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117名越南女兵被俘:从死敌到泪别,她们经历了什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4 16:05 1

摘要: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不到一个月,我军横扫越北,俘虏越军2000余人,其中117名是女兵。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不到一个月,我军横扫越北,俘虏越军2000余人,其中117名是女兵。

这些女兵刚被俘时咬牙切齿,放话“要么杀了我,要么我杀了你”,可最终遣返时,有人抱着我军翻译痛哭:“愿越中友谊之花永开不败!”

越南女兵的阴毒战术:伪装、欺骗、冷枪,无所不用其极!

越南长期战争导致男性兵源枯竭,女兵被迫扛枪上阵。她们比男兵更善于伪装,手段也更阴毒。

1979年2月,广西边境,几名越南女兵换上平民衣服,提着水壶靠近我军巡逻队,哭诉“解放军同志,喝口水吧”。毫无防备的民兵接过水壶喝下,瞬间口吐白沫倒地,毒发身亡。

3月5日,高平战役期间,越军女兵在两军对峙时突然丢出纸条,上面用中文写着“你们连孩子的母亲都不放过吗?”,同时传来婴儿哭声。我军士兵一时犹豫,女兵趁机开枪,造成3人伤亡。

756高地遍布100多个猫耳洞,每个洞里都藏着越南女兵。她们身材瘦小,行动敏捷,专打冷枪。我军进山搜索时,往往刚走过洞口,背后就射来子弹。

这些战术让初期作战的我军吃了大亏,直到后来调整战术,才逐步破解她们的阴招。

越南女兵被俘前,越军给她们灌输"被中国人抓住就会生不如死"的恐怖宣传。

但现实却让她们震惊——中国战俘营的条件,竟比她们在越南军队时好得多!

我军严格执行《日内瓦公约》,男女战俘分开关押。女俘宿舍由女管教负责,严禁男管教单独进入,违者直接送上军事法庭,最高可判三年。

一名越军女俘在日记里写道:"这里的规矩比越南军营还严,但至少不用担心半夜被男兵骚扰。"

每人发放镜子、梳子、内衣等女性用品,每月还配发卫生巾。更让她们难以置信的是,战俘营开设手工作坊,允许她们编织毛衣、制作工艺品,赚取的零花钱可以寄回越南老家。

1979年8月的一场联欢会上,越军女俘自编自演了歌舞《越南的月亮》,台下中国官兵报以热烈掌声。

最让这些女俘恐惧的,不是中国的战俘营,而是回国后的命运。越南政府把战俘视为"国家叛徒",90%的未婚女俘担心自己再也嫁不出去。

战俘营里出现了奇特现象:不少女俘主动追求男俘,希望回国时能有个伴侣证明自己的"清白"。

女俘阮氏柳甚至对管教说:"与其回去被当成辱,不如在这里找个丈夫。"

1979年9月遣返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曾经咬牙切齿的女俘们哭成一片。

有人把节省的零食塞给中国管教,有人连夜折纸花送给翻译。

女俘队长黎氏香抱着我军女军官失声痛哭:"请告诉中国人民,我们永远记得你们的善良。"

最讽刺的是,当这些女俘回到越南后,她们的亲身经历反而成了最有力的"反宣传"。

越军士兵丁国荣被俘后惊讶地发现:原来中国战俘营真的像她们说的那样。

中国用战俘营撕碎越南谎言,117名女兵从死敌变朋友,靠的不是枪炮,是梳子、镜子、卫生巾和一场场联欢会。

瑞士前主席马塞尔·纳维尔1979年5月视察战俘营后震惊:“中国对待战俘是世界榜样!”

来源:秋枫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