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次他突然转了性,不但主动替中国人“求情”,还在镜头前直言:“我支持中国学生继续来美国。”
你以为特朗普还是那个炮火猛、逢中必反的特朗普吗?
这一次他突然转了性,不但主动替中国人“求情”,还在镜头前直言:“我支持中国学生继续来美国。”
这一幕发生在11月10日福克斯新闻对特朗普的深度访谈中。
记者明显是提前设了套,试图用“中国留学生”、“东大威胁舆论”这些敏感话题诱导特朗普表态,照理说像他这种立场强硬、“美国优先”的惯性玩家,应该立刻顺着激起民愤。
可这一次特朗普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强调“我不想和任何人为敌”、“大学系统还得靠中国学生撑起”,甚至在被问到“东大是否是朋友”时都绕开锋芒,转而损了一波法国人。
这局外交戏码到底是什么意思?
哪怕你再铁杆反特朗普的人,这一次也得佩服:他这张嘴,不简单。
记者的问题是带节奏的:“中国留学生抢了美国学生的位置,美国大学是不是依赖中国人太严重?”
这典型是抹黑式提问,一边激起美国选民的“本土主义情绪”,一边引导特朗普再次打击中国。
可懂王直接反手来了大喘气:“不不不,我不希望美国大学系统崩溃,有中国人来,是件好事。”
这句话信息量极大,他没有躲避问题,而是转向美国核心利益,教育和钱袋子。
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财政,有多少实际靠着国际学生在输血?
根据美国国家国际教育研究所的数据,中国学生贡献的学费高达157亿美元/年,是所有国际学生裡的第一大金主。
懂王深谙这一点,就是“学生你可以说我不爱,但他们的钱我不能不要”。
而当话题进一步上升到“有中国外交官称要斩首日本首相、东大是不是美国朋友”时,懂王的高情商再次上线,竟然巧妙地把矛头引向了法国。
“你以为法国人就比中国好?我们和法国的问题更多。”简直像绕口令一样,把记者的攻击彻底化于无形。
从某种角度来看,特朗普并不是真正地在替中国辩护,而是在给自己的选票和未来执政铺路。
通过不急不躁、不随记者起舞的态度,他不仅避免了陷入外交尴尬,还持续展现着自己在经济层面的“务实理性”。
但我们不能被表象迷惑,特朗普这些话不是真的“亲华”,因为他看得很清楚,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人来留学,而是自己国内掏不起钱包。
教育、科研、房地产、娱乐消费、甚至高等人才系统,全都绑在国际资金的输血管上。
你把中国这根动脉闭了,美国的高校和经济系统,自己先瘫。
所以这一次他干脆拆掉自己“强硬反中”的人设,一脚把记者“反华扣帽子”的提问踹了回去,顺便还给法国朋友踩了几脚。
或者说他选择护着中国学生,是为了护住一个美国极为依赖的项目型“现金奶牛”。
我们必须清楚这个特朗普并不在给中国“人情”,他只是用中国当筹码,换取他想要的资源与选票。
在这次发言之后,他甚至说:“我还想每位美国人发2000美元财政援助。”可转头财政部长就来辟谣,说明根本没计划落实。
过不了一天,懂王把推文删了,不兑现、先画饼、再自删,这就是他熟练的“嘴炮政治”。
同样地这次替东大“求情”也是,他清楚东大在美国并非真正的“朋友”,就像他说的:“很多所谓盟友比东大更会占便宜”。
可一方面他不愿让选民对中国人有过强对立情绪,毕竟这会直接影响大学、科技、企业经济系统最核心的一环。
另一方面他也能借此展示他比拜登“更懂做生意、却又更没敌意”的形象。
你说他在为中国说话?
不如说他把中国学生包装成了“美国复兴”的必要一环,自然也就无敌了。
从中国视角看,这其实释放了一个关键信号:即使在美中博弈日趋白热化、即使懂王言论多变,经济利益始终是美国政坛最深层的稳定机制。
只要中国学生继续为美国大学交着国际定价的高学费,只要中国资本维系着他们的高教科研系统,那么就算他们表面说要封禁TikTok、高压芯片出口,最后依然要靠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输血系统维持运转。
美国可以咄咄逼人,但永远不是全面脱钩。
当然对我们来说,别被他嘴上功夫唬住就行,特朗普的柔性姿态并不等于政策转向,更不意味着美国会友善。
中国需要看的从来不是“某位总统说了什么”,而是他们的制度、博弈逻辑和真实利益背后最终如何落地。
如果说之前的特朗普是锥子,现在的特朗普更像老狐狸。
他不是对中国温柔了,而是换了一种更加隐蔽和精准的暗战方式。
我们要做的不是被捧一下就心软,而是清楚这背后透露的关系逻辑,中国越变强,他们就越舍不得脱钩。
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足够的战略耐心和定力,把握住自身的力量,而不是落入别人的选举剧本和商战节奏里。
懂王这次“为东大说话”,不仅是他惯用的利益算盘,更是美国政治对中国经济现实的另类承认。
从中国角度看,这是一种不打折扣的提醒:我们越强,他们就越逼真务实。
别被目光迷惑,看透结构,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中医谢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