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文字不知道是谁写的,也不知道是写给谁的,它就在网上到处传着,没人清楚作者的身份,也没提发生在什么时候,可就是这么一篇没头没尾的东西,最近在朋友圈、小红书跟抖音上一下子火了起来,大家不太在乎故事是不是真的,只觉得写的内容跟自己特别像。
这篇文字不知道是谁写的,也不知道是写给谁的,它就在网上到处传着,没人清楚作者的身份,也没提发生在什么时候,可就是这么一篇没头没尾的东西,最近在朋友圈、小红书跟抖音上一下子火了起来,大家不太在乎故事是不是真的,只觉得写的内容跟自己特别像。
第一段叫“想见你”,描述的是心里突然一紧,想打个电话却不敢拨出去的感觉。第二段“燃情一生”,说的是对方早已没了音信,自己还守着回忆过日子。第三段“写你的名字”,是把思念全写进日记本里,写满纸,写到手酸,也不求对方看见。这种爱法,根本不在乎有没有回应。
有意思的是,里面经常提到“一辈子”“到死为止”,可具体的事情一点都没讲,没有一起吃饭的餐厅,没有一起走过的街道,连对方长什么样子也没提,这就奇怪了,越模糊反而越多读者觉得“对,这就是我”,因为大家不需要细节,只需要一个情绪出口。
现在的年轻人总在刷手机,晚上睡不着就爱看这些东西,他们不是真要找对象,是想找点“我还活着”的感觉,有人截图发到群里,有人当壁纸用,还有人直接抄进自己的备忘录里,反正不用花钱,也不用负责,看看就行,平台也很聪明,专门推送这类内容,阅读量高得吓人。
它和过去的情诗不同,老情诗总劝人放下,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这首却不劝,反而说你不理我,我就更加喜欢你,听起来有些傻气,但很多人偏偏就喜欢这样,毕竟现在恋爱不容易,结婚更是难事,能够有个单方面喜欢的人,至少说明自己还没变得麻木。
没人写下名字,也没有给出结局,它却火了起来,这说明很多人都在等待一个不会回来的人,或者是在等一个能让自己认真去爱一次的理由,写的人可能早就忘记了,看的人却记在心里,这就是数字时代的情感交流方式,不靠见面,不靠对话,靠着文字自己感动自己。
来源:月亮下的向阳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