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今年双十一这么冷清!快递站老板透露:4个原因很无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6 17:59 1

摘要:这种情况以往几乎没有见过,天猫和京东都“倒退”了,特别是天猫,7.6%的滑落让人觉得这个曾经盛大的购物节似乎也在悄悄变味。

今年的双十一,一秒钟的疯狂似乎变得遥远了。

数据显示,2023年全网GMV意外出现了负增长,降了2.1%。

这种情况以往几乎没有见过,天猫和京东都“倒退”了,特别是天猫,7.6%的滑落让人觉得这个曾经盛大的购物节似乎也在悄悄变味。

反倒是抖音电商逆势狂奔,增长了119%,直播带货的影响力正逐渐蚕食传统平台的份额。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更令人深思。

调研显示,超过60%的人选择在预售期就把购物搞定,双十一当天的热度被“提前量完”了。

大家似乎对“优惠”越来越不买账,偏好“现货直降”,促销套路的疲劳感明显。

促销规则的简化也体现了平台不想再走弯路——天猫直接砍掉14年的预售定金,京东推行“全场直降”,拼多多依然坚持“天天11.11”。

但这种“简单”真的意味着消费者更开心了吗?

价格战的阴影还在蔓延。

不少统计显示,35%的消费者遇到过“先涨后降”的奇怪操作。

价格透明度受损,信任度进一步拉低。

而直播带货的崛起成为新亮点,李佳琦双十一的GMV一度突破250亿,超头主播的分流效应让传统电商平台不得不重新思考“套路”的价值。

这其中,经济环境和信任危机成了背景色。

居民储蓄意愿提高,消费信心指数低迷,很多人的购物变得“更理性”。

更有意思的是,42%的消费者坦言因为产品质量不满意,减少了网购频率。

渠道也变得多样,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纷纷抢占市场空间。

传统的“集中爆发”大促模式正逐渐被“持续优惠”的策略取代,物流体验更快、更优,内容电商的比重也在快速提升,直播带货的比例已经突破28%——这不是偶然。

双十一的冷清背后,是复杂的行业信号。

平台在调整,消费者也在变。

现在谁会告诉你,双十一不再是单一的“买买买”,而是消费结构和策略的深刻变革。

这场变革还会持续多久?

未来,谁还能继续“买得值”点?

留个评论吧,大家怎么看这个“新双十一”?

来源:博学的光束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