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日本计划对小额包裹加税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9 14:16 1

摘要:按照日本税制改革计划,预计2026年将制定出详细的税收新政策,在此之前,进口免税政策将继续推行。当然,这也是因为考虑到突然加税,可能会给海关部门带来激增的工作量,所以中间需要有一定的过渡期。

计划修改进口免税规则

作为全球第四大电商市场,日本的进口贸易政策自然也是跨境卖家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

最近,有消息称,日本财政部已经开始考虑调整对进口小额商品的关税豁免政策,并对这些商品征收消费税。

日本将对小额进口商品加税 图源:yomiuri.co.jp

目前,日本免税政策是,对价值低于1万日元(约合495.56人民币)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和消费税

按照日本税制改革计划,预计2026年将制定出详细的税收新政策,在此之前,进口免税政策将继续推行。当然,这也是因为考虑到突然加税,可能会给海关部门带来激增的工作量,所以中间需要有一定的过渡期。

根据日本财政部的统计数据,从2018年开始,日本进口小额商品数量开始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从2020年起,增长可以说是爆发式。仅去年,日本进口小额免税商品就达到1.6966亿件,总价值4258亿日元,同比大涨5倍。

日本小额进口商品数量大涨 图源:yomiuri.co.jp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大量的小额进口商品背后,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是重要的推动力量,特别是综合类跨境电商平台Temu以及快时尚巨头Shein。

权威研究机构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2024年Temu全球化扩张飞速进展,拿下全球电商应用下载榜及增长榜双冠军;Shein位列全球电商应用下载榜第二。

此外,亚马逊也是推动小额商品暴涨的重要跨境平台,而且由于亚马逊进入时间更早,在日本电商市场,亚马逊的影响力更加突出。市场研究公司AnyMind发布的《2025亚洲电商报告》指出,目前亚马逊是日本市场排名第一的电商平台,月活跃用户超6700万。

亚马逊领跑日本电商市场 图源:AnyMind

对日本企业而言,跨境电商影响力日益增强,其负担也变得越来越重。财政部的调查显示,不少日本企业对进口免税政策表示担忧,因为这些跨境平台价格优势很强,可能侵占国内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让市场竞争处于失衡状态。

小额进口成监管重点

事实上,不止日本,随着跨境电商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各大重要市场都陆续出现对小额包裹加税的趋势。

比如欧洲。今年2月初,欧盟委员会提出,要对现有进口政策进行修改,对大量廉价电商包裹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而监管重点对象直指Shein、Temu以及亚马逊。

欧盟严打不合规电商 图源:Just Style

根据欧盟委员会统计,2024年欧盟总计进口约46亿件价值低于22欧元的小额商品,相比前一年增长一倍。如果换算到每天,相当于单日进口1200万个22欧元以下的小额包裹。

而目前,欧盟对小额包裹的免税门槛定在150欧元,这意味着通过这项政策,大量的小额商品正在涌入欧盟。欧盟委员会表示,这些持续增长的小额包裹当中,有许多产品不合规范,不仅增加了海关监管压力,而且对欧盟企业造成了不公平竞争。

为此,欧盟委员会正计划从三大方面进行调整,一是提议对跨境电商包裹征收手续费,以抵消海关的监管成本;二是提议欧盟各国取消价值在150欧元以下的进口包裹免税政策

三是提议整合所有成员国的海关信息,建立一个新的欧盟中央海关机构(EUCA),推出新的监管措施“产品安全扫描”,以便海关通过电子监控工具,在货物抵达前,提前预估产品的危险系数,减轻海关监管负担。

4月底,法国预算部长Amelie de Montchalin就在视察巴黎一家分拣中心时表示,法国计划最快在2026年,开始对进口小额包裹征收固定手续费,相当于每个包裹收取几欧元或几欧分。

法国拟对进口小额包裹征收手续费 图源:france24

Amelie de Montchalin特别强调,这个手续费应当由进口商或者平台支付,而不是由消费者承担。

差不多同一时间,英国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英国财政大臣Rachel Reeves公开表示,由于跨境电商平台销售了大量廉价商品,英国零售商竞争力被削弱,不少零售企业提出异议,现在相关部门正对小额商品的进口税收制度展开审查

英国考虑取消进口小额免税 图源:The Guardian

目前,英国市场的小额包裹免税门槛定在135英镑。如果英国决定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那么进口英国的小额商品很可能要多缴20%增值税以及最高25%关税,综合进口成本预计将上升20%-30%。

长远来看,各大市场不仅可能加大对进口小额包裹的审查力度,还可能缩减小额免税范围,或者取消免税,加收关税。这意味着小包裹卖家将会面临更大的经营挑战。

但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商品卖家或许也应考虑从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用更好的产品力来提升议价能力,用品牌实力抵御潜在的成本风险。

作者 | 花少

来源:跨境派

相关推荐