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3重大升级!违章当天提醒,4次免罚规则速看别浪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6 16:01 1

摘要:各位车主注意了!交管12123APP迎来实用性极强的重大更新,两个核心功能直接落地——违章信息当天就能收到直达提醒,不用再等好几天悬着心;更有“4次免罚”的人性化政策,不过这可不是随便就能用的“免死金牌”,得懂规则才不浪费。今天就把这两个功能的细节、用法和注意

交管12123重大更新!违章当天直达通知,4次免罚正确打开方式速藏

各位车主注意了!交管12123APP迎来实用性极强的重大更新,两个核心功能直接落地——违章信息当天就能收到直达提醒,不用再等好几天悬着心;更有“4次免罚”的人性化政策,不过这可不是随便就能用的“免死金牌”,得懂规则才不浪费。今天就把这两个功能的细节、用法和注意事项说透,车主们赶紧收藏好,避免踩坑白跑趟。

这次更新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公安部推进“一网通办”、优化交管服务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交管12123APP注册用户已经达到5.9亿,日均提供近300万次网上服务,这次升级就是为了让服务更精准、更贴心。违章当天提醒解决了信息滞后的痛点,4次免罚则体现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柔性执法理念,既守住交通安全底线,又给了车主改正错误的空间,咱们得先搞懂背后的逻辑,才能真正用好这些福利。

一、违章当天直达通知:3大优势+2个设置要点,别漏了提醒

以前不少车主都有过这种经历:不小心违章后,忐忑等好几天才收到短信,甚至过了半个月查违章才发现,不仅记不清当时的情况,还可能错过处理时效。这次“当天提醒”功能升级后,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

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违章信息的推送速度非常快,有车主在违规停放5分钟后就收到了提醒,大部分城市都能实现“当天发生、当天通知”,最晚不会超过24小时。这个功能之所以实用,核心有3个优势:

第一,信息透明不踩坑。提醒会直接注明违章时间、地点和具体行为,比如“未按规定停放”“不按导向车道行驶”,车主能立刻回想当时的情况,避免因为时间太久产生异议,也杜绝了“黄牛”利用信息差骗钱的可能。

第二,及时纠错免再犯。当天知道自己在哪违章,下次经过同一个路段就能格外注意,比如知道某个路口压实线会被拍,后续就会提前并线,这种即时反馈的教育意义,比隔半个月的“秋后算账”管用多了。

第三,处理时效早掌握。提醒里会明确告知处理期限,一般是30日内,车主能提前规划时间,避免逾期未处理产生滞纳金,或者影响车辆年检、过户。

不过要注意,想收到当天提醒,得做好两个设置:一是把交管12123APP更新到最新版本,并且绑定自己的车辆和手机号,确保信息一致;二是打开APP的推送权限,同时不要屏蔽12123开头的官方短信,很多城市会通过APP推送+短信提醒双重保障,避免车主错过。如果没收到提醒,可先检查设置是否正确,再通过APP“违法处理”板块查询,也能拨打12123交管服务热线咨询。

还要说明一点,当天提醒主要针对电子监控记录的违章,比如违停、压线、超速等,现场执法的违章会由交警当场告知,不在这个推送范围内,但后续也会同步到APP里,方便车主查询处理。

二、4次免罚不是“随便用”:先搞懂3个核心规则,别浪费机会

“4次免罚”是这次更新最受关注的福利,但很多车主误以为是“一年能免4次任何违章”,其实这是误解。准确来说,这是各地推行的“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政策的整合,4次是大部分城市的年度免罚上限,核心是针对“情节轻微、未造成后果”的违章,并非所有情况都能免。

首先得明确:4次免罚的适用范围有严格限制,主要集中在11类常见轻微违章,而且不同城市会略有调整,以当地交管部门规定为准。常见的包括:未按导向车道行驶但未影响其他车辆、违章停车但驾驶员在现场且立即驶离、实习期未贴实习标志、驾驶室放置物品妨碍安全、超速未达20%(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除外)等。这些违章的共同特点是没有造成交通事故、没有引发道路拥堵,属于“无心之失”,通过警告教育就能达到纠正目的。

但有几类严重违章,绝对不能享受免罚,哪怕是第一次也不行,一定要记牢:闯红灯、酒后驾驶、超速50%以上、肇事逃逸、不系安全带、逆行等,这些行为要么严重危及安全,要么性质恶劣,属于“零容忍”范畴,交警部门会依法处罚,不存在免罚空间。

其次,4次免罚的“计算规则”要理清。这4次不是“一整年随便用4次”,而是分周期计算的,大部分城市是“半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1次首违免罚,再加上1次看视频免罚”,半年2次,一年累计4次。而且每项违章单独计算时长,比如3个月内没有发生过“违停”,首次违停就能免罚;之后如果发生“压线”,只要3个月内没有过“压线”违章,也能享受免罚,互不影响。

