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是11月11号,在南宁地铁3号线总部基地站,有个戴眼镜穿黑外套的中年男人,没走去几步远的厕所,直接蹲在站台柱子旁边排便,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监控拍得很清楚,这件事要是没人传出去,地铁内部也就知道个大概,但偏偏有人把视频传到网上,还是高清无码的版本,一下子就
那天是11月11号,在南宁地铁3号线总部基地站,有个戴眼镜穿黑外套的中年男人,没走去几步远的厕所,直接蹲在站台柱子旁边排便,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监控拍得很清楚,这件事要是没人传出去,地铁内部也就知道个大概,但偏偏有人把视频传到网上,还是高清无码的版本,一下子就火遍了全网。
地铁公司后来出面说明,厕所标识就在头顶位置,卫生间也没损坏或关闭,根本不存在找不到厕所的情况,这个人就是自己选择在公共区域解决问题,按照治安管理法,这种行为可能被拘留五到十天,警方已经找到当事人进行调查,但公众的关注点早就从“他为什么这么做”转移到“这段视频是怎么流传出来的”。
视频一发布,网上就有人开始搜寻他的信息,很快有人说他是南宁一家汽车公司的员工,有人说是普通销售员,也有人说是部门主管,但这些说法都没人能够确认,公司账号下面已经被大量留言批评,连其他分店的员工也跟着受到影响,还有人透露说这个人已经被公司辞退,身份证照片、电话号码和上班路线都被公开在各种平台上,现在他走在街上,都可能被人认出来。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那根柱子变成了网红打卡的地方,很多人专门跑过去和它合影,发照片时还配上“最有味道的角落”“真实生活现场”这样的文字,地铁站排队的人一下子多起来,附近居民也开始抱怨,觉得这样影响城市形象,汽车企业本来跟这事没关系,结果也被大家当成情绪发泄对象,品牌口碑掉得厉害,这锅背得实在有点冤,但网络就是这样,谁红谁挨骂。
法律上其实很清楚,2025年4月出台的监控管理条例明确禁止随意传播公共视频,个人信息保护法也规定肖像和生物信息属于敏感数据,随便传播就违法,律师说得明白,就算被拍的人做错事,拍摄者也不能把视频当笑话到处传,如果真是地铁内部人员泄露信息,就可能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罪,新京报也指出,打着教育不文明行为的旗号搞网络审判,实际上已经越界了。
我原本认为监控是用来保证安全的工具,现在却变成了让人丢脸的手段,那个人的行为确实不对,但让他被全网围观、彻底失去社交生活、丢掉工作、个人资料全被公开,这种做法也太过分了,地铁公司回应说没有连夜贴标识是假的,说明管理上没有问题,问题不在制度本身,而在于人,比如那个蹲下去的人,还有那些把视频传来传去的人,我们一边喊着要讲文明,一边却用最野蛮的方式惩罚别人,这真是一种讽刺。
技术让所有事情都变得清楚明白,却也让人没有地方躲藏,过去犯了错还能私下改正,现在一次失误就会被永远记录在公众视野里,公共场合需要规矩,但规矩不能靠大家互相攻击来维护,法律该管的事情,就不要交给网上随便发言的人来处理,不然下一次轮到自己的时候,可能连开口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这个案子还没有结束,但已经足够让人好好想一想了。
来源:巫师火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