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正在进行的系列名为“转变”(Transformations),分为“变形”“分裂”“吸引”和“复发”四个部分,该系列作品常以女性的脸或身体为特色,背景多为包含超现实元素的自然世界。
迈尔斯·约翰斯顿(Miles Johnston)是一位概念艺术家和插画家,以超现实主义铅笔画而闻名.
他的作品充满心理色彩,常通过切片、融化、扭曲等方式处理面孔和身体,以视觉方式表达隐藏在主题内心的想法、恐惧和情感,具有梦幻般的超现实风格。
约翰斯顿的作品旨在将隐藏在头脑中的思想和情感可视化,他通过“内在的隐喻语言”描绘身体的体验,试图表达对事物感觉的天真直接表达,而非外表的字面表达。
其正在进行的系列名为“转变”(Transformations),分为“变形”“分裂”“吸引”和“复发”四个部分,该系列作品常以女性的脸或身体为特色,背景多为包含超现实元素的自然世界。
在当代超现实主义艺术领域,英国艺术家迈尔斯·约翰斯顿(Miles Johnston)以一支石墨铅笔,构建了一个连接现实与潜意识的视觉秘境。他的素描作品摒弃了对世界的字面描摹,转而以扭曲、分裂、变形的人体为载体,将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依恋、迷茫与觉醒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语言,在黑白灰的层次间,完成了一场场深刻的心灵对话。
约翰斯顿的创作起点,根植于他独特的人生轨迹。1993年出生于英国的他,幼年曾在文莱生活数年,截然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让他早早意识到“没有真正的‘正常’”,这种对世俗平凡感的超越欲,成为他艺术探索的核心动力。18岁赴瑞典现实主义艺术学院深造后,他不仅深耕素描技艺,更将数学、物理与哲学的思辨融入创作,坚信艺术应“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并以传递情感共鸣为己任。在他看来,一件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精湛的技法,更在于它与观者产生的情感联结——唯有引发共鸣,艺术才真正完整。
石墨铅笔是约翰斯顿最钟情的创作媒介,他以极致的细腻笔触,赋予黑白画面震撼人心的表现力。在他的素描中,人体不再是完美的审美对象,而是情感与潜意识的“容器”:面孔在切片中显露内在肌理,肢体在融化中消解边界,五官在重复中构建迷幻秩序,每一处扭曲都对应着人类在生命关键节点的内心波动。这种视觉语言的灵感,既源自M.C.埃舍尔、齐格蒙特·贝克辛斯基等超现实主义大师的图形实验,更源于他对“内在隐喻语言”的执着探索——他试图跳过文字的苍白表述,直接用画面展现那些难以名状的感知,如撕裂的痛苦、空洞的孤独、灼烧的渴望。
正在进行的“转变”(Transformations)系列,是约翰斯顿素描创作的集大成者。该系列分为“变形”“分裂”“吸引”“复发”四个篇章,以女性面孔与身体为主要表现对象,背景常融入超现实元素的自然景观,构建出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场域。在《怀旧》(Nostalgia, 2021)等代表作中,他以精微的排线塑造光影层次,让扭曲的人体在虚实之间流动,既保留了现实主义的精准质感,又充满了超现实的迷幻张力。这些作品看似“令人不寒而栗”,实则是艺术家对集体人类经验的深刻共情——他将漂泊的不安、依恋的恐惧、转变的阵痛,都转化为可凝视的视觉符号,让观者在不适感中看见自己的内心。
作为新一代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约翰斯顿的素描创作打破了技法与概念的割裂。他既以学院派的扎实功底为基础,确保每一根线条都服务于情感表达;又以开放的创作理念,让作品的意义交由观者解读。在Instagram上,他的作品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种跨地域的共鸣证明:人类的内心世界虽隐秘难测,却能通过艺术找到共通的表达。他用石墨在纸上刻下的,不仅是扭曲的人体,更是现代人在无常世界中寻找自我的精神轨迹——那些看似“怪异”的肖像,实则是最真实的心灵镜像。
迈尔斯·约翰斯顿的素描,是一场关于“看见内心”的艺术革命。他以铅笔为钥匙,打开了潜意识的大门,让那些被压抑、被忽视的情感得以可视化。在黑白灰的纯粹世界里,他证明了艺术无需依赖色彩的绚烂,仅凭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极致的技法表达,便能抵达心灵的深处。正如他所言,艺术是抵消虚无与恐惧的有效方式,而他的每一幅素描,都在邀请观者在超现实的秘境中,与自己的内心相遇。
来源:老鹰画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