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末的重庆龙体育场,万人呐喊声几乎掀翻顶棚。中甲联赛第九轮重庆铜梁龙主场对阵延边龙鼎的赛事中,30个身穿校服的年轻人特别显眼——这群来自重庆交通大学的学生,和全场老球迷们肩并肩站着,从开场哨响到终场哨落,整整九十分钟没坐下过。
上周末的重庆龙体育场,万人呐喊声几乎掀翻顶棚。中甲联赛第九轮重庆铜梁龙主场对阵延边龙鼎的赛事中,30个身穿校服的年轻人特别显眼——这群来自重庆交通大学的学生,和全场老球迷们肩并肩站着,从开场哨响到终场哨落,整整九十分钟没坐下过。
"重庆雄起!"的吼声里混着年轻人的清亮嗓音。这些学生手里举着连夜赶制的手绘应援板,跟着鼓点节奏拍打座椅。有个戴眼镜的男生全程举着手机录像,镜头扫过之处全是挥舞的红色围巾。"以前看直播总觉得隔着层玻璃,现在汗毛都跟着加油声竖起来。"赛后他这么形容。
看台东侧的学生方阵里,钱科文把校服外套系在腰间。这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大三生整场比赛都在学唱助威歌,手里捏着的歌词单早被汗水浸透。"歌词里唱的都是热血和坚持,这和我们搞桥梁设计的劲头其实挺像。"他说着指了指场中正在谢场的球员,"你看11号那个中场,跑动距离绝对超过一万米。"
中场休息时发生了个小插曲。当现场主持人把镜头对准学生方阵,原本喊得声嘶力竭的年轻人突然集体卡壳,互相推搡着往同伴身后躲。最后还是几个老球迷带头起哄,才把这群年轻人重新"炸"出声来。这种新老球迷的化学反应,在终场前十分钟达到顶点——当铜梁龙队抓住角球机会破门时,五十多岁的球迷协会会长老张,直接搂着旁边学生的脖子跳起了"骑马舞"。
散场时,机电学院的刘畅在校服背面签了十几个名字。"都是找我们合影的叔叔阿姨让签的。"他翻出手机相册,有张照片拍下了看台全景:红色的人浪从第一排涌向顶层,分不清哪里是学生哪里是老球迷。"这种全员参与的感觉特别真实,比任何游戏里的团战都带劲。"
更衣室通道上方挂着条褪色的横幅,写着"二十年风雨同舟"。新来的学生们或许还不清楚这条横幅背后的故事,但当天他们留下的三十件校服,已经整整齐齐叠放在球迷协会的物资箱里。负责现场协调的球迷会长说了句大实话:"这些娃娃今天喊得比我们当年凶多了,下次客场比赛得带几个润喉糖备着。"
终场比分定格在1:0,但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数字远不是最重要的。当体育场的照明灯渐次熄灭,他们三三两两走在回校路上,还在争论哪个球员的假动作更逼真。路过烧烤摊时,有人突然哼起助威歌的调子,马上引来一片带着笑意的跟唱。这些声音混着五月晚风,飘过正在打烊的便利店,惊起了路边梧桐树上的夜鸟。
第二天早上,学校贴吧冒出个热帖:"求下个主场票的团购渠道"。发帖人大概没想到,这个简单的请求后边,跟了上百层表示要"组队出征"的回复。
来源:小红花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