另外,免罚不是“不用管”,而是“不罚款、不扣分,但要接受教育”。符合免罚条件的违章,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首违警告,在APP上确认接受教育后,违章记录就会标注“已处理”;另一种是看视频免罚,把违章加入处理清单后,会弹出观看视频的窗口,完成规定时长的交通安全教育后,就会显示“0元0分”处理。两种方式都要在30日内完成,否则会失去免罚资格,按普通违章处理。

还要注意,4次免罚仅限非营运小型汽车,营运车辆(比如网约车、货车)一般不适用;而且如果在一个周期内多次违章,或者免罚后又发生同类严重违章,后续可能会失去免罚资格,所以这4次机会是“纠错缓冲”,不是“违章特权”,不能随便浪费。

三、4次免罚正确打开方式:3步操作+2个注意事项,实操不踩坑

知道了规则,还得会操作,不然符合条件也可能错过免罚机会。下面就把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说清楚,跟着做就能顺利享受福利:

第一步:确认是否符合免罚条件

打开交管12123APP,进入“违法处理”板块,找到对应的违章记录,点击进入详情页。如果页面显示“首违警告”“轻微免罚”或“学法免罚”字样,说明符合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提示,就是该违章不在免罚范围内,只能按规定罚款扣分。

第二步:选择免罚处理方式

如果是“首违警告”,直接点击“接受警告并处理”,确认后就能完成,全程0元0分;如果是需要看视频免罚,先点击“加入处理清单”,然后在清单页面点击“处理”,会弹出“观看视频免处罚”的窗口,点击“前往观看”。视频时长一般是3-5分钟,主要讲相关交通规则,不能快进、不能中途退出,必须完整看完。

第三步:确认处理结果

视频看完后,页面会自动跳转,违章记录会显示“已接受视频教育,0元0分处理”,点击“确认处理”即可。之后可以在“处理历史”板块查看,确认状态为“处理成功”就没问题了。

操作时要注意两个细节:一是不要直接点击“确认罚款”,否则会直接按普通违章处理,失去免罚机会;二是看视频时要保持网络通畅,确保视频完整播放,中途退出可能需要重新观看。如果操作中遇到问题,可在APP内咨询在线客服,或联系当地交管部门协助处理。

另外,免罚机会的使用情况可以在APP“我的”板块查询,部分城市会显示剩余免罚次数和周期,车主可以定期查看,合理规划使用,把机会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比如在陌生城市不熟悉规则的违章,而不是故意违章后依赖免罚。

四、常见误区澄清:4个错误认知,赶紧纠正

很多车主对这两个新功能有误解,稍微不注意就会踩坑,这里澄清4个最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4次免罚能随便用,一年可以违章4次。错!免罚仅限轻微违章,严重违章不适用,而且是“教育纠正”的机会,不是“违章许可”,频繁违章哪怕是轻微类型,也可能被取消免罚资格,还会被重点监控。

误区二:当天没收到提醒,就是没违章。错!个别情况下,比如网络延迟、监控设备数据同步慢,可能会延迟到第二天推送,不能仅凭没收到提醒就判断没违章,定期通过APP查询才靠谱。

误区三:看视频免罚和首违免罚冲突。不冲突!大部分城市规定,半年内首次违停可以直接首违免罚,再发生违停就能用看视频免罚,两者是独立的,不会互相抵消,只要符合条件就能分别使用。

误区四:营运车辆也能享受4次免罚。一般不能!免罚政策主要针对非营运小型汽车,网约车、出租车、货车等营运车辆,因为行驶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大多不适用,具体以当地规定为准。

五、用好新功能的3个小建议,安全又省心

这两个新功能本质是“服务+教育”,不是让车主放松对交通规则的遵守,而是让出行更便捷、更安全。这里给3个实用建议:

第一,主动设置提醒,定期自查。除了打开APP推送,还可以在APP里设置“违章提醒”自定义功能,比如每周自动查询一次,避免因为推送故障错过信息。同时,每次长途出行后,也可以主动查询一下,确保没有遗漏的违章。

第二,合理使用免罚机会,优先留作应急。比如去陌生城市旅游、出差时,对当地的停车规则、限行政策不熟悉,可能会不小心违章,这时用免罚机会更合适;日常通勤还是要严格遵守规则,不要依赖免罚。

第三,配合“学法减分”,提升驾驶素养。如果违章不符合免罚条件,处理后可以通过APP参加“学法减分”,通过看视频、答题的方式减免记分,既遵守了法律,又学到了交通知识,一举两得。

最后说句实在话

交管12123这次更新,是科技赋能交通管理的体现,也是执法温度的彰显。违章当天提醒让信息更透明,4次免罚让执法更人性化,核心都是为了让车主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减少交通事故。

但要记住,这些福利不是“违章的底气”,交通安全的核心永远是“遵守规则”。免罚机会只有4次,用完就没有了,而一次严重违章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再多免罚机会也无法挽回的。希望车主们能真正用好这些功能,既享受便捷服务,又守住安全底线,让道路通行更顺畅、更安全。

如果大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比如不知道自己的违章是否符合免罚条件、没收到提醒该怎么办,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也希望大家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的车主朋友,让更多人了解正确用法,避免浪费福利、踩坑受罚。

来源:发不者88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