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汇率与人民币韧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7 16:25 1

摘要:均衡汇率的原理究竟是如何支撑人民币应对美联储加息的?应该说其核心在于:均衡汇率理论帮助识别汇率合理价位,而人民币的韧性则源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优势、有效的货币政策干预以及在外部冲击下凸显的避险属性。美联储加息通常会导致资本回流美国,给非美货币带来贬值压力,但人民

均衡汇率的原理究竟是如何支撑人民币应对美联储加息的?应该说其核心在于:均衡汇率理论帮助识别汇率合理价位,而人民币的韧性则源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优势、有效的货币政策干预以及在外部冲击下凸显的避险属性。美联储加息通常会导致资本回流美国,给非美货币带来贬值压力,但人民币能够“扛住”这种冲击,通常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表格,这里概括了均衡汇率的核心原理及其在人民币抗冲击中的具体体现。

均衡汇率的核心内涵 (理论基础)该原理如何助力人民币抵御美联储加息 (现实应用与表现)

内部均衡:国内非贸易品市场出清
• 汇率需使国内资源在贸易品与非贸易品部门间合理配置。

经济基本面的韧性提供压舱石
• 宏观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健康的国内经济(如稳定的增长、就业)意味着非贸易品部门运行平稳,从内部支撑了汇率,降低了因内部失衡导致货币大幅贬值的风险。

外部均衡:中长期国际收支平衡
• 强调可持续的经常账户和合意的资本流动。

国际收支的结构性优势与政策调控
• 我国国际收支延续自主平衡格局,进出口顺差创下新高。这为人民币提供了坚实的外部支撑。
• 面对资本外流压力,央行可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如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部均衡。

基本面因素决定均衡水平
• 相对生产率、贸易条件、投资率、开放度等基本面因素共同决定了均衡汇率的长期趋势。

基本面的积极因素构筑支撑
• 贸易品部门相对生产率的持续进步(HBS效应)会推动人民币均衡汇率升值。
• 充裕的外汇储备(多年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压舱石,增强了市场信心。

避险属性的彰显
• 在全球风险上升时,一国货币若能保持稳定甚至升值,便体现出避险属性。

在全球动荡中凸显相对价值
• 在美联储激进加息、全球恐慌情绪蔓延时,人民币债券成为价格稳定的金融资产,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对部分非美货币甚至升值,呈现出准安全资产的特性。

那具体如何理解均衡汇率与人民币韧性?

首先,均衡汇率是“锚”,但不是固定靶心。

均衡汇率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区间。当美联储加息导致资本外流,使市场汇率偏离由本国健康基本面(如持续的生产率提升、可控的债务水平、稳健的贸易顺差)所决定的均衡水平时,这种偏离会被视为 “失调” 。市场参与者会预期汇率最终将向均衡水平回归,这种预期本身就会抑制单边的投机性抛售,甚至吸引长期资本流入,从而帮助汇率“扛住”短期冲击。

其次,“双支柱”调控框架:灵活的 policy 工具包。

面对美联储加息这样的外部冲击,中国货币当局并非被动接受。“双支柱”调控框架(货币政策 + 宏观审慎管理) 起到了关键作用。

货币政策可主要专注于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例如通过降息降准来刺激内需。

宏观审慎政策则专门针对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风险。例如,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释放美元流动性,增加境内美元供给,从而缓解本币贬值压力。这种定向工具的使用,避免了为稳定汇率而过度收紧国内货币政策,从而更好地实现内外均衡。

最后,避险属性的获得:从“基本面”到“信任票”。

人民币避险属性的凸显,是其内在韧性的高级体现。研究表明,较低的国家风险水平、稳步推进的金融开放、深厚的债券市场等都是提升人民币避险属性的关键因素。当全球风险(如美联储激进加息、地缘冲突)上升时,全球资金会寻找“避风港”。如果一国能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充足的外汇储备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其货币就能吸引避险资金。人民币正逐步获得这种信任,这使其在某些时候能摆脱美元加息周期的传统压制,走出独立行情。

来源:财说点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