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机器人】山大机器人研究中心:驱动山东机器人产业引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2 21:26 1

摘要: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山东积极抢占机器人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大头部企业培育和创新平台建设,部分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基地。闪电新闻、山东广播电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2日讯 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山东积极抢占机器人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大头部企业培育和创新平台建设,部分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基地。闪电新闻、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特别策划《你好 机器人》。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中,来自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的团队夺得全国亚军。这项荣誉的背后,是一段始于二十年前、历经转型与突破的艰辛科研征程。

奠基:从零开始的拓荒

时间回到2003年,几个满怀理想的科研工作者,正在为一间即将诞生的实验室而奔走。

“我是2003年8月1日正式到山东大学的。我们几个人坐在一块,开始了山东大学机器人的研究工作。”团队元老、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贻斌教授回忆道。实验室于2004年正式获批成立,从最初寥寥数人,发展到如今拥有17位在职教师的科研梯队。

实验室成立之初,团队将目光投向了煤矿安全领域。他们研发的煤矿井下探测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井下实验,却在即将进行防爆认证的关键时刻,遭遇了行业寒冬。“从经费上来说,那一段时间可能投入到科研上的这一块,基本上没再有了。”李贻斌坦言。经费断流,项目停滞,团队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转型:瞄准前沿的“破壁”

困境之下,转型成为唯一出路。“我们就要寻找新的 东西。既然在高校,那可能要做点相对来说具有前沿性的东西。”李贻斌表示。团队毅然决定转变方向,瞄准机器人领域的核心基础难题——移动能力。

历经三年攻关,他们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前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独立制动平台的移动机器人。这一突破,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在团队积极探索之际,2009年海外波士顿动力公司“大狗(BigDog)”机器人视频的发布,印证了他们对技术趋势的判断,也加速了他们的研发进程。“我们第一时间看到这个消息,在国内第一个研究出液压驱动的高动态性能四足机器人。”李贻斌介绍,“到2010年,我们的实验室样机已经跑起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曾参与波士顿“大狗”设计的设计师在亲自坐上他们的机器人进行测试后感慨道:“我自己研究的,从来没敢坐过,但你们的机器我坐上了,感觉非常稳。”

育人:独特模式与失败哲学

从四足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团队在科研攻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且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采用项目制和组会制的模式。根据需求导向成立项目小组,学生们沿着技术方案自主推进。”团队教师张国腾介绍其管理理念,“我一般不会限制他们早九晚五,但项目节点一定要卡住。”

在这条充满未知的创新之路上,失败是家常便饭。张国腾的手机里存满了机器人摔倒的视频,他坦言:“腿足机器人界有个座右铭:建造它、打破它、修复它。进步就是这样发生的。”团队成员朱正国同学补充道,在实际研发中,“十次实验可能有三四次是因为线路问题导致失败,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大的扰动摔倒后,线路容易脱落。”正是这种面对失败、不断迭代的务实精神,推动着技术持续进步。

赋能:从技术种子到产业引擎

如今,这些技术种子已在产业土壤中生根发芽。研究中心不仅培育了优宝特等高科技企业,还与众多省内外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我们这个小团队也在bilibili上注册了自己的账号,会发布一些新的成果和进展。”张国腾表示,“不少企业人员看到后,会通过账号或其他关系主动找到我们,寻求合作机会。”

目前山东省机器人产业规模接近300亿元,上下游企业超过200家。全省26所院校开设了机器人工程专业,而山大机器人研究中心,正成为这条创新链上最强劲的引擎。

策划 范廷明 费斐 郭振茹

记者 吴丽兰

摄像 李欣雨

配音 张雨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