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四点,北京零下二十度,你裹着羽绒服还嫌冷,可有人得穿单衣站金銮殿门口,一站就是仨时辰——1873年,约翰·汤姆逊镜头里那帮1米8的“大内壮汉”,真没那么风光。
凌晨四点,北京零下二十度,你裹着羽绒服还嫌冷,可有人得穿单衣站金銮殿门口,一站就是仨时辰——1873年,约翰·汤姆逊镜头里那帮1米8的“大内壮汉”,真没那么风光。
我特地去故宫库房看过《侍卫图册》,画里人个个膀大腰圆,可腰牌重一斤半,象牙包金,挂一天脖子先废。乾隆朝订的“弓马六艺”听着唬人:十箭得中七箭,马背耍十八般兵器,背五十斤跑百里——其实就是古代HR卡简历,刷掉一批“关系户”,留下真能打的。一等侍卫年薪180两,三等才80两,差出一套房。最香的是“御前带刀”,佩龙泉宝刀,刀鞘七颗宝石,亮得能当手电筒,可惜这灯只能照皇上,照不着自己前途。
英国人赫德写日记吐槽:他们三点四十八分起床,轮值叫“五更三点”,冬天睫毛结冰,尿急只能憋,因为离岗就砍头。最惨的是“粘杆处”精英,得闻出280种毒药,记住2000张官员脸,活生生人肉识图软件。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来,花名册3000人,实际到岗不到一千——剩下两千估计早找门路调天津卫当码头监工去了。末代总管宫宝玉,传说能徒手干翻十个刺客,最后不给袁世凯打工,直接回乡下种地,功夫改锄地,一样累。
2018年恭王府挖出一枚腰牌,我掂过,坠手。2021年沈阳故宫翻出《侍卫轮值簿》,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某月某日某时,张三打瞌睡,李四迟到”。石头记里最真实的是脚印,太和殿前那两块青石,被鞋底磨出坑,三百多年,坑越来越深,人越来越浅。
王朝快完蛋时,侍卫也摸鱼。康熙朝还天天晨跑,光绪朝点个卯就散,跟现在打卡上班没区别。最后一拨人,刀没出鞘,王朝先崩。他们守得住紫禁城,守不住气数。青石凹痕还在,只是再没人站在上面挨冻了。
来源:快乐孔雀2Wg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