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会将叙利亚交给美国 —— 叙利亚自身也压根不愿 “被交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6 14:53 1

摘要:已故的亨利・基辛格曾有一句颇具远见的论断:“在中东,没有埃及便无法作战,没有叙利亚则无法缔造和平。” 如今,这句话依然适用。叙利亚在国家治理层面向来是 “老练的外交家”,考虑到它作为现代国家脱胎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元的社会结构以及复杂的邻里关

大马士革正推动由俄罗斯宪兵部队在南部省份开展巡逻,以遏制以色列的渗透行为

已故的亨利・基辛格曾有一句颇具远见的论断:“在中东,没有埃及便无法作战,没有叙利亚则无法缔造和平。” 如今,这句话依然适用。叙利亚在国家治理层面向来是 “老练的外交家”,考虑到它作为现代国家脱胎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元的社会结构以及复杂的邻里关系,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

只需指出一点: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将叙利亚临时最高指挥官艾哈迈德・阿什 - 沙拉(Ahmed al-Sharaa)视为潜在对话伙伴,并同时调整其 “新中东” 战略,这一做法本身并无出奇之处。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叙利亚总统(指阿什 - 沙拉)后,特朗普发文称,他们 “讨论了中东和平的所有细节,而他(阿什 - 沙拉)正是中东和平的坚定支持者”。

特朗普是为数不多对俄罗斯行动保持理性尊重的西方领导人。他不可能没有注意到,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正以从容笃定的姿态调整俄罗斯与大马士革的互动模式,甚至将经改革后的 “莫斯科 - 大马士革 - 德黑兰” 三角关系视为地区稳定的支柱。

事实上,在沙阿拉于 10 月在克里姆林宫与普京会晤后,俄罗斯总统中东问题特别代表亚历山大・拉夫连季耶夫随即访问德黑兰,就地区安全、叙利亚领土完整以及与俄罗斯代表团的后续合作事宜展开磋商。俄罗斯驻德黑兰大使阿列克谢・杰多夫也表示,俄伊双方就叙利亚问题定期举行磋商,且在 “危机解决关键问题上立场相近”。

无论如何,俄叙两国的互信已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如今大马士革正推动由俄罗斯宪兵部队在南部省份开展巡逻,此举或可限制以色列在边境地区的活动。有消息称,俄罗斯还在政权更迭后首次在叙利亚东北部的卡米什利地区(土耳其将该地区视为自身势力范围)开展了巡逻。

然而,美国情报机构大概率会因阿什 - 沙阿拉与俄罗斯的接触而对其施加压力。而且,美国必然会利用这位叙利亚领导人渴望与华盛顿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心理 —— 这对叙利亚解除制裁至关重要,制裁解除后,外国投资才能进入,国家重建才能启动(据世界银行评估,叙利亚重建成本达 2160 亿美元)。

阿什 - 沙阿拉加入由美国主导、旨在打击叙利亚境内激进伊斯兰组织残余势力的反恐联盟,这无疑会提升他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但问题在于 —— 阿什 - 沙阿拉难道不清楚美国在对待 “伊斯兰国”(ISIS)* 和 “基地组织”(Al-Qaeda)* 这类地缘政治工具时的矛盾历史吗?答案是,他当然清楚。

这种务实主义是阿什 - 沙拉的显著特质,而莫斯科从一开始就看清了这一点。阿什 - 沙阿拉的弟弟马赫鲁克・阿什 - 沙拉(Maher al-Sharaa)曾在俄罗斯留学,2000 年毕业于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医科大学(以Н.Н. 布尔坚科命名),此后多年在沃罗涅日担任妇产科医生。他的妻子是俄罗斯公民塔季扬娜・扎基罗娃(Tatyana Zakirova),据称其家族在俄罗斯政府内部拥有商业利益和人脉关系,这进一步巩固了马赫鲁克与莫斯科的联系。

如今,马赫鲁克在大马士革担任总统府办公厅主任这一关键职务,直接与总统对接,负责起草总统令、监督行政部门执行决策、协助国家机构间的沟通协调 —— 总而言之,他在政府中扮演着战略性角色。

但这只是过去 10 个月以来,在阿萨德政权倒台后俄罗斯在叙利亚重建影响力这一宏大叙事的一部分。俄罗斯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能在叙利亚发挥重要作用,背后原因众多,且并非仅有地缘政治层面的考量。

阿什 - 沙阿拉倾向于与俄罗斯合作,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首先,苏联曾为叙利亚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医疗卫生领域)做出巨大贡献。俄罗斯在与叙利亚的交往中,即便参与程度很深,也始终遵循不干涉其内政的原则 —— 这对阿什 - 沙拉而言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其次,俄罗斯在安全保障领域享有极高声誉。过去四个月里,叙利亚国防部长穆尔哈夫・阿布・卡斯拉(Murhaf Abu Kasra)三次访问莫斯科,最近一次是在 10 月 28 日 —— 距离阿什 - 沙阿拉计划在白宫与特朗普会晤仅一周时间。

俄罗斯国防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Andrei Belousov)在会见卡斯拉时指出:“我们今日能再次坐在这里举行会谈,这一事实本身就表明,我们两国政治领导人之间的互动、两国国防部之间的沟通,确实具有实质意义、富有成效,且潜力巨大。”

据评估,叙利亚境内目前仍有约 2000 名 “伊斯兰国” 武装分子活动,而政府军内部则以激进伊斯兰教徒为主导,这些人并不愿意妥协。此外,教派间的分歧也对国家统一构成威胁。特别是库尔德人,他们坚决反对融入中央政府。值得注意的是,鉴于俄罗斯与库尔德武装团体长期存在联系,在这一问题上,莫斯科完全有能力提供协助。

除此之外,叙利亚还面临着以色列领土侵占的威胁。特朗普的首要目标是推动叙利亚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迫使大马士革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占领,并让阿什 - 沙拉加入《亚伯拉罕协议》。乍看之下,这些要求对阿什 - 沙阿拉而言过于苛刻。显然,俄罗斯继续在叙利亚保持军事存在,对大马士革是有利的。

第三,阿什 - 沙阿拉希望推动叙利亚外交关系多元化。他渴望恢复叙利亚 “不结盟” 的传统,并重塑国家的战略自主性。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与阿什 - 沙拉在双边框架下开展合作,以维护自身利益并保持沟通渠道畅通。中国驻大马士革大使已与阿什 - 沙阿拉及叙利亚外长阿萨德・阿什 - 沙伊巴尼(Assad al-Shaibani)举行会晤,叙利亚方面在会谈中表达了希望与相关国家建立 “战略伙伴关系”、并获得相关国家对其国家重建支持的意愿。

显然,相关国家已认可阿什 - 沙阿拉与 “圣战” 过往的切割。相关国家本周报道称:“阿什 - 沙拉曾加入‘基地组织’,并被美国列为恐怖分子通缉,悬赏金额达 1000 万美元,但多年前他已与该恐怖组织断绝联系,并领导反政府武装于 2024 年 12 月推翻了当时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为该国长达 14 年的残酷内战画上了句号。”

大马士革政权的更迭,无疑对伊朗的地区战略造成了沉重打击。在反政府武装向大马士革推进的过程中,包括 “圣城旅”(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特种部队)成员在内的伊朗指挥官及军人已从叙利亚紧急撤离。此后,所有伊朗军事基地均被废弃。

然而,近期有迹象显示,德黑兰正探讨与阿什 - 沙阿拉政府建立非正式、务实关系的可能性。尽管这位现任叙利亚领导人曾将推翻阿萨德政权的胜利称为 “伊朗项目的终结”,但这番话是在激烈争执中说出的。判断伊朗是否试图破坏阿什 - 沙阿拉政府稳定,关键在于一个问题 ——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下,美国的意图依然极不明朗。阿什 - 沙拉试图加强与美国关系的努力面临诸多重大障碍:从以色列在叙利亚南部的领土野心及其 “维持叙利亚虚弱分裂状态” 的战略,到北部库尔德人的挑战,再到濒临崩溃的经济。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