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罗伯特·法利在分析六代战斗机发展时,提出一个新观点。
【军武次位面】 作者:丰羽
据美国《国家利益》11月16日报道,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罗伯特·法利在分析六代战斗机发展时,提出一个新观点。
他认为战斗机按照代际标准划分的方法已经过时,真正值得讨论的是空军需要哪些具体技术。
该言论的背景是,美军六代机计划正处在预算吃紧、研制落后的阶段,而中国的六代验证机频繁试飞。
两者差距已经肉眼可见,美国仓促上马F-47项目,被视为不得不对中国进行的回应,这意味着,美国六代机不仅会晚于中国六代机实装,性能恐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此来看,美国教授淡化代价概念,强调技术实用性,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试想一下,如果美国仍然处在领先状态,又有什么理由放弃这个等级森严的划分体系?
(美媒报道截图)
美国曾经非常依赖代际概念。过去二十年里,美国空军靠F-22和F-35确立了第五代战斗机的标准。
只要谈到五代机,美国就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那时美国军方和工业界非常愿意强调代际差距,因为这种说法不但能凸显技术领先,还能强化对盟友的影响力。
日本、韩国、以色列、欧洲国家都在追着美国走,这使美国可以主导整个行业的评价方式。
只要美国认定某种技术属于第五代,全球就会以美国的标准为准。
说白了,这就是规则制定权。但这种强势话语体系有个前提,就是美国必须一直保持领先。一旦出现对手能追上来,美国的代际体系就会变成负担,因为它会暴露美国自身的落后。
如今美国学者开始主动否定代际概念,说明美国正在失去规则制定权,毕竟你不能说中国先起飞的六代机是抄袭进度更落后的美国六代机吧。
(F-47渲染图)
所以这才是美国真正担心的,它从用代差压人,变成了被代差的一方,这一压力正是代际不重要论调出现的背景。
因此,美国所谓的代际否定论,实质上是一种策略性退却。
在过去,美国习惯用代差压制他国,现在一旦发现竞争对手的推进速度超过预期,美国就会主动改变叙事框架,让竞争标准看上去变得模糊,从而避免被贴上落后的标签。
这就是美国学界代际否定论的根本用意,试图把竞争从硬指标转向软概念。
如果继续按照代际标准来比,那么基于同一标准,很容易就能分出谁领先谁落后,而无法用话术来解释。
可一旦换成按需求设计,就可以说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需求,我们造得慢不是落后了,而是美国的需求和中国的不一样。
(中国六代机)
所以能够看到这样一副画面,学界淡化代际体系的同时,美国军方仍然继续根据六代机的标准推进,这说明美军非常清楚六代机的现实价值。
六代机关注的核心能力有几个方向,包括超远程空战能力,更高等级的隐身和热管理,以确保大型平台在远程渗透中保持生存力。
标志性的特点则是与无人僚机高强度协同,把侦察、干扰、诱骗和远程打击分散到不同载台。
这些方向不是新理论,而是美军自己提出的NGAD框架,这说明美军非常明白六代机是体系的根源。
那么美国现在就是一种既要又要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嘴上宣称代际不重要,另一方面内部文件和军方规划根本没把六代机从核心任务中剔除。
这说明美国比任何国家都清楚,六代机不是噱头,而是未来空战体系的入口,一旦失去入口,未来的制空逻辑都要让别人来写。
美国当然不愿意接受这种局面,但现实又逼得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正在用更快的速度和更成熟的工业链抢先进入下一代。
这就是美国尴尬的地方,它必须维持我依旧强大的叙事,但又无法否认中国六代机已经飞起来的事实,只能在话术上做文章。
(中国六代机)
但话术改变不了现实,根本的问题在于,美国的想象力还有,但没有了实现的能力。
美国依然能够制定出六代机的标准,但能否兑现这个标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美国的军事霸权非常依赖制空能力,而它的焦虑,不是没法对小国扬武扬威了,而是第一次出现了一个能在关键技术上压它一头的对手。
那么,曾经那套靠代差塑造的战略威慑力也就没有了,虽然中美以后是否爆发正面战争说不准,但可以肯定是,在战略层面来看,美军无敌的神话会被打破,这将引发系统性崩塌。
因为一旦这种神话破碎,美国赖以维持盟友体系、全球部署体系的那层心理压制力就会随之瓦解。
所以,美国既要搞出六代机标准并进行研发,又要淡化六代机标准,因为先问世的才有定义标准的资格,其真正在意的,就是这个定义空战规则标准的权力,不在自己手里了。
来源:信息探索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