,通过内容的长尾运营与多渠道联合宣发,升维大屏与内容IP的双向价值;后向价值层面,欢网大数据同样以,亿级屏数据护航,提供大屏、影视传媒、广告营销、运营商、社交营销等板块,具备深度的行业链接能力。

另外,会议上,欢网科技还携手全国新媒体代表、欢喜传媒共同发起「IPTV大屏院线」项目,旨在打造全国联动、宣发一体的全新阵地,使大屏深度融入影视作品的全生命周期。(相关链接:《天津论道|「家庭大屏新院线」大屏,正成为电影生命周期的重要部分》)

蜀影科技“智能轻云盒”

四川蜀影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斌在“天津论道”会议上则表示,蜀影科技正致力于通过软硬件融合创新,推动IPTV突破传统业务边界,真正切入用户体验与家庭需求核心,实现产业价值重构。

蜀影科技推出的智能轻云盒,是一款面向未来家庭的轻型算力终端。该产品以IPTV为基础、以终端为硬件底座,持续拓展家庭场景下的应用生态能力,通过用户体验和交互感知的整体提升,让用户对IPTV的感知从“不好用、不敢用、不想用”,向“好用、敢用、主动用”转变。

该模式通过整合内容全站包、智慧家庭云中心、超级投屏等能力,有效提升用户活跃与黏性,已成为支撑运营商差异化营销、实现云宽带价值显性化的重要载体。

在此基础上,蜀影科技正联合运营商集团和各省公司,共同规划并推进一系列面向家庭场景的创新增值业态。同时,依托终端无线连接、便捷小巧隐藏安装等优势,以及面向运营商及泛行业开放的Saas云化组件能力,可以灵活支撑酒店、医疗、教育等泛行业场景拓展,助力运营商在IPTV市场中稳固存量、拓展增量。

目前,智能轻云盒已在十余个省级运营商实现规模商用。(相关链接:《天津论道|蜀影科技周斌:以软硬融合创新赋能运营商大视频存量经营,重构家庭大屏体验》)

中兴通讯“AI大视频解决方案”

在“天津论道”会议上,中兴通讯发布了下一代AI大视频解决方案,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多媒体视讯产品市场总监崔小华介绍道,该方案以IPTV为基础,通过“新平台”、“新体验”、“新生态”、“新运营”,旨在解决当前大屏行业在内容、交互与互动方面的痛点,重构大屏价值。

具体而言,“新平台”通过构建AI大视频融合平台,实现泛视频业务与泛智能终端的统一接入与数据流转、体验标准化;“新体验”聚焦全年龄段用户,以全场景语音交互、多角色AI智能体和“边看边聊”等创新功能提升交互体验;“新生态”则突破家庭场景边界,构建“家庭+行业”双轮驱动模式,覆盖从娱乐、康养到政务、酒店等多元场景;而“新运营”依托AI运营助手与AI运营专家,实现从数据洞察到策略落地的闭环,推动运营向精细化、智能化演进。(相关链接:《破局大屏!中兴通讯发布下一代AI大视频解决方案,借力AI重塑大屏辉煌》)

结语:

当前,IPTV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重构。

用户规模触顶、增长乏力、运营商态度转变……这些挑战是真实的,也的确值得全行业警醒。然而,正如“天津论道”上所呈现的,危机之中同样孕育着转机。

从天津IPTV基于情绪标签的精准运营,到“看中国”平台的全国性生态协同;从欢网科技“大屏院线”构建的大屏影音新生态,到蜀影科技“智能轻云盒”对传统IPTV的价值重构,再到中兴通讯AI驱动的全链条升级。这些探索无一不在证明:当IPTV从传统内容渠道,升级为响应需求、创造体验的“家庭数字生活中心”,其价值边界将不断拓宽。

正如天津网络广播电视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和在“天津论道”上所言,唱衰之声虽提示危机,却可能忽视了用户需求所主导的变革动力。只要持续响应用户变化,IPTV便拥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他引用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的观点:“我们所经历的,只是对事物偶然的把握。”这句话或可成为IPTV下一阶段的座右铭——不以现有认知为终点,而以动态、开放之姿,探索未来路径。

来源:流媒体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