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肺鳞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历史上它的“代名词”是:中老年男性、吸烟、晚发现、预后差。绝大多数人一确诊,仿佛立刻被命运按下倒计时。手术、放疗、化疗三板斧,砍得又狠又重。但问题是,砍完之后,许多患者已经在床上躺不下去,甚至还没等到“复查正常”这天。
67岁,肺鳞癌3期,医生建议化疗,她转头出门,拒绝。转身选择了免疫治疗,5年过去,复查正常,身体唯一的反应就是“有点累”。
这事搁过去,听上去像是民间传说。可如今,越来越多类似的“奇迹”,正在医院里被一条条写进病历。
肺鳞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历史上它的“代名词”是:中老年男性、吸烟、晚发现、预后差。绝大多数人一确诊,仿佛立刻被命运按下倒计时。手术、放疗、化疗三板斧,砍得又狠又重。但问题是,砍完之后,许多患者已经在床上躺不下去,甚至还没等到“复查正常”这天。
但她没走老路。她选的是免疫治疗,那个一开始被看作“玄学”的新手段。现在回头看,谁玄,谁先进,已经很清楚。
她的选择,其实踩在了一个时代的节点上。
2018年,PD-1抑制剂横空出世,免疫治疗不再是“顶级肿瘤中心”的专属名词,开始走进三甲医院的门诊室。免疫治疗的核心逻辑,是“调动自己体内的免疫系统去杀癌细胞”,而不是靠外来的化疗药物去“毒死”肿瘤。
听上去像是“唤醒沉睡的战士”,但打仗的代价是,战士可能错杀“自己人”,所以免疫治疗的副作用,不是掉头发,而是疲劳、皮疹、甲状腺功能紊乱这些“听起来不吓人”的小反应。
她的体感累,正是免疫系统还在“巡逻”的表现。
这个故事真正值得说的,不是“她运气好”,而是:她的这条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复制。肺鳞癌这几年在治疗上有个巨变:不再一刀切地推化疗,而是根据患者的PD-L1表达、基因突变、肿瘤微环境做出个性化治疗决策。
有的人化疗有效,有的人免疫治疗效果好,还有人两者联合效果更佳。医学终于开始承认:人不是模型,病也不是公式。
但也有人说,免疫治疗贵啊。确实,早期PD-1动辄几万块一针,一年下来几十万。但从2021年起,多个国产免疫药物进入医保,信迪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等,价格腰斩再腰斩。现在一个疗程下来,费用已经能被大多数家庭接受。成本不再是天堑,选择也不再是奢望。
她的决定背后,是对身体的信任,也是对信息的获取。这两年,越来越多患者会带着打印好的论文、药品说明书,甚至是小红书笔记走进门诊。
医生不再是“唯一的决策者”,而是“共同讨论者”。这种对话式的就诊方式,其实对双方都好。医生不再需要“赌病人听不听话”,而是根据病人的偏好、家庭支持、心理状态,做出更人性的方案。
但仍有不少患者,坚持“化疗才是正宗,免疫是噱头”。甚至有家属强行给患者做完4次化疗后才说,“他吃不下饭,能不能改免疫?”其实很多时候,机会就在第一次决策时被错过了。
免疫治疗不是万能钥匙,它也有局限。如果患者本身免疫功能极差,或者肿瘤微环境免疫惰性,再先进的药也难有奇效。它更像是一种“借力打力”的打法,要借你身体的原始战斗力,去打这一仗。
像她这样术后5年稳定的患者,背后有很多小细节值得推敲。
她术前就开始做免疫治疗,肿瘤缩小后手术风险变小;术后继续免疫巩固,免得残存细胞死灰复燃;期间坚持每月复查,一有小问题就调整方案;饮食、作息、体重都控制得很好,没有“等药物保命”的心态,而是“主动配合治疗”的状态。
她不是“运气好”,而是“策略对”。
而且讲真,很多人对癌症治疗的想象,还停留在“熬”“拖”“赌”。但近几年,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癌症治疗已经从“打地毯式轰炸”转向了“定点清除”。就像中国古代打仗,从冷兵器的对拼,进化到火药的精准打击。现在的治疗方案是“拿着千人千面的地图打仗”。
比如有的肺鳞癌患者带有EGFR突变,那就不适合免疫治疗,而应该选靶向药;而PD-L1表达高的,则免疫治疗就可能“一击即中”。这就像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是所有感冒都靠板蓝根治,热寒虚实都得看清楚。
很多人喜欢问:“医生,我这个病能治好吗?”其实更该问的是:“我这个病,最适合哪种打法?”治疗是个过程,不是结果。你选择什么路径,会决定你经历什么风景。她选的是一条在当年还没人走过的新路,但她走出来了,也让后来人少了犹豫。
这几年农村地区肺癌患者明显增加,和吸烟、厨房油烟、空气污染密不可分。尤其在北方冬天烧煤取暖,长期暴露在颗粒物中,肺部慢性受损极容易诱发癌变。防癌的第一步不是体检,而是改变生活方式。
在一些地方,老人们至今还相信“咳痰多是寒气重”,结果一拖再拖,等到胸痛、气短、体重骤降才来看病,已经是晚期。其实像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闷、反复肺炎,都可能是肺癌的征兆,别再拿“老毛病”当借口。
她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到,不是因为她幸运,而是因为她敢选、敢试、敢坚持。她不是“被治好”的,而是“自己拼出来的”。医学不是奇迹的制造机,而是选择和坚持的放大器。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朱佳黎,徐兵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23,50(05):233-237.
[2]王晓倩,张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杂志,2024,46(03):215-220.
[3]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将部分抗癌药物纳入医保目录的通知[Z].2021年发布.
来源:养生新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