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华那帮测温度的学生告诉我,有厢房的主屋,夏天能少开两周空调,省下的电费够喝二十杯手冲。
“做房不留配,家财主断财”,小时候听爷爷骂我爸,就是这句。
我爸偏把老宅两厢拆了盖车库,爷爷气得直跺脚,说等着瞧,钱会漏光。
我当时翻白眼,觉得老头迷信。
十年后,我爸生意真黄了,车库改仓库,潮得发霉,货烂一堆。
我这才回头咂摸,那句土话里藏着算盘珠,噼啪响。
厢房不是摆设,它是老宅的“缓冲垫”。
清华那帮测温度的学生告诉我,有厢房的主屋,夏天能少开两周空调,省下的电费够喝二十杯手冲。
热空气被厢房先啃一口,主屋才能喘口气。
古人没传感器,靠肉身体感就摸出这条缝隙,算得比空调师傅还准。
更狠的是,厢房是“情绪隔离舱”。
我表弟去年回乡翻老宅,把西厢改成茶室,丈母娘来了就往里一塞,婆媳隔着院子互不见面,世界安静,他省下的调解费够再装一套新风。
没有那间“配”,吵架只能客厅直播,战火一路烧到卧室,离婚协议当场打印。
别急着笑,政策也悄悄认账。
去年新版《农村住房建设技术规范》白纸黑字:鼓励设置辅助空间,用词是“宜”,不是“必须”,给足面子。
翻译成人话:你可以不要厢房,但出了纠纷别找规范哭。
浙江松阳那帮年轻人更精,把老厢房刷成共享直播间,卖柿子卖茶叶,一年流水两百个,比主屋赚得多。
爷爷若在世,肯定眯眼说:看见没,财不走空门,厢房就是钱袋子。
有人担心宅基地小,塞不下对称两厢。
王澍在富阳打了个样,把“配”拆成三处小盒子,厨房、书吧、工具间,像丢积木一样甩在院角,照样围出气场。
我现场看过,阳光被盒子切成碎片,落在地上像铜钱,踩上去心里咯噔一下:原来风水就是光影经济学,谁早看懂谁多收三五斗。
所以,下次再听“做房不留配,家财主断财”,别急着点头也别翻白眼。
先摸摸自家院子,哪怕只留一米宽的“耳房”,让热风拐个弯,让矛盾拐个弯,让钱包喘口气。
爷爷的土话不是咒语,是提前五百年的居住攻略,密码就四个字:留点余地。
来源:外向湖泊iZszQ